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昆明市地下水污染防治现状与对策 下载:56 浏览:339

吴雪1 张英1,2 何佳1 张坚1 周鸿斌1,2 和萍1,2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12期

摘要:
文章以昆明市为例,分析了昆明市地下水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总结了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成效和存在问题。分析表明,由于长期未受到充分重视,昆明市地下水已呈现出污染加重的趋势。近年来,昆明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监管能力不足、监测网络覆盖不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磷石膏堆场地下水污染防控与修复试点和进一步完善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的对策建议,为昆明市和其他南方城市做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柳江流域岩溶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 下载:64 浏览:458

杨林 朱明 何愿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0年11期

摘要:
为了解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柳江流域岩溶地下水质量的影响,本文利用在该流域岩溶地下水污染调查时所取得的数据,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单因子污染标准指数法对其进行了地下水质量和污染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柳江流域岩溶地下水可直接饮用(Ⅱ~Ⅲ类水)的占82. 12%,经适当处理可以饮用(Ⅳ类水)和不能直接饮用(Ⅴ类水)的分别占9. 27%和8. 61%,流域整体上处于轻度污染,局部地区污染较重。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与预防控制地下水污染的综合研究初探 下载:93 浏览:490

吴昊 刘冬黎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8年5期

摘要: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以下简称"保土耕作措施")以保土、保水、保肥为主要目的,是我国普遍采用的水土保持农业措施之一。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在考虑保土耕作措施对控制耕地土壤侵蚀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对保土耕作措施可能对地下水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建议严格控制保土耕作区农作物化肥使用量,提高化肥使用效率,开展区域性水质动态监测,提升保土耕作区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开展宣传教育,科学开展保土耕作等。

案例退役地块再开发利用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分析 下载:76 浏览:455

郭世辉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9年8期

摘要:
本文以温州某退役工业地块为案例开展了该地块再开发利用为二类居住用地前的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

西南地区砷渣堆场周边地下水污染与防控对策 下载:45 浏览:448

胡志刚 臧文超 王玉 王捷 熊燕娜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8年11期

摘要:
本文在对我国广西、云南、湖南西南三省进行文献调研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地区65座砷渣堆场中的42座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调查和采样分析。针对处在喀斯特地区砷渣堆场周边的土壤地质特征所造成的地下水污染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砷渣处置与否及处置是否规范、所处地区地貌、资金落实和监管状况是造成砷渣堆场周边地下水砷超标的主要原因、客观原因和现实原因。最后,结合污染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四川红层地区简易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现状调查及防治对策 下载:63 浏览:478

姚建刚1 龙伟1 李清毅1 李启彬1,2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基于红层地区6座简易填埋场进行地下水水质监测,统计识别了红层地区简易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的主要污染物种类;通过标准指数法、评分法、污染指数Pki法对XX县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质量及污染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6座简易填埋场区域地下水水质较背景井水质下降严重,为较差~极差(FI=7.10~7.36);红层地区简易垃圾填埋场地下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亚硝酸盐和铁、锰污染程度最严重;针对研究区填埋场情况,建议就地封场,下游敏感的填埋场可采取垂直防渗措施。

基于有限差分法的局部尺度地下水溶质运移模拟——以某回注井场为例 下载:64 浏览:481

吴晓莉1 果婷2 张静3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产生的废水有机物浓度高且组分复杂,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泄露则会对周围地下水水质造成严重威胁。基于Visual MODFLOW 4.0软件,使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地下水稳定流和溶质运移模型,并以某回注井的预处理工艺区为例,模拟预处理工艺区非正常状况运行对周边潜水含水层水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溶质运移方向与地下水流方向一致,预处理工艺区及其地下水流下游方向,污染超标范围较大。(2)预处理工艺区非正常工况运行60d,第7 300d后COD贡献浓度为115.08mg/L,并形成2 466m2的超标范围;Cl-贡献浓度为1 139.33mg/L,形成1 253m2的超标范围。一旦回注井非正常工况"带病"运行,将使得高浓度污染物下渗地下水系统,且污染物很难通过地下水流动稀释或自净。因此,在工程运行过程中,应重视场区地下水流下游方向的水质监测,避免相关污水池、罐"带病"运行,造成局部地下水污染。

