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防止静悄悄的义务教育市场化 下载:65 浏览:396

冯丹 《国际科技论坛》 2018年3期

摘要:
近年来,各地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来改变"小升初"方式及规范"小升初"招生,激发了社会关于义务教育"上学难、上学贵"的讨论。围绕"上学难、上学贵"的主题,许多家长和学者均提及义务教育产业化、市场化的现象,这一现象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

市场化队伍井下作业监督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下载:32 浏览:439

刘智睿1 王姗姗1 高翔2 高勇3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2期

摘要:
随着长庆油田的发展,井下作业工作量越来越大。为适应油田大发展需要及服务低成本开发战略,随着油田改革的深化,油田井下作业市场引入民营队伍,由此产生了市场化的井下作业队伍。在井下作业队伍管理中产生了很多问题,只有通过不断地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才能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降低井下作业风险,提高井下作业质量。通过对长庆实业集团井下作业市场化管理实例的分析,探讨了提升井下作业管理水平的方法。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混合型货币政策调控分析 下载:63 浏览:333

刘博 钱军辉 《管理与科学》 2020年10期

摘要:
目前中国正处在由数量型货币政策转型为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关键阶段,实施数量价格混合型货币政策能够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维护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在新凯恩斯主义分析框架基础上,引入了混合型货币政策的二次损失函数,刻画了一组包含混合预期的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尽可能真实地刻画中国货币政策从数量型货币政策逐步转变为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特征。最后,将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和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新凯恩斯IS曲线联立,组成了一个宏观经济的动态系统方程模型,并对混合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混合型货币调控的框架下,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调控效果均具有显著性;混合型货币政策具有显著的时变性,利率市场化提高了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力度,削弱了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力度。

天然气产业链和谐化发展研究 下载:66 浏览:455

高振宇 周颖 高鹏 孙士昌 张东博 《天然气进展》 2019年7期

摘要:
为明确当前天然气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也为体现天然气产业链各环节对整体发展的影响,基于和谐理论,深入分析影响天然气产业链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关解决办法。研究结果表明:①近年来在油气体制改革推动下我国天然气产业链各环节得到快速发展,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稳定等问题;②将和谐理论分析方法引入天然气产业链研究,认为影响产业链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体制机制改革、管输成本收加方式、监管和放开程度3个方面带来的不确定性;③应着力从以市场化为主导进行政府有效指导和独立监管、以管网公司成立为契机推动产业链各环节深化改革、确立可以解决"一部制"收费方式带来的效率和公平之间的矛盾,通过用户"精细化"管理引导社会科学合理用气,以及促进天然气交易市场化等5个方面解决天然气产业链和谐化发展问题。

市场化改革背景下推进大用户用气直供的思考——以陕西省为例 下载:67 浏览:447

李洁玉 张科 《天然气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大用户用气直供已成为国家层面打破现有制度壁垒、推进天然气市场化的重要举措,但在实际执行中还面临诸多障碍。为此,对大用户用气直供、国家和地方支持政策做了概述,并以资源配置和管网建设均较为发达的气源大省陕西作为范例,探究大用户用气直供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推进大用户用气直供给出建议。研究总结具体推进办法包括:①统一规划并独家建设和经营输气管网;②加强顶层设计,从规范性法律文件层面,放开工业供气、加气站加气等非公用性质管道燃气经营的市场准入,解决终端交叉补贴和特许经营权补偿问题,出台具有实操性的经营许可实施细则,并进一步落实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③地方应区分天然气商品属性,因地制宜的实施分层级直供,并做好配套服务支持;④上游资源企业应根据行业特性,制定促销政策,鼓励大用户用气;⑤中游管输企业应贯彻落实管网设施向大用户公平开放,降低输送费用;⑥特许经营燃气企业应转变发展理念,允许区域内已接气/拟接气大用户自行联系上游气源,做好代输服务,减少或免除管道接驳费,降低输配费用,吸引大用户用气;⑦大用户应选择适合的供气商、供气模式和供气路径,并在项目选址时,尽量靠近主干管道。

我国天然气管网存在问题及市场化改革建议 下载:78 浏览:444

邢金艳 雷怀玉 王家亮 孙利 李遥 白永锋 潘赟 《天然气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当前我国天然气行业尤其是天然气管网等基础设施领域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包括能力不足、产业集中度高、投资主体单一、管输定价机制不健全等阻碍了基础设施向第三方开放,影响了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制约了天然气产业的发展,亟需通过改革加以解决。在调研、梳理我国天然气管网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美国、英国及欧盟的天然气管网市场化改革进行了大量文献研究,分析了欧美国家相关法律与监管体系在其改革进程中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其在改革中取得的经验、成果及教训,分别对我国长输管网和省管网的现存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与具体措施,认为在长输管网方面应促进管道投资多元化、鼓励多主体进入上游供应、分步实行管网剥离和制定科学的管输定价体系与管理规则,在省管网改革中应注重破除建设权垄断、鼓励大用户直供和打破统购统销垄断等。

