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高血压患者尿酸水平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下载:68 浏览:421

洪秋红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尿酸水平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在本院住院的高血压患者183例,按左心室肥厚标准分为左心室正常组和左心室肥厚组,收集尿酸、超声心动图等指标。双变量相关分析尿酸与左室质量指数(LVMI)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尿酸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结果:左心室肥厚组的尿酸高于左心室正常组[(383.4±85.66)μmol/L vs (331.17±71.7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示尿酸与LVMI呈正相关(r=0.42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吸烟、病程等因素后,尿酸仍然是左心室肥厚的危险因素(OR=1.010;95%CI=1.004,1.016;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随着尿酸水平的升高,发生左心室肥厚的危险度升高。

CRT起搏器的全自动阈值管理动态心电图表现 下载:63 浏览:386

叶苗 江茜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了解CRT起搏器全自动阈值管理的功能设计原理,运作时的心电图特点以及相关的参数设置,有助于提高相关起搏心电图诊断的准确率,尽量避免误诊或漏诊。本文详细介绍了CRT起搏器全自动阈值管理功能设计原理、相关参数,并从该功能的心电图表现来详细解析其运作方式。

自动心肌运动定量分析技术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的评估 下载:85 浏览:521

王迪1 史学功1 郑慧2 金朝龙1 杨芳1 丁智锋1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运用自动心肌运动定量分析(aCMQ)技术评估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及收缩同步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36例HCM患者作为HCM组及35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后再应用a CMQ软件分析计算两组整体长轴应变(GLS)、左心室整体环向应变(GCS)、应变达峰时间最大差值(Tssl-diff、Tssc-diff)、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ssl-SD、Tssc-SD),并比较上述参数。结果 HCM组常规超声参数中,除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外,余6个参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最大厚度(IVSD)、左心室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最大厚度(LVPWD)、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每搏出量(S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455、6.114、10.442、-3.713、-3.404、-3.404,均P <0.01)。HCM组GLS、GCS较对照组减低,Tssl-SD及Tssl-diff较对照组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387、5.539、14.722、7.154,均P <0.01)。HCM组GLS及Tssl-SD与IVSD相关性较好(r=-0.856、0.802,均P <0.01)。结论 aCMQ技术能够评估HCM患者的左心室整体心肌收缩功能及收缩同步性,可为临床治疗HCM患者提供参考。

老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的脑钠肽前体水平及与LVMI和激活醛固酮水平的相关性 下载:85 浏览:449

刘宁1 刘燕军2 赵有芳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引起老年高血压患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 terminal proB_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及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和激活醛固酮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9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6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为观察组,52例原发性高血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NTproBNP、LVMI水平及其与激活醛固酮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log NTproBNP水平(1.95±0.37)g/m2高于对照组(1.71±0.38)g/m2(P<0.05),LVMI水平(117.95±17.36)g/m2亦高于对照组(105.96±15.97)g/m2(P<0.05),且其左心室肥厚比例(67.39%)亦高于对照组(51.92%)(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观察组NTproBNP水平与LVMI和激活醛固酮水平密切相关,而对照组NTproBNP水平与患者收缩压水平密切相关。结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容易引起高血压老年患者NTproBNP水平上升,且NTproBNP水平与LVMI和激活醛固酮水平密切相关。

心肌分层应变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功能 下载:39 浏览:465

彭玲耀1 朱江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心肌分层应变成像评估无心室壁收缩活动异常的可疑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心肌多层纵向应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心内科住院患者70例,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心室壁收缩活动异常,所有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分成两组,病例组39例,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 50%或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狭窄> 70%;对照组31例,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50%或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狭窄<70%。应用心肌分层应变成像测定上述病例的左心室心肌多层整体纵向应变(GLS),比较分析它们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获取判断存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最佳截断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左心室各层GLS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ROC曲线显示判断存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时,心内膜GLS最佳截断值-22. 57%,敏感度82. 11%,特异度87. 13%;中层GLS最佳截断值-20. 01%,敏感度79. 48%,特异度80. 63%;外膜GLS最佳截断值-16. 78%,敏感度66. 74%,特异度90. 32%。结论存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心肌各层GLS均减低,心肌分层应变有助于识别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程度。

校正左心室射血时间指导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容量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71 浏览:490