海南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 下载:65 浏览:509

詹达斌 《地球科学探索》 2018年1期

摘要:
地下水是人们可以选择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之一,也是比较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于海南来说,地下水不仅作为区域发展的主要资源,也是城市发展的战略资源以及物质保障。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得知,当前我国97%的地下水受到了污染,其中40%的地下水污染程度不断上升,所以地下水资源的流动比较缓慢,交替速度很慢,自净能力不强。因此地下水资源受到污染的话就不能够很好的恢复,所以地下水污染风险的评价以及区域划分工作是水资源保护的重要决策依据,本文主要是从地下水污染的现状入手建立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海南地下水污染的风险进行了评价。

浅谈石化企业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 下载:83 浏览:636

李瑞艳 《中国土壤》 2024年10期

摘要:
本文以某企业化工厂区为例,针对石化场地存在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如何预防管理和修复治理,进行了详细的概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管理措施和治理措施,以实现企业绿色发展。

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环境管理对策研究 下载:276 浏览:2836

潘欣怡 《土壤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土壤与地下水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发展。我国针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展得较晚,其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造成污染的原因日趋复杂,相关的监管体系不够完善;另一方面治理难度较大,污染防治工作的效果不明显。本文首先从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危害与来源入手进行详细的分析,紧接着提出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环境管理对策展开讨论与研究,希望能够给到相关专业人士一些建议和帮助。

地下水水质分析及地下水污染治理措施 下载:51 浏览:799

董琳琳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4年2期

摘要:
近些年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化学药品的生产和应用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地下水污染现象时有发生。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会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紧缺问题。我国十分重视地下水污染问题,相关部门定期检测地下水质情况,并且加大力度治理地下水污染。为了进一步提高地下水污染治理水平,文章首先总结了常见的集中地下水类型,然后分析了地下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一些优化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建议。

水利工程地基施工过程地下水污染生态净化处理 下载:88 浏览:1245

马晨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3年12期

摘要:
水利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重大影响。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地下水污染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我国的地下水资源非常丰富,但是这些资源中大部分还是以地下水为主要来源,因此我国对地下水的污染防治有着严格的要求,必须对水质进行严格的处理。

水利工程地基施工过程地下水污染生态净化处理探究 下载:239 浏览:2176

赵睿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2年5期

摘要:
基于探究水利工程地基施工过程地下水污染生态净化处理,首先针对水利工程地基施工过程中地下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其次分析出造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最后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分析,提出水利工程地基施工过程地下水污染生态净化处理的技术措施,进而大幅度的增加地下水污染有效控制的可能性。

研究地下水水质分析及土壤地下水污染治理路径 下载:81 浏览:894

王健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4年5期

摘要: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地下水的水质和土壤地下水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地下水是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其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通过加强管理与监测,掌握地下水水质情况,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与预控措施,也能保证土壤质量,在土壤地下水污染问题发生前有效治理,从而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土壤地下水污染治理工作中环境风险模式的应用 下载:97 浏览:1037

许猛 《环境科学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从十九大之后,习总书记的生态环保观点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我国对此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增加。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无法避免受到各种形式的损害,尤其是土壤和地下水这两个关乎我们生活的重要因素,它们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土壤和地下水的研究评价,可以为污染治理工作提供实用的信息支持,这不只是为了优化生态环境,也会对促进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当前,环境风险评价策略被广泛应用于解决地下水污染问题,它可以显著减少地下水污染管理成本,从而持续改善周边环境,并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有效建设。

土壤与地下水污染修复主要技术分析 下载:125 浏览:1563

马艳培 曹祥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3年1期

摘要:
环境污染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也是在加强现代化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一直在管理的一项问题。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影响较大,如果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将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危害。如环境污染会造成土壤污染,而土壤污染还会造成地下水污染,所以这种情况下的环境污染整治与应对是十分有必要的。鉴于此,本文针对土壤与地下水污染修复主要技术分析进行了研究,旨在本文研究帮助下能够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处理提供帮助,提升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处置能力。

大型城市棕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高效修复技术研究 下载:145 浏览:2052

王也1 王振南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2年9期

摘要:
由于企业转型、迁移等促使棕地数量日益增加,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持续加剧。因此,如何正确认知大型城市棕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高效修复技术已经成为领域内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简要阐述大型城市棕地污染土壤主要修复技术中的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并提出原位修复技术、异位修复技术、自然衰减监测等污染地下水修复技术,以期为加强棕地污染治理水平提供参考。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