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GIS的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与优化模式研究——以吉林省农安县为例 下载:82 浏览:492

刘军杰1 郄瑞卿1 刘大平2 赵玲1 王婉谕1 《中国土壤》 2020年8期

摘要:
以吉林省农安县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空间分析方法,探究了乡村聚落空间特征与优化模式,为县域内乡村聚落的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具体指导。结果表明:2009年至2017年农安县乡村聚落斑块数量和面积都有所增加,但以小规模乡村聚落为主;各镇乡村聚落均为聚类分布,且随着时间变化乡村聚落分布更加均匀,核密度高值区域也逐步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且规模也不断增大;通过构建乡村聚落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优先发展型、重点发展型、内部挖潜型、搬迁撤并型等4种农安县乡村聚落布局优化模式,并应用加权Voronoi图指导聚落斑块搬迁,为进一步建设美丽乡村的居民点优化和调整提供新思路。

基于线性混合模型的滨海盐碱土盐分空间变异性研究 下载:64 浏览:479

黄毓1,2 李洪义2 但承龙2 曾凡涛1 杨妮1 《中国土壤》 2019年7期

摘要:
准确的土壤盐分空间变异信息是防治土壤盐碱化和制定科学种植规划的重要依据。本文根据电磁型近地传感器EM38测定的土壤表征电导率(ECa),研究有限最大似然法(REML)在地统计建模趋势去除中的应用,基于线性混合模型将趋势与残差分离,然后利用泛克立格开展海涂围垦区水稻田土壤盐分的空间变异性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区土壤盐分存在强烈的空间变异性且呈一定的空间分布趋势;REML方法拟合的二次多项式模型可较好的表征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趋势,在去除趋势的同时,选用指数模型对残差的半方差函数进行拟合;基于泛克立格插值的交叉检验结果可见,该方法可得到较小的预测误差,且标准离差比平均值参数接近理想值,REML方法大大提高了模型的精度;就地统计空间插值结果可看出,土壤盐分呈出从西北角向东北角、从周边向中心渐变的空间分布特征,且与土壤排水条件表现出较好的耦合性。

气候变化背景下湖平面上升的生计影响与社区响应——以色林错周边村庄为例 下载:52 浏览:363

陈阿江1 王昭2 周伟3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冰川融化速率加快,以冰川融水为主要补给源的湖泊出现湖平面上升的现象。通过青藏高原色林错的案例研究,发现湖平面上升淹没了周边地区大量的草场,畜牧业的衰退对当地牧民生计造成严重影响,贫困化程度不断加深。然而,现行的草场承包责任制度弱化了牧民的应对能力,牧民自发组织与合作起来,恢复了传统的草场集体使用方式,利用原有的地方性知识以适应气候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计与环境问题。

耕地占补平衡约束下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土地资源管理 下载:50 浏览:446

李晓亮1 吴克宁1,2 《土壤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是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耕地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协调好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两条路径,耕地占补平衡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文章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阐述了乡村地区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产业用地和生态用地存在的问题,探索在耕地占补平衡约束下满足各类用地需求的路径,强调耕地占补平衡要由数量、质量平衡向产能、生态占补平衡转变,达到为乡村振兴助力同时保护耕地的目的,明确提出新时期土地资源管理要以第三次国土调查为契机,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指导,以县域为各约束性指标的控制,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和未来发展情况合理安排各类用地,对新时期耕地占补平衡方式的改进,完善土地资源管理,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绵阳市1985-2015年农田作物碳储量动态研究 下载:60 浏览:446

王艺积1,2 《地理研究进展》 2019年9期

摘要:
农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四川省绵阳市为研究对象,根据统计年鉴资料,对该区农田生态系统主要农作物碳储量与碳密度进行研究分析。利用30年来(1985~2015年)绵阳市农业相关数据统计资料,对该区主要农作物碳储量与碳密度进行估算与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30年来绵阳市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复种指数呈现上升趋势,粮经作物比例保持在80∶20水平。主要农作物碳储量从212.71×10~4 t增长到277.12×10~4 t,增幅达30.28%;碳密度从4.42 t/hm2增长到5.50 t/hm2,增幅达24.43%,总体呈现不稳定增长趋势。主要农作物碳储量以水稻和小麦为主,分别占总碳储量33.83%和26.55%;碳储量结构中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比在80∶20~70∶30,近几年经济作物占比呈现上升趋势。该地区今后可调整农田种植业产业结构,提高农田种植业作物单产与复种指数,发展低碳农业;加强农业生产管理,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田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

试析如何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加强土地规划与管理 下载:64 浏览:436

陈小兵 《地球科学探索》 2018年4期

摘要: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土地的需求正在增加,但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过程中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土地浪费、土地流失、滥用土地等等,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树立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优化土地的结构与布局,有助于科学规划与管理土地资源,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现行海域资源与土地资源配置方式的比较研究 下载:42 浏览:378