鲍艳飞 吴智宏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研究校正左心室射血时间(LVETc)指导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容量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北京电力医院收治的124例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按围术期容量管理目标的不同分为两组,各62例,其中观察组以LVETc为容量管理目标,对照组以每搏量变异度(SVV)为容量管理目标。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总补液量、术中尿量、术中失血量、拔管时间,血管活性药使用情况及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于心包打开时及进行左前降支、钝缘支、后降支搭桥时,监测患者平均动脉压、每搏量指数、心指数、全身血管阻力及血乳酸、氧供指数、氧耗指数、血糖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补液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7.702,P <0.01),观察组全身血管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0.878、4.955、6.178、5.800,均P <0.01),心指数在心包打开时及吻合左前降支时显著低于对照组(t=6.428、6.898,均P <0.01),氧供指数在吻合左前降支、钝缘支、后降支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998、2.501、5.109,均P <0.05)。观察组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行去氧肾上腺素治疗的患者占61.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10,P <0.01);观察组术中去氧肾上腺素平均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t=8.267,P <0.01)。结论对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容量治疗,与SVV相比较,LVETc指导下能有效减少输液总量,维持灌注目标,缓解组织间隙液体负荷,促进脏器及肠道功能早期恢复。

高血压病患者心-踝血管指数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76 浏览:499

杨翠翠1 寿晓玲1 王奇男2 王伯忠1 王雁1 严静1 朱利月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踝血管指数(CAVI)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13例行CAVI检测并具有血脂、血糖、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心脏超声等指标的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AVI是否升高分为异常组(CAVI≥9.0,n=139)及正常组(CAVI <9.0,n=74)。结果异常组中年龄和NT-pro BNP显著高于正常组,BMI、TC、LDL-C、GFR、Apo B和Apo E显著低于正常组(均P <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年龄是高血压病患者CAVI增高的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83,P <0.01)。结论在高血压病无明显心力衰竭的患者中,CAVI的增高尚未受NT-pro BNP的影响,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动脉弹性越差。

PCI联合rhBNP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酶谱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下载:87 浏览:500

余文杰 吴海宏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酶谱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自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宁波明州医院收治的AMI患者88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抽签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予以PCI治疗,其中对照组术前不进行其他处理,观察组术前则予以rhBNP静脉输注。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指标、白细胞介素-37(IL-37)、左心室功能指标、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比较,前者更低;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IL-37水平比较,前者更高(均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比较,前者更高;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比较,前者更低(均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前者更低(P <0.05)。结论 PCI联合rhBNP应用于AMI患者中效果较佳,且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酶谱以及左心室功能,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重构的评估价值 下载:89 浏览:532

李静 朱芳 丁明岩 赵含 章矫妮 张慧慧 冀威 李颖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重构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心脏彩色超声和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测,观察两组对象左心室17节段心肌于圆周运动、径向运动和长轴运动内应变改变和心脏彩色超声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期整体面积应变(global area strain,GAS)、左心室整体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lobal radial strain,GRS)、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左心室整体环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lobal circum ferential strain,GC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6~9.60,P <0.05);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ractional shortening,FS)、E/A低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iameter,LVDs)、A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8~12.05,P <0.05);观察组患者LVEF参数和整体心肌应变参数GAS、GCS及GLS呈负相关(r=-0.54~-0.70,P <0.05),和GRS为正相关(r=0.53,P <0.05)。结论临床冠心病患者左心室重构采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有可重复追踪、方便、可靠、无痛苦及快捷等优势,且对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改变的评价敏感性较高,节约了社会资源、缩短了患者就诊时间,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心脏彩超评估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的临床研究 下载:82 浏览:794

郭婧熙 郑彩云 辜晓蓉 唐蓉(通讯作者) 《临床医学杂志》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在评估心力衰竭(HF)患者左心室功能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46例HF患者,依据心脏彩超技术对患者左心室功能进行评估,观察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等心功能指标。结果: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上升,患者心脏彩超参数中的LVEF显著下降,LVEDD和LVESD显著增加,且三者均与心功能分级呈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心脏彩超能够客观、准确地评估HF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尤其是对患者病情分级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动态心电图在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下载:139 浏览:1584

杜立红 李红安 刘占生 《中国医学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目的:浅析动态心电图在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中的作用效果。方法:以2021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检查的60例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检查的60例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差异、动态心电图差异。结果:观察组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左室重量指数等动态心电图的评价指标与对照组具有差异性;两组患者的左室重量指数以及Corenll电压指数等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给予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分析,可以获知患者的异常情况,可以将其作为一种评价手段。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