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杏壳生物炭对温室次生盐渍化土壤修复效应的研究 下载:67 浏览:461

谢文达1 智燕彩2 李玘1 赵英男1 耿丽平1 张立军3 刘文菊1 李博文1 《中国土壤》 2019年10期

摘要:
日光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是设施蔬菜生产中的主要障碍性因子。研究以温室盐渍土、杏壳生物炭和负载微生物的杏壳生物炭为主要对象,通过监测土壤培养过程中土壤溶液pH,电导率(EC),水溶性磷、水溶性钾的动态变化,以及相应处理下盐分敏感蔬菜-辣椒的发芽率,探索添加不同比例的生物炭材料对温室次生盐渍化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经过40 d土壤培养,添加杏壳生物炭对土壤溶液pH影响不明显,但是2.5%低添加量生物炭降低土壤溶液EC值的效果最为明显,在土壤培养的整个时期,添加杏壳生物炭和负载微生物的杏壳生物炭土壤溶液EC值均显著低于CK,且微生物负载生物炭降低土壤溶液EC值的效果更好;此外,添加生物炭不仅降低了土壤水溶性磷钾的变化幅度,有利于磷钾在土壤中的固持,而且显著提高了土壤碳氮比(P <0.05);辣椒发芽率随生物炭材料添加量的增加显著提高(P <0.05),其中添加10%负载微生物的杏壳生物炭辣椒的发芽率可达90%以上,比对照提高2.3倍。综上所述,添加负载微生物的生物炭对设施菜田次生盐渍化土壤的修复效果较好。

复杂有机物污染地块原位热脱附修复技术的研究 下载:86 浏览:468

张学良1,2,3 廖朋辉1,2 李群1,2 周艳1,2 万金忠1,2 龙涛1,2 林玉锁1,2 徐建1,2 《中国土壤》 2018年3期

摘要:
鉴于复杂有机物污染地块治理难度大,国内用地形势紧张,因此关于原位热脱附技术在复杂有机物污染地块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综述了三类主要的原位热脱附技术:电阻热脱附、热传导热脱附和蒸汽热脱附,根据污染场地状况总结了各类原位热脱附技术的影响因素和适用范围,并给出了相应的技术路线。阐明了温度、时间、土壤含水率、土壤渗透性等因素对热脱附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土壤含水率适中、渗透性较好的土壤,有机污染物热脱附性能更好。对于有机物重度污染的难处理地块,相比其他原位修复技术,原位热脱附技术具有更好的运用前景。

黑麦草修复重金属中外源改良剂的研究进展 下载:43 浏览:448

徐信阳1 陈伊豪1 李丽2 陆敏英1 吴兴飞1 李非里1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1期

摘要:
植物修复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技术,逐渐成为土壤原位修复的首选方式。在众多植物中,黑麦草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对黑麦草修复时添加的重金属活化改良剂、稳定化改良剂,以及多技术联合的调控方式进行综合论述,讨论了黑麦草修复后对土壤pH值、养分以及微生物等性质的影响,以及重金属活化剂施用后存在的环境风险。提出了低浓度螯合剂复合生物炭的调控技术,更适合复杂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因此土壤改良剂的研究,将是未来黑麦草修复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

某建设用地污染土壤修复及治理对策浅析 下载:67 浏览:414

杨小艳 《地球科学探索》 2018年11期

摘要:
本文根据某建筑用地污染土壤问题,提出相关的修复及治理对策和措施,对污染土壤修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放射性污染土壤修复方法概述及评价 下载:93 浏览:495

谢广智 骆枫 林力 祝杰 李振臣 陈先林 李文钰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核工业发展带来的放射性污染土壤问题对生态环境质量、食品安全、人体健康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构成的严重威胁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对现有放射性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做系统梳理,就原理、应用和主要优劣势作简要介绍和评述。同时,建立综合评价矩阵进行系统对比,以期为放射性污染土壤修复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及资源化利用途径分析 下载:48 浏览:572

陈慧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5年4期

摘要:
重金属污染土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威胁不容忽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壤中的重金属积累日益严重,传统的污染治理方法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本文系统分析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及其他新兴技术,并探讨了修复后土壤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如填埋处理、金属回收、绿化土壤及路基填料应用。

矿坑土壤修复中土体构造的优化策略 下载:167 浏览:1714

孟广才 《土壤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矿坑开采活动对土壤环境的破坏严重,导致土壤结构退化,肥力降低,微生物群落失衡,进而影响周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矿坑土壤修复是恢复土地生产力和生态功能的重要手段,但却面临诸多挑战,如土壤污染情况复杂、生态恢复周期长、修复技术难度大等。研究矿坑土壤修复中的土体构造优化策略,旨在探索有效的修复技术与方法,为实现矿区土壤的生态重建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推动矿坑土壤修复实践的进步与完善。

土地工程中的土壤修复材料探究 下载:196 浏览:1913

李昊 《中国土壤》 2022年11期

摘要:
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生态系统的健康和人类的生存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土壤污染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土壤污染不仅会对土壤质量和农作物产量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土壤修复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对常用土壤修复材料性能进行评价,以期更好地评估和选择适用的土壤修复材料,推动土壤修复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治理土壤污染及实施土壤修复工程的策略 下载:211 浏览:2072

