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家庭智能升降马桶的包容性设计研究 下载:35 浏览:239

施香香 吴绍兰 《设计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探究包容性设计在家庭智能马桶中的应用。从目标用户、智能升降马桶、家庭环境三重要素入手,结合包容性设计原理,以提升家庭升降马桶的包容性。包容性设计原则、方法对家庭智能升降马桶具有理论指导性、实践可行性,能较好提升用户的心理感觉、生理知觉、认知及操作的体验。包容性设计可为家庭智能升降马桶的创新研究提供现实意义。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市井公共设施设计研究 下载:19 浏览:218

洪歆慧 胡婷婷 《设计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聚焦特定市井空间下人们依靠生活经验或者个体需求对公共设施功能的改造现象,建立对公共设施项目的新设计思维。通过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居民需求满足下的行为活动与环境的矛盾,全面识别市井空间行为下公共设施的利益相关者们的需求本质以及现象背后的价值。对市井公共空间下公共设施进行评价,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设计启示。以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分析有助于设计师对公共设施系统性的思考与改良。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的再造实践 下载:45 浏览:459

石慧 《设计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当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主要沿袭自本科美术学教育,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存在一定错位。文章通过梳理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现状,分析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教学组织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实际承载功能的不适应,并基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改革实践,提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的再造路径。

能力本位,校企联动,混合教学,多方共享——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应用 下载:43 浏览:304

王华杰 杨勃 王斌贝 陈融 《设计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为了更好地提升艺术设计类高校信息化教育的水平,在教育部的专项支持下,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联合全国50多家单位完成了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在建设和应用的过程中,基于能力本位和产教联合的思路开发教学资源,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进行持续的应用更新。借用智慧职教平台(www.icve.com.cn)实现了多方的资源共享,极大推动了相关院校和企业的专业水平提升。在全国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教育与教学改革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农村社区营造融合发展初探 下载:68 浏览:464

宋晓真 《设计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基于社区营造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对于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社区总体营造的研究,从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农村社区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建议,希望跳出传统村庄规划思路,进一步研究新农村社区规划的创新方法,尤其归纳出一些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模式。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农村社区;营造;

职业院校玻璃艺术专业课程的模块化探析 下载:68 浏览:440

孟胜兵 《中国设计》 2018年9期

摘要:
玻璃艺术是现代手工艺术教育体系中一门新兴的学科,是材料特色鲜明、动手能力要求较高、造型能力要求较强的艺术门类;是技术与艺术并重的创作形式。一定程度上,职业院校玻璃艺术专业的设置对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课程模块化教学实现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玻璃艺术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问题;围绕问题规划相应的课程模块应对设计,最后运用相配套的辅助策略使模块化课程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

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临仿”现象探析——以美国学者高居翰和班宗华对董其昌创作手法来源研究为例 下载:65 浏览:409

王洪伟1,2 《中国艺术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美国学者高居翰于1982年提出,董其昌《葑泾访古图》受到利玛窦所携铜版画之影响。16年后(1998),另一位美国学者班宗华以研究董其昌《婉娈草堂图》的新颖风格为基础,高度"临仿"了高居翰的论证思路,并以此向后者表达了特别"致敬"。班宗华的研究也带有一些创意,基于新的史料与作品证据将董、利二人的"一面之缘"由万历壬寅(1602)的"南京"改为万历丁酉(1597)的"南昌"。然而,《婉娈草堂图》并非惯常意义上的"草堂图",所采用的"李郭"风格不仅是对受画者陈继儒早年"绝意仕进"的同情,更与作画前两个月发生的焦竑"科场案"密切相关。科举取士和士大夫流放等现实问题,使得董其昌当时根本无暇沉浸于西方铜版画的新异风格与趣味当中。

在历史与个体间的诗性飞扬——论张翎长篇小说《阵痛》的诗学突破 下载:65 浏览:498

于京一1 郑江涛2 《中国文学》 2018年1期

摘要:
张翎的新作《阵痛》在举重若轻之间将民族苦难与时代更迭的"大"同个体悲欢与情爱离合的"小"进行了有效的碰撞和交融,无论是在开掘历史的丰厚和人性的深邃方面,还是在整合传统叙事、树立新史观的创造力上,都实现了不可忽视的突破。

傅抱石工艺美术思想研究 下载:74 浏览:368

吴振韩 《当代艺术》 2019年7期

摘要:
傅抱石在中国画领域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并且在工艺美术领域也有突出的贡献。他曾以研究工艺、图案,改进景德镇陶瓷的名义留学日本,此后陆续完成了多种"工艺美术"教材、报告和论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的工艺美术思想是他的艺术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他的美术思想一脉相承,呈现出民族性、历史性、比较性和融合性的特征。

动画材料的概念化认知与认知性概念 下载:74 浏览:402

陈树超 《当代艺术》 2020年5期

摘要:
物质材料本身的特质及动作设计的可能性是动画片创作的一个重要维度。在数字技术大行其道的今天,人们却对这种传统的、"守拙"的艺术表现出强烈的概念化认知冲动。然而,概念化认知并不必然导向认知性概念。相反,随之而来的概念增殖现象犹如击鼓传花,语词游戏的狂欢、文化传承的焦虑纵横交织,成为遮蔽认知的观念之网,亟待美学层面的化约。此类作品具有一种"感知"与"想象"、时间与空间并重的审美认知结构,相对于西方词汇的各种翻译,"偶动画"这一根植于中国本土语境的定义更加符合理想的"认知性"概念的标准。