建立健全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下载:65 浏览:413

强海洋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0年8期

摘要:
建立健全国家生态补偿机制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推进实施国家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文章结合国内外生态补偿典型经验与模式,提出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补偿机制意见建议:构建长效稳定的生态补偿新机制、建立顺畅统一的生态补偿新制度、推进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新模式、加强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以期为新时代建立健全国家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参考。

管理层能力与投资效率 下载:86 浏览:507

姚立杰1 陈雪颖1 周颖1 陈小军2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疫情过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将更大。我国经济转型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动能需从投资规模驱动转向投资效率驱动。何以提升投资效率?本文以2008-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管理层能力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管理层能力的提高,企业投资效率显著提升。此外,研究还发现管理层能力对企业投资效率的积极影响主要通过如下两个渠道:资金配置效率和信息透明度。研究还发现,在市场化进程较高的地区,企业内部控制较完善的情境下,管理层能力对企业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越显著。本文还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包括采用管理层能力和投资效率的不同测度方法,探究管理层能力变动对企业投资效率变动的影响,采用不同研究样本区间,考虑潜在的内生性问题,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研究结果依然稳健。本研究不仅丰富了管理层能力和投资效率的相关理论研究,也为企业提高投资效率提供思路和方法,更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性建议。

利率市场化、生命周期与企业融资约束 下载:51 浏览:399

祝佳1 郑文华2 吴非1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基于2007-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揭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其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上的差异特征。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对企业融资约束具有明显缓解作用,在成长期和成熟期中有显著效果。机制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能够通过降低企业金融化、财务费用和短贷长投三种方式来缓解融资压力。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嵌入了金融部门发展状况后,无论银行部门发展好坏与否,利率市场化均能以其为载体对融资约束缓解有所裨益,而在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发展较差的环境下,利率市场化效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最后,从推进利率市场化建设、实施差异化政策供给和完善金融体系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利率市场化、内部资本市场与企业集团债务风险承担 下载:49 浏览:608

李程 闫增芹 程海月 韦巍巍 《金融研究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本文以2008~2018年A股上市集团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利率市场化及内部资本市场对企业集团债务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上市集团公司的企业债务风险逐渐减弱;相对于没有内部资本市场的上市集团公司,有内部资本市场的上市集团公司风险较高;内部资本市场在边际上弱化了利率市场化的积极作用。政策上应该协调好利率市场化和财务公司发展的关系,改善财务公司的内部管理。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基于医药制造业的实证检验 下载:43 浏览:353

严复雷 史依铭 《金融研究杂志》 2020年8期

摘要:
股权质押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方式,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上市企业的融资约束难题,逐渐得到实用界的广泛认可和应用。本文将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2~2017年的医药制造业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Heckman模型从企业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的角度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企业股权集中度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第一,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医药制造行业的企业创新投入显著正相关,并且控股股东质押比例越高促进作用越显著;第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在控股股东持股比重较高和市场化程度较低区域的企业中会更加显著;第三,进一步分析发现只有在股权集中度较高的企业才会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激励效应;而从股权集中度四等分点的分组回归中发现并不是随着股权集中度越高越有利于企业创新,这种促进效果仅仅存在于50%至75%的分组中。

“8.11”汇改前后汇率走势与外汇储备变动相互冲击的市场化特性研究——基于SVAR模型 下载:49 浏览:420

朱权聪 韦云 《金融研究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2005年以来,我国的汇率制度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汇率走势从单边走向跨入双向波动,央行通过外汇储备变动干预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力度逐步减弱,汇率走势市场供需特性显现,跨境资本流向更加体现市场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段研究2005~2018年间人民币汇率波动和外汇储备变动的关系,发现2015年"8.11"汇改后,汇率双向波动增强,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特性愈加清晰;跨境资金流动更显市场供需流向。

市场化改革速度与企业R&D投入——基于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下载:70 浏览:462