童昆 《中国土壤》 2022年8期

摘要:
土壤安全是保障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土壤污染给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带来严重威胁。本文强调了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的重要性,并对电动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与农业修复等土壤修复技术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环境保护与施工管理等部门能加速改进不同区域的土壤污染治理措施,科学化地实施修复工程,从而为居民创造出更健康的生态环境。

复合污染土壤修复工程中不同修复顺序对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的影响研究 下载:91 浏览:920

顾赟之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4年11期

摘要:
在土壤修复工程中不同的修复顺序对于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存在显著影响,该研究旨在评估修复顺序对于复合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的修复顺序进行实验并对残留污染物浓度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先去除有机物污染物再去除重金属污染物的顺序具有更高的去除效率,该研究为优化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选择与长效管理 下载:82 浏览:921

马勤标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4年11期

摘要:
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土壤污染也造成了很大影响。文章探讨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中的技术选择、长效管理机制建立以及修复成本降低等多个维度的问题,通过构建复杂且多样化的分析框架,不仅揭示了当前土壤修复领域面临的挑战,还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和建议。以期为工业污染场壤修复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土壤污染防治及修复措施分析 下载:122 浏览:1547

熊冰清 石金华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3年10期

摘要: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农业逐渐呈现标准化、规模化发展趋向,各地区的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在经济社会建设不断推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污染问题。各类土地资源利用频繁,农事活动与工业生产等加剧了土壤污染问题,如何修复受污染的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是当前土壤使用及农业生产上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通过对污染案例情况分析,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应用路径、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为中国污染土壤改良与环境污染治理提供借鉴,实现污染土壤修复的良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下载:115 浏览:1510

张鹏飞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3年10期

摘要:
社会经济快速进步促进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的同时,农药、工业污水排放以及城市垃圾等对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壤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影响了土壤质量,重金属含量明显提升,并随着水资源以及动植物媒介等传递到人们的身上,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加强土壤治理,降低农田重金属污染程度,保护人们的生态家园成为目前最为关注的问题。

土壤修复技术在土地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17 浏览:1487

杨琪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3年10期

摘要:
土地修复工作是土地工程当中最为关键的工作之一,由于各类条件因素的影响致使土地资源明显减少,与此同时一些没有被利用的土地资源的开发也存有极为巨大的难度,致使我们国家面临土地资源不足等等问题,现阶段污损土地的治理问题已经成为了重点工作。鉴于此,本篇文章就对土壤修复技术在土地工程当中的运用进行了简单的探究与解析,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与解析可以为相关探究人员以及工作人员提供一些理论性的借鉴与参考。

土壤修复工程中的环境污染防治与管理分析 下载:132 浏览:1394

​子亚武 《中国环境保护》 2023年8期

摘要: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对自己赖以生存的城市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土壤修复工程被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之上,在该工程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将注意力放在环境污染方式和管理层面,这样才能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保证工程效益,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下载:123 浏览:1566

李岩松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3年5期

摘要:
土壤资源是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石油是重要的能源之一,随着对石油不断地开发利用,大量原油及其加工品进入土壤环境中,给环境和人类带来危害,土壤的石油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石油由于其组分结构复杂较难降解。物理、化学修复成本较高,易造成二次污染,而生物修复具有修复效果好、成本低和无二次污染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中。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下载:127 浏览:1521

李鑫 吴波 黄智民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3年4期

摘要: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我国最严重的土壤环境问题,应用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处理相比于传统物化修复方式,更加经济、环保、高效,是一个新兴的修复方向。本文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综述了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措施、微生物修复措施、动物修复措施以及动植物联合修复措施主要机理,最后提出了生物修复措施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土壤环境污染监测技术及方法 下载:140 浏览:1399

徐文强1 郑青青2 《环境科学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大,土壤污染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面对严重的土壤污染形势,生态环境部门需要加大对土壤污染的重视力度,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土壤污染防治,构建全方位的土壤污染监测系统,提高植被覆盖率,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土壤环境污染监测技术及方法。

大型城市棕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高效修复技术研究 下载:145 浏览:2052

王也1 王振南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2年9期

摘要:
由于企业转型、迁移等促使棕地数量日益增加,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持续加剧。因此,如何正确认知大型城市棕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高效修复技术已经成为领域内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简要阐述大型城市棕地污染土壤主要修复技术中的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并提出原位修复技术、异位修复技术、自然衰减监测等污染地下水修复技术,以期为加强棕地污染治理水平提供参考。

农田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研究进展 下载:154 浏览:2132

白雪梅1 赵建晖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2年5期

摘要:
土壤重金属污染一直是国际上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从过去几十年至今,学者们从土壤中发现的非必需重金属元素在数量种类上已经不再是单一存在的形式了,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呈现多样化、富集化、高污染化等趋势。因此本文将视野聚焦于与人类食品安全紧密联系的农田土壤,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对于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的研究结果并分类汇总了一部分来自世界各地区的农田污染物元素、污染源头、研究方法。其次阐述了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物理修复三种修复技术的概念并整合了国内外研究试验中将生物修复技术与化学修复技术相结合过程中相关植物种、微生物、化学改良剂以及它们的修复效果。最后概括该领域的研究发展趋势并提出为将来探索解决农田重金属复合污染问题提供理论支撑上研究不足的地方。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