相慧 陈培雄 张鹤 李欣曈 周鑫 《海洋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为提高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效率,文章对比分析我国海域与土地使用权权属及其取得方式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海域使用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不同,海域申请审批与国有建设用地审查报批流程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审查层级和须提交的研究专题不同;海域与国有建设用地"招拍挂"出让流程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与年度使用计划的衔接、出让方案的审批权限、对前期专题的要求以及资源收储状况方面。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农业水利工程的影响研究 下载:67 浏览:667

李泽庚 《农业研究进展》 2024年11期

摘要: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农业水利工程则是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和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农业水利工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农业水利工程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促进农业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土地资源管理利用的探究 下载:54 浏览:555

赵先文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5年4期

摘要: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建设,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直接影响。加强土地资源管理能够实现对其有效保护,并且能够为各行各业的生产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土地资源。目前,土地资源利用和城市发展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问题,主要是因为现有土地资源较少而城市建设对土地资源需求量较大导致的,这就需要有关部门的资源管理人员对管理方式和手段进行更新和完善,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城市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实现对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下载:81 浏览:860

白雪 《土壤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土地作为人类生活资源最为重要的来源之一,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也暴露出诸多的问题,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我国出台了很多相关土地政策,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但由于受影响因素较多,土地政策成效无法体现,浪费了大量土地资源的同时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包括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污染等。

城市空间拓展与土地资源管理的策略 下载:79 浏览:858

李永珍 《土壤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我国的土地资源总量很大,种类也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是山地和丘陵,可以利用的土地很少,后备耕地数量也很少。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土地供求关系日趋紧张,对土地开发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对现有土地资源管理工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制定的有关土地资源管理的政策与制度,对新时期土地资源的管理进行了探讨。

土地开发整理中的生态环境和评价分析 下载:164 浏览:1701

高华 《土壤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需要合理平衡耕地和土地开发,保证土地开发利用的合理性。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需要做好生态环境的评价分析工作,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合适的处理措施,动态化平衡耕地总量。本文主要分析了土地开发整理中的生态环境和评价分析,对于实际工作发挥出参考作用。

土地资源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协调互动关系研究 下载:169 浏览:1742

田佳鑫 《土壤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城市化步伐日益加快。在此过程中,我们迎来了诸多机遇与挑战,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土地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之间的关系,不仅与多个领域紧密相连,更对社会进步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政府相关部门需紧密把握时代脉搏,深入剖析二者关系,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优化。此举不仅能有效推动城市化进程,更能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助力国土空间规划的健康发展。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土地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之间的内在关联。

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及改革探究 下载:28 浏览:403

王洋 《中国土壤》 2025年4期

摘要:
土地资源具有自然与经济双重属性,其是关系人们生存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为保障土地资源管理效果,应对土地资源价值进行有效提升。然而由于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难以为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因而难以实现高效化与优质化的土地资源管理。为此,本文以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现状为切入点,进一步探讨了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法,希望可化解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化人才不足的现状。

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 下载:26 浏览:423

李光华 《中国土壤》 2025年4期

摘要:
面对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新形势,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并不十分理想,部分农业用地遭到了破坏,且受到经济及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业用地、林业用地以及宅基地之间的转化受到了制约。因此,加强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这些问题的可行性解决对策,希望可为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参考。

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分析 下载:34 浏览:476

蔡青 《中国土壤》 2025年2期

摘要:
我国幅员辽阔,土地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依然存在用地紧张的问题。所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势在必行。土地资源不可再生,高效化、科学化、规范化利用土地资源是最大限度发挥其价值的关键,成为土地资源利用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基于此,本文概述了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转型的内涵,介绍了二者的互馈机制,并探讨了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转型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分析 下载:39 浏览:529

赵晓红 《中国土壤》 2025年2期

摘要:
土地是人类生存的立足之基,也是从事生产生活的根本保障。随着工业进程的推进,土地资源显得尤为稀缺。因此,应与国家的发展结合,通过土地资源管理,实现长期发展规划及土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土地资源不可再生,高效化、科学化、规范化利用土地资源是最大限度发挥其价值的关键,成为土地资源利用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基于此,聚焦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从实际出发,对相关工作的实施要点加以分析,以期为实践优化提供参考。

城乡一体化建设背景下的土地管理研究 下载:182 浏览:1880

刘毅 《土壤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土地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可以全面提高土地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现阶段正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阶段,完善对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土地资源优势,进而提升土地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与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影响研究 下载:91 浏览:686

齐丽 《中国土壤》 2024年7期

摘要: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影响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土地资源浪费,保护土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它还能够改善农田生产条件,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土地资源的多功能利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土地收购储备的运行机制研究 下载:266 浏览:2817

邢延军 《土壤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在新时代下,城市想要加快发展步伐就要重视做好土地收购与储备工作,将之作为城市化建设、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稳定土地与房地产市场的重点工程,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结合区域土地资源分布情况,根据现存的土地产权模糊、管理体系不完善、土地收购储备运行机制不合理等问题,在做好土地收购储备宣传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切实有效的、合理的土地收购储备运行机制,进而提升土地资源配置、规划、布局的科学性,显著减少闲置土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更好促进城市旧城改造、房地产投资活动顺利开展。据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土地收购储备运行机制的完善策略。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