林慧婷1 何玉润2 王茂林1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12期

摘要:
本文研究了市场化改革动态特征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化改革速度与企业R&D投入呈倒U型关系,即适当提高改革速度会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但改革过快则会产生不利影响。目前,我国中西部大部分地区的市场化改革速度还有待提高,个别东部地区稍显过快。同时,由于国有企业存在产权优势和代理问题,非国有企业对改革速度更为敏感。进一步,本文发现市场化改革速度与企业R&D投入的倒U型关系在高新技术行业更为显著,尤其对非国有企业而言。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充分认识制度环境变迁对企业微观行为的影响,同时对于如何结合地区、产权以及行业的发展特征优化市场化改革,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崩盘风险预期与公司银行债务结构 下载:82 浏览:502

顾小龙1,2 徐莉萍3 施燕平4 夏雪3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12期

摘要:
本文以"代理理论"为基础,从债权人保护的视角,考察了崩盘风险预期对银行债务结构的影响,以及市场化程度的调节效应。本文研究表明:具有较大崩盘风险预期的公司,其银行借款中短期借款和担保借款的比例更高;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银行对存在崩盘风险预期公司的贷款限制有所缓解,主要体现为公司可以获取更多的短期信用借款。总的来说,本文发现在预期风险增加时,银行会利用缩短债务期限和要求提供债务担保的方式进行风险控制,从而表明经过多年的金融体制改革,银行的信贷决策渐趋理性;而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可以部分地降低高风险企业的融资约束。因此,进一步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有利于社会资金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提高金融安全。

外部监管、在职消费与企业绩效 下载:79 浏览:484

郝颖1 谢光华2 石锐2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12期

摘要:
本文利用规范国有企业在职消费行为的政策颁布为准自然实验契机,研究了外部监管对企业在职消费的影响及其经济结果。研究发现:监管政策能够有效抑制企业在职消费,特别是对地方国企,并且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效果更强。进一步的经济效应检验表明: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在职消费的监管政策能够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在市场化程度较弱的地区,尽管监管政策弱化了民营企业的短期绩效,对地方国企绩效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延迟效应,但是随着反腐进程的持续,监管政策的长期绩效促进作用开始凸显。同时,进一步加强市场化建设,完善国企薪酬制度,对于提升监管政策的业绩促进效应有着积极的影响。

我国现行海域资源与土地资源配置方式的比较研究 下载:42 浏览:379

相慧 陈培雄 张鹤 李欣曈 周鑫 《海洋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为提高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效率,文章对比分析我国海域与土地使用权权属及其取得方式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海域使用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不同,海域申请审批与国有建设用地审查报批流程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审查层级和须提交的研究专题不同;海域与国有建设用地"招拍挂"出让流程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与年度使用计划的衔接、出让方案的审批权限、对前期专题的要求以及资源收储状况方面。

农业种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下载:60 浏览:430

程雯 熊振芳 廖述胜 《中国农业》 2019年2期

摘要: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强化农业种子管理质量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基于此,分析目前我国农业种子管理的现状及其不足之处,指出经营的市场化能力不足、监督无法覆盖高开放性的市场以及种子档案制度尚未实行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着种子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售电侧市场化改革分析与预测指标体系 下载:76 浏览:482

刘卫东1 余德钊2 裘华东3 胡若云1 刘周斌1 张利军1 徐晨博1 丁一2 《电力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针对当前的电力市场化改革,本文建立了一套评价售电侧市场化改革进展以及发展趋势的指标体系。首先基于当前售电侧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分析改革后售电侧的新形态,提出从市场机制、市场开放程度、服务多样性、用户满意度等4个方面衡量售电市场改革进展的思路。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从而对不同地区售电侧市场化改革的进程进行综合评价,以回答某地区"改革处于哪个阶段"的问题。最后,基于所处阶段、在各指标项的得分,结合各指标权重,可以对某一地区"下一步如何改革"做出回答,指导该地区改革更有针对性地进行。

关于市场化债转股的法律思考 下载:44 浏览:479

李茂淑 《法学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市场化债转股揭开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补”工作的新篇章,相关实体企业市场化债转股工作衔枚稳进。据不完全统计,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行业和企业覆盖面亦不断扩大,涉及钢铁、有色、煤炭、电力、交通运输等26个行业和逾100家实体企业,签约金额已经达到数万亿元。市场上亦逐步涌现出一批专业化或综合性的市场化债转股投资机构基金,再加上专业中介机构的助力参与,市场化债转股相关操作已日趋成熟。本文主要研究关于市场化债转股的法律思考。

我国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路径研究 下载:63 浏览:746

马强 《天然气进展》 2025年1期

摘要:
我国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经过十几年的持续探索和实践,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准备、试验和推广,已经走过了1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当前,这种改革正面临着不可避免的历程,因此,要把握当前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深化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构建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系统。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