请选择 目标期刊

少数民族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路径、制约因素及建议 下载:48 浏览:361

洪晓畅1,2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少数民族青少年形成中华民族认同的路径主要包括家庭熏陶、学校教育、传媒渗透、个人阅历影响和重大事件激发等五个方面。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成为影响少数民族青少年中华民族认同的主要制约因素。倡导和普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共识,着重建设和物化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中华文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认同的坚实基础上建构和提升中华民族认同,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良性互动,组织开展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交流活动,全面正确地执行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积极构建正面引导的全媒体渠道,有效抵御民族分裂势力的影响成为提升少数民族青少年中华民族认同的主要着力点。

产业、村社与空间互动视角下“晋江模式”小城镇建成环境形成机制及规划启示——以陈埭镇为例 下载:359 浏览:382

朱牧文1 陈晨2,3 《中国城镇》 2020年2期

摘要:
福建省晋江地区的农村工业化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塑造了高密度的半城市化建成环境。本文以其典型代表晋江市陈埭镇为例,从产业、村社、空间三者互动关系的视角,阐释了"晋江模式"下小城镇建成环境的成因机制。改革开放之初,陈埭镇本土的社会资本促成了自下而上的作坊工业兴起,奠定了以村民为主体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村企合一、家户开发的空间格局;1990年代至2010年,村社基层治理克服外部管制压力,确保了村庄继续作为工业发展的平台,低成本空间得以存续,产业集群由此形成并不断自我强化;2010年至今,陈埭镇步入了产业转型期,在规划缺位与土地产权缺陷的共同作用下,分散的自治开发方式致使人居环境品质下降且再开发难以推进,产业结构由此被锁定,空间对村社和产业构成了负向反馈。本文最后探讨了发达地区小城镇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通过精明的规划干预来实现包容性的增长。

青少年科创教育有效性提升路径论析 下载:42 浏览:443

殷玲玲1,2 梅天顺3,4 《中国教育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科创教育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文章通过对当前学校青少年科创教育的系统分析,从科创教育的体制机制、受众覆盖和评价理念等方面厘清其经验与不足,提出要重视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复合培养、凸显科创教育的实践性、制度规范与组织保障结合以及重视团队合作,力求对提升新时期青少年科创教育的有效性有所裨益。

“三全育人”视域下菏泽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四史”教育路径研究 下载:173 浏览:2663

张丽竞1 袁冬梅2 赵晓龙3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将“四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关键环节,是推进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显性载体。本文立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从辅导员职责定位、“四史”宣传教育内涵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进行探索,以期找到一个更好发挥辅导员职能作用、务实推进“四史”宣传教育的结合点和现实路径,为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路径探析 下载:73 浏览:454

苏海泉 《中国教育探索》 2020年4期

摘要:
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有效载体,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公益创业教育存在认知和重视不足、高影响力的公益创业教学实践匮乏等问题。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路径包括:开展创新教学,树立科学的公益创业教育理念;实行"聚集"培养,加强创业专业和班级建设;发挥课外实践育人作用,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双轮驱动;发展公益服务类社团,促进公益服务向公益创业转化;贴合地方发展实际,凝练公益创业教育特色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变迁及其启示 下载:46 浏览:380

陈耀1 李远煦2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9年5期

摘要: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变迁的主线可分为酝酿期、萌芽期、自主探索期和全面建设期四个阶段。基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创新创业文化推动、国际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以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组织变革的成本控制等内部动因的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创业学院产生并以蓬勃之势发展起来,但其只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变革轨迹中的一点,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将持续变革。

新疆力推通道经济发挥"一带一路"核心价值 下载:321 浏览:3222

李学军 《中国经济》 2021年9期

摘要:
国内的经济发展是离不开重要的战略的,而“一带一路”就是国内重要的战略之一,主要的目的就是推动各国实现经济政策的协调,要让国内的市场经济能够自由流动,对于资源的配置也更加的合理。而新疆就是一个很好的沟通环境,因为它的地理位置能够很好的推动“一带一路”的进行。

国有钢铁企业青年工作创新发展的探索 下载:52 浏览:568

朱圣熙 许庆科 《管理与科学》 2024年10期

摘要:
“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党的二十大把青年工作提升到关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国有企业作为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力量,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如何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是履行青年工作职责使命重大而又紧迫的问题,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现实检验。下面,我就国有钢铁企业青年工作创新发展的探索进行分析,并对具体创新措施进行探讨。

国企团委工作与企业创新型管理几点思考 下载:430 浏览:3506

​朱睿睿 《当代管理》 2021年9期

摘要:
在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新时期,观念意识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有企业也必须加大创新力度,切实落实团委的各项工作并构建起国企管理的创新模式,在团委建设与管理创新的协同发展中提升竞争能力。在这过程中,团委工作开展应当以国企管理模式创新为制度依托,国企管理模式创新应当以团委工作开展为思想保障,更要以创新意识的充分渗透实现团委工作与创新管理的同步发展。

首都高校学生会日常工作管理办法改进与创新——以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分团委办公室为例 下载:562 浏览:2590

吴雯洁 陈维佳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22年8期

摘要: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青联十三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七大指出,青联和学联组织要紧跟时代步伐,把握青年工作特点和规律,深化改革创新,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坚定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要建设作风严实、形象清新的青联学联组织。打铁还需自身硬。要牢牢把握全民从严治党的要求,严格对照全面从严治党的标准、要求、做法,立足于把规矩立起来、把纪律严起来。
学生会是学校联系广大同学的桥梁和纽带,为使学生会可以更好地服务同学,表达和维护同学的具体利益,同时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本项目以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分团委办公室为例探索首都高校学生会日常工作管理办法的改进与创新。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