创意产业大背景下苏州古村落的社区化发展——以西山明月湾古村落为例 下载:74 浏览:369

宋晓真 《中国城镇》 2018年1期

摘要:
传统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之地。近30余年城市飞速发展,大量传统村落受到冲击,其资源环境与传统文化都面临着关注度不够、开发性破坏等问题,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困境和危机。随着现代旅游业和创意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新的乡村建设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在探析苏州众多古村落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用理论联系实际,以西山明月湾的村落发展为例,对古村落新型的社区化发展模式和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性研究。

微文化下文化自信融入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实践的路径研究 下载:59 浏览:418

邹杰婷 《当代市场营销》 2019年10期

摘要:
文化自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向心力、民族凝聚力,因而对学生而言,既是其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其独立思考、辩证思维的重要衡量标准,如何让学生在暗流涌动的文化环境中坚定文化自信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引导学生思想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处于当前的微文化环境,如何充分利用微文化环境在信息传播、分享等方面的优势,使文化自信自然地融入到思政教育实践中就成为当前教育工作需要关注的问题。文章将以高职院校为例,对微文化下文化自信融入思政教育实践的路径进行探究。

建筑动画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47 浏览:388

李立蛟 《建筑技术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由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提高,三维动画发展形成了大众所欢迎的新型技术。在人类社会日益发达的过程中,把科技和艺术进行融合成了人类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建筑动画既是科技和艺术共同发展的产物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对艺术的表达,自身具有非常强的创新性。建筑设计是指借助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来呈现理想的设计技术成果,并可以使参观者更快速全面的认识建筑设计空间的动画影片。本文对建筑动画的概述加以讲解,进而剖析建筑动画技术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益阳传统村落民居建筑保护和更新模式研究 下载:32 浏览:335

林向武 《建筑技术学报》 2025年3期

摘要: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影响之下,许多乡村地区的民居建筑和传统文化等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实现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益阳市发展历史十分悠久,大量的民居建筑中都承载了历史和民族的特征,在实际保护工作的开展进程中,需要有合理的方式和可持续性的规划才能够实现,形成自上而下的全民式保护。因此,系统介绍益阳古村落民居建筑的现状,结合其保护原则和传统特色,详细探讨运用设计手段对其进行保护和适宜性的更新模式探索。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 下载:27 浏览:314

荆丽敏 《中国教育探索》 2025年2期

摘要:
民族节日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内容,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内容的又一种表现形式,其所承载的民族精神,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形式。但是,将当前的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融入大学思想政治管理工作中有许多实际问题。包括社会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关注度不高、西方对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冲击和影响等。进而产生了脱离我国节日文化,热捧西方主流传统节日文化的现象。所以,在新时期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研究怎样更有效地融入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已成为当前中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紧迫重要任务。

基于工艺美术视野下的冰灯艺术分析 下载:104 浏览:2063

李谦威 《当代艺术》 2024年11期

摘要:
冰雪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基于冰雪资源的特点,进行艺术性开发、改造,不仅能够体现出艺术性特色,还利于突出艺术的价值。本文对冰灯艺术的发展、形成进行分析,对艺术价值进行论述。

民间工艺美术融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265 浏览:2339

陆清楠 《中国艺术研究》 2022年6期

摘要: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民间工艺美术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呈现出结合的趋势。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中,人们对于民间工艺美术的审美趋向和审美观念也不断发生变化,并呈现出不断更新的态势。民间工艺美术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将美术文化融合和碰撞,使得民间工艺美术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得到更具规模、更具传承性的发展。本文主要围绕民间工艺美术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于高职服装教学中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探索与研究 下载:55 浏览:622

陈莉芳 《装备技术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高职服装专业与工匠精神具有精神实质上的内在一致性。本文在深入分析高职服装专业教学中工匠精神培育的适用性基础上,探索了高职服装专业教学中工匠精神培育路径,使工匠精神的“追求完美极致”、“实践创新”、“坚守专注”与高职服装教学有机融合,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培养出具有匠心匠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策略研究 下载:62 浏览:668

张弦 《装备技术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大学语文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课程思政视域下教师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发挥出语文学科的德育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建立良好的品格。教师要认识到“课程思政”视域下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明确语文教学和课程思政的关联性,把握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功能体现,并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

视觉韵律与形态——装置艺术设计的形式表现 下载:298 浏览:3132

李雪健 《当代艺术》 2021年1期

摘要:
形式的表现是装置艺术设计中内涵极其丰富的主题, 其中形式的表达分为内在形式与外在形式,不同的设计构成以及单一或复合的元素不断的进行交错、混合、叠透、,进而形成了多样化韵律与结构。因此,本文以内形式与外形式的角度方法,通过视觉韵律以及形态结构对装置艺术设计进行论述表达,从而增强视觉设计的变化和表达方式。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