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垃圾围城”的破解之道 下载:70 浏览:374

吴江丽 刘晶晶 《国际科技论坛》 2018年3期

摘要:
目前中国处于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之中,垃圾问题作为城市化过程的一个必然产物,越来越凸显出来。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和焚烧。但是垃圾处理的速度赶不上垃圾增加的速度,多地出现垃圾围城的现象。本文从政策、规划、处理等三方面探讨了化解"垃圾围城"困境的对策。

基于双中介模型的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的驱动力分析 下载:51 浏览:386

李创1 李多多1 王丽萍2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本文将城市居民作为生活垃圾分类的主体,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将"分类意愿"和"分类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不同因素对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驱动的双重机制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行为态度对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直接作用路径不显著,仅通过分类意愿作用于分类行为;(2)自主规范仅通过分类意愿作用于居民的分类行为,分类能力的中介效果不存在;(3)价值感知对居民的分类行为呈现出反向效应;(4)分类意愿和分类能力共同发挥中介效应,分类意愿在"能力"的影响下作用强度被弱化,但仍是主要的中介变量。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快建立相关制度体系,同时以强制为主、引导为辅的措施引领居民形成垃圾自主分类的意识和生活方式,推动居民分类行为逐渐发展为自发性行为。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环境保护研究——以广州小洲村为例 下载:52 浏览:237

张艳玲1 张堃2 刘渌璐1 杨卓熹3 《中国城镇》 2018年1期

摘要:
传统村落的环境卫生问题是多年来困扰社会的难题,垃圾分类及后期处理工作对建设美丽乡村、保护传统村落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小洲村内主要旅游区域进行现场调查,观察及记录村民与旅客处理垃圾的行为;通过访谈,了解垃圾处理企业的运作模式及其管理方法;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得出村民与旅客对当前小洲村生态环境的满意度等。全面调研小洲村的生态环境卫生情况,分析目前小洲村环境管理不佳的原因。最后,提出改善小洲村垃圾分类及处理的建议,供其他传统村落参考。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农村垃圾治理的路径探索——基于对湖南省娄底市的调研 下载:55 浏览:456

曹子健 奉先焱 刘海力 郭莹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9年11期

摘要:
农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农村垃圾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污染源,推动垃圾有效治理,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调查组以乡村振兴战略系列思想为指导,以湖南省娄底市农村地区为例,探究农村垃圾治理面临的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而为实现农村垃圾有效治理提出可行性对策。

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要点研究 下载:65 浏览:469

陈海滨 刘晓华 段家栋 余威 朱斌 宋飞 李贵敏 柳道武 吕露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8年10期

摘要:
海南省省会海口市是国家指定的第一批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试点城市之一,为进一步理顺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所面临的任务、存在困难与问题、实施要点及对策措施,就相关议题进行了专项研究。在利用多种途径进行广泛调查和针对性问卷调查、实地踏勘和不同产生源分类试验的基础上,找出当前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提出工作目标与主要控制性指标,明确推进海口市垃圾分类工作的若干切入点。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垃圾智能识别 下载:180 浏览:2897

徐丽珍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鉴于社会发展下的垃圾总量的不断增加,就如何有效分类垃圾,减少污染,文本提出使用计算机深度学习技术进行垃圾识别检测研究。该方法应用卷积神经网络,基于YOLOv5 模型,融合注意力机制进行特征提取。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识别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浅谈垃圾分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下载:350 浏览:3263

杜旭阳 崔欢欢 《中国经济》 2021年8期

摘要:
近几年来,“环保”一词一直活跃在大众的视野当中,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环境保护作为新中国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石,经过各界人士多年的奋斗,无论是水环境、大气环境还是土壤环境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2018年底到2019年初,为了全面提升我们的生态环境,响应总书记的环保号召,垃圾分类在全国各有序的展开。上海打响了垃圾分类的第一枪,为全国垃圾分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垃圾其实是放错地方的再生资源,错放垃圾,不仅污染环境、占用土地、更是一种资源的损失。垃圾处理不当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如果只顾眼前的经济发展,不对环境加以保护,到最后不仅经济难以得到发展,就连我们的生存都无法保证。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实施分析 下载:121 浏览:1356

​董振玲 《中国环境保护》 2023年6期

摘要:
随着环境工程建设的逐渐完善,环境净化技术也随之得到推广,并得到不断创新,例如水处理中的超滤膜技术,对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作用。超滤膜技术是当前环境工程水处理领域中新型处理方法,能够利用超滤膜过滤掉微小的有害物质。这项技术的应用,能够较为彻底地净化水源,使水源达到安全用水标准。基于此,本文对超滤膜技术优势和缺陷以及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实施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大班幼儿垃圾分类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 下载:313 浏览:3148

张肖蕊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1年4期

摘要: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的当下,大班幼儿垃圾分类生活化的实践显得愈发关键。教师应借助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实践策略,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引领他们养成绿色生活习惯。本文深入探讨了在大班幼儿教育中,如何巧妙融入垃圾分类生活化的核心实践策略:精心创设环保氛围、巧妙融入日常生活、以及生动开展趣味游戏。旨在为幼儿构建一个既全面又生动的环保教育环境,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铺设坚实的基石。

认知、态度与行为:城镇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状况研究 下载:199 浏览:1924

洛桑朋措 杨扬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5期

摘要:
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是当前城镇化建设的关键举措。城镇居民作为垃圾分类治理的主体,城镇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认知、态度与行为直接决定了垃圾分类治理工作的成效。透析数据,城镇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认知较低;部分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事宜有着消极态度;城镇居民在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的参与度较低。需要加强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增强主人公意识、完善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立垃圾分类奖惩机制,以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

基于循环经济的垃圾分类处理现状和发展建议探析 下载:232 浏览:2673

​邓鹏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1年4期

摘要:
快速发展的经济在带给人们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我国政府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理念。循环经济是通过对资源进行可持续的回收利用来促进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这一模式可以很好的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存,有助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垃圾的正确分类处理正是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而当前我国在垃圾分类上的意识和手段都略显匮乏。因此,本文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对我国当前垃圾分类处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探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我国垃圾分类问题的有效措施。希望本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垃圾分类处理政策的实施。

幼儿园开展垃圾分类教育的研究 下载:151 浏览:1596

把蕊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垃圾分类是幼儿园环保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关注的环境保护永恒的焦点,世界大部分国家都将垃圾分类纳入到完整的环境保护体系中。我国在垃圾分类方面起步较晚,这更需要我们学前教育工作者以幼儿的兴趣为基础,借助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将垃圾分类以课程的形式更加系统地呈现出来,通过体系化的教学、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垃圾分类意识的形成和提高。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