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2对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线粒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下载:86 浏览:528

孙美涛1 梅雯1 王唯斯1 自加吉1 杨勇琴1 张晓娟2 余敏3 熊伟1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2(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termination factor 2,MTERF2)是通过比较血清饥饿与血清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基因表达谱差异发现的一个细胞增殖抑制基因。该研究旨在从复制、转录和翻译水平探讨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2对人子宫颈癌He La细胞线粒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MTERF2过表达质粒和shRNA干扰表达质粒分别瞬时转染人子宫颈癌He La细胞,通过qRT-PCR检测目的基因MTERF2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TERF2对线粒体DNA拷贝量的影响,半定量RT-PCR检测MTERF2对线粒体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MTERF2线粒体DNA重链编码ND1、CO1蛋白和轻链编码ND6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转染人子宫颈癌He La细胞48 h后,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线粒体DNA拷贝量发现,过表达MTERF2基因对线粒体DNA的拷贝量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而敲低MTERF2基因对线粒体DNA拷贝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MTERF2基因的过表达会显著降低线粒体编码基因的mRNA水平和线粒体编码蛋白水平(P<0.05),而敲低MTERF2后线粒体转录和翻译水平略有下降,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人子宫颈癌He La细胞中过表达MTERF2显著抑制线粒体DNA的复制水平,并且显著下调线粒体编码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水平,而敲低MTERF2后线粒体基因的表达无显著变化。

子宫颈病变的诊断方法与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下载:299 浏览:3172

向晓蓉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探究子宫颈病变的诊断方法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于2019.02.22~2020.02.22日期间锦欣妇产医院门诊同意宫颈癌疾病检查人群数量102例为例,均实施TCT检验出现异常后阴道镜检,金标准:病例组织检验,观察检验结局。结果:102例中阴性数量73例,占比71.00%,阳性数量29例,占比28.43%;ASC-US、ASC-H、LSIL、HSIL检出情况数据67.65(69/102)、13.73(14/102)、14.71(15/102)、7.84(8/102);TCT灵敏度89.66%、特异度95.89%、阳性预测值 89.66%、阴性预测值95.89%、诊断符合率94.12%。结论:子宫颈病变中实施TCT检验于子宫颈疾病检验有积极意义。

浅谈对子宫黏液性囊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下载:263 浏览:2363

姚双 许春宝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黏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为其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 至2019年1月收治的88例宫颈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88例患者中,宫颈管型70例、微小偏离型11例、肠型2例、绒毛管状腺癌5例;I期38例(I bl期24例、I b2期14例),Ⅱ期32例(II a期10例、II b期22例),Ⅲ 期18例。宫颈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仅为28%(10/36)。10例经反复细胞学检查及宫颈多点活检均未见明显异常的患者,其中7例经宫颈组织大块切除活检及宫颈管搔刮术确诊:5例为宫颈管型,2例为微小偏离型;2例经诊断性锥切确诊:1例为I b1期宫颈管型腺癌,1例为Ib1期微小偏离型腺癌;1例I b1期宫颈微小偏离型腺癌患者经宫腔镜下大块组织切除活检确诊。结论宫颈细胞学检查对宫颈黏液腺癌的诊断意义不大;宫颈黏液腺癌早期容易漏诊,尤其是宫颈微小偏离型腺癌,宫颈组织大块切除活检、宫颈管搔刮术、诊断性锥切及宫腔镜检查有助于其诊断。治疗方式是影响宫颈黏液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