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要点研究 下载:65 浏览:469

陈海滨 刘晓华 段家栋 余威 朱斌 宋飞 李贵敏 柳道武 吕露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8年10期

摘要:
海南省省会海口市是国家指定的第一批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试点城市之一,为进一步理顺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所面临的任务、存在困难与问题、实施要点及对策措施,就相关议题进行了专项研究。在利用多种途径进行广泛调查和针对性问卷调查、实地踏勘和不同产生源分类试验的基础上,找出当前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提出工作目标与主要控制性指标,明确推进海口市垃圾分类工作的若干切入点。

虎龙杂交斑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下载:76 浏览:504

梁业松1 张维炜1 宋飞彪1 张娴1 刘伊凡1 刘晓春2 林浩然1,2 骆剑1 《水产研究进展》 2022年2期

摘要:
遗传多样性下降被认为是水产生物经济性状降低的常见原因。虎龙杂交斑作为养殖规模最大的石斑鱼品种,近年来病害增多。为了探究是否是由于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改变而影响虎龙杂交斑的养殖性状,本研究选用27个EST-SSRs标记,对苗种主产区6个虎龙杂交斑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6个群体其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6.666 7~8.555 6,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3.511 6~3.959 0,平均观测杂合度(H_o)为0.764 6~0.794 3,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709 1~0.750 4,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662 2~0.706 4。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5.70%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间,0.00%来自群体内个体间,94.3%来自所有个体间。主坐标分析(PCo A)也显示差异主要来源于个体。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遗传距离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HB和XC群体先聚为一支,再与翁田(WT)群体聚为一支,感城(GC)和桥头(QT)群体聚为一支,冯坡(FP)群体为独立一支。遗传结构分析显示,所有样本被分为5 (K=5)个理论群体,会文博鳌(HB)群体由FP、WT、新村(XC)和GC群体集合而成。研究表明,杂交石斑鱼群体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具有清晰的分群,杂交品种受亲本近交影响而出现衰退的可能性不高;病原生物的变异和养殖管理不规范可能是导致病害频发的原因。本研究为石斑鱼种质管理和病害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PiCCO指导下的液体复苏对合并心肌损伤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 下载:87 浏览:455

钱志贤1 宋佳2 周娟娣2 龚仕金2 明自强3 刘丹平1 叶斌1 宋飞珍1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探讨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diac output,Pi CCO)监测指导下的液体复苏对合并心肌损伤的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住本院重症医学科的60例合并心肌损伤的感染性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i CCO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Pi CCO组以Pi CCO监测的参数指导液体复苏。对照组按照2012严重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治疗国际指南(SSC 2012)中推荐的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arlygoaldirected therapy,EDGT)集束化治疗方案指导复苏。记录患者诊断为感染性休克及复苏后第6h、24h、48h、72h的血流动力学、心功能、氧代谢及组织灌注等参数;记录患者第3d序贯器官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28天病死率。结果 (1)Pi CCO组在复苏后第24h、48h、72h的血清B型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2)Pi CCO组在复苏第24h、48h及72h的复苏液体量和液体正平衡量均少于对照组。(3)Pi CCO组第3d SOFA评分[(5.6±2.2)分比(7.7±2.6)分,t=-3.32,P<0.01]、机械通气时间[(8.5±9.2)天比(13.4±13.1)天,t=-2.58,P<0.01]、住ICU时间[(10.2±9.2)天比(15.1±13.0)天,t=-3.25,P<0.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28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EGDT方案比较,Pi CCO指导下的血流动力学管理能优化合并心肌损伤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减少液体过负荷的风险,并减轻器官功能障碍的程度,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

温度对马来西亚红罗非鱼越冬期体色的影响 下载:85 浏览:511

王兰梅1 宋飞彪2 朱文彬1 董娟娟2 傅建军1 董在杰2 《水产研究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为了解马来西亚红罗非鱼体色分化变异的遗传分子机制,以期解决其越冬期的体色变异问题,本研究比较了越冬期不同温度处理(16、20、25和30°C)对其表观体色、酪氨酸酶活性以及皮肤色素带和黑色素细胞的影响。实验50 d后发现,16°C组大部分鱼体较实验开始时变黑,整个鱼体呈现青灰色,20°C组多数鱼体腹部也变为青灰色。随着温度的升高,红罗非鱼背部皮肤、腹部皮肤和血清中酪氨酸酶的活性逐渐升高,25°C时达到最高值,而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30°C组鱼的酪氨酸酶活性反而降低。血液中tyr m RNA的表达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25和30°C组红罗非鱼肌肉中的tyr m RNA表达量也显著高于16和20°C组。切片显微结构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红罗非鱼背部皮肤的黑色素细胞数量减少。研究表明,马来西亚红罗非鱼越冬期的体色变异可能是其皮肤黑色素细胞数量和体内酪氨酸酶活性改变的结果,深入研究其调控机制有助于了解鱼类体色遗传机理并进行体色性状的改良。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策略探究 下载:95 浏览:1207

​宋飞 《生物技术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近几年来,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考体制也随之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在这些学科中,生物学学科已逐步受到学术界和广大师生的关注,并在“旧理综”学科中占有较高的位置。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去迎接这一次素质教育的变革。如何在“新事物”的“螺旋式”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家长提供服务。在此,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在新高考的条件下,如何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实施这一课程改革。

基于计算能力提升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下载:291 浏览:3030

宋飞 《计算数学学报》 2022年12期

摘要:
传统的授课理念下,大部分教师采用授教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并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全力探索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方法。基于此,本文通过提高计算兴致、养成良好习惯和注意口算教学三个方面对小学数学计算能力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