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我国居民的社会地位认知、收入差距和消费支出——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调查数据 下载:84 浏览:386

杨宝玉 《中国经济》 2018年10期

摘要:
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了社会地位、收入差距与地位性消费支出的关系。首先,自我社会地位认知对消费支出存在积极影响,同时自我社会地位认知对地位性消费也存在积极影响,从影响系数来看,对消费支出的影响低于地位性消费的影响。其次,在收入差距较大的区域,主观社会地位与地位性消费的关系得到了强化。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我国政策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第一,应当关注社会舆论导向,避免过度物质化的价值观得到广泛传播,倡导健康的消费理念。第二,地方政府应当建立更完善的收入分配机制。第三,推动国家的遗产税征收。

共享经济视角下物流业的移动互联服务创新策略 下载:56 浏览:221

刘玲 《中国经济》 2018年6期

摘要:
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共享经济的繁荣,云计算、大数据与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物流业发展共享经济提供了技术支撑与保障。共享经济可以充分整合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从而实现产业的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重点探讨在移动互联共享经济模式下,我国物流业发展共享经济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从物流业的资源利用、模式创新、技术更新、监管提升四个方面分析我国物流业的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路径和策略。

共享经济视角下物流业的移动互联服务创新策略 下载:10 浏览:184

刘玲 《中国经济》 2018年5期

摘要:
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共享经济的繁荣,云计算、大数据与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物流业发展共享经济提供了技术支撑与保障。共享经济可以充分整合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从而实现产业的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重点探讨在移动互联共享经济模式下,我国物流业发展共享经济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从物流业的资源利用、模式创新、技术更新、监管提升四个方面分析我国物流业的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路径和策略。

摄影艺术在新媒体中的运用与分析 下载:52 浏览:358

顾征宇 《中国新闻传播》 2018年3期

摘要:
摄影艺术和书法、绘画等艺术存在着区别,摄影的发展与现代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摄影艺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近年来兴起的新媒体行业中,也有着很多促进摄影艺术飞速发展的有利因素。在新媒体行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摄影艺术在拍摄后的艺术处理方式也在新媒体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本文主要探究摄影艺术在新媒体中的运用,并对其进行分析。

体育教学与活动在党校教育中的作用 下载:73 浏览:492

张晓琴 《中国体育科学》 2019年2期

摘要:
体育教学在人们的生活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人们的身体素质和思考活动都具有非常有利的影响。近几年,我国党政机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党校教育也不断扩大发展,并且将学员的体育能力也融入到党校的建设内容之中,展开了群众性更为广泛的体育活动。与传统学校的教学活动不同,党校由于其学员组成的特殊性,党校干部和学员对于体育运动的作用和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需要对于党校的体育教学活动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升。

电子商务发展背景下郴州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 下载:59 浏览:381

杨香军 《电子商务进展》 2020年10期

摘要:
物流产业是现代经济社会的基础产业,也是衡量一个地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郴州作为湖南东南部开放城市,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良好,2016年获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当前,郴州物流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相比较而言,物流业发展还是很滞后,已成为经济发展及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突出的制约因素。因此,要坚持把发展现代物流业摆在郴州发展的重要位置,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发展措施,推动物流业取得快速发展。

促进区域政策协同支撑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研究——扬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思考 下载:31 浏览:324

英震 《当代市场营销》 2020年8期

摘要:
2010年5月,扬州就作为核心区16个城市之一,列入《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19年12月,扬州再次作为中心区27个城市之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进入实施。扬州如何抓住这一国家战略机遇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把人们心目中的扬州建设好,满足世界人民对扬州的向往,争创扬州发展的第四次辉煌",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

我国课后托管政策研究 下载:40 浏览:463

刘凯1,2 《中国教育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小学生课后托管是备受社会关注的公共议题。文章以具有典型意义的部分省市为例,基于政策文本分析的视角对相关政策文本进行归纳梳理,从性质定位、基本原则、服务对象、师资力量、活动内容、托管方式、服务经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指出我国小学生课后托管的政策文本具有服务对象扩大化、托管方式多元化、组织管理规范化等创新之处,但也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财政支持不充足、教师工作负担加重和托管制度安排缺位等政策执行困境。完善法律法规以强化有效监管,加大财政投入以落实经费保障,加强科学管理以减轻教师负担,加强沟通协调以健全管理制度,有助于推进课后托管工作有效开展。

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下载:46 浏览:384

陈胜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是中国共产党始终永葆生机活力的原因之所在。没有党的自我革命就不会有百年来党领导的社会革命的胜利。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是无产阶级政党实现历史使命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的宝贵经验。在新征程上要实现党的中心任务,更是要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战略思想,为此必须做到: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坚持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滨州市金融改革助推农业发展的措施分析 下载:61 浏览:479

蔡文华 《中国农业》 2019年5期

摘要:
在金融改革过程中,滨州市基础农业领域自发形成合作社机制,积极与金融整合,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农业生产的活力和动力。虽然滨州市农业在和金融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基本面向是好的,但是在深度优化和逐项布局的过程,还是存在一些粗放的发展行为和发展形态。基于此,分析当前金融改革背景下滨州市现代化农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金融改革助推滨州市农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提高为党献策能力水平 助力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下载:31 浏览:437

​林国圣 《国际教育论坛》 2025年3期

摘要:
海南省党校系统作为海南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党校初心,助力自贸港高质量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本文从“参与动力、供需对接、理论素养、调研深度、超前意识和决策价值”六个维度探讨,提高市县党校“为党献策”能力水平的途径。

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衡阳籍革命家的作用与贡献研究 下载:156 浏览:2682

石慧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先进的党,在带领中华儿女取得革命战争胜利,提高国家发展建设水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提高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认识,了解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的艰难岁月,有必要探究衡阳籍革命家为中国共产党初创做出的贡献。本次将衡阳籍革命家作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历史的切入点,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衡阳籍革命家群体基本情况,探究了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衡阳籍革命家的革命实践,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衡阳籍革命家的作用与贡献,从而更好地感受衡阳籍革命家的精神,深化对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历史的理解,更好地加强衡阳革命精神传承发展,凝聚国家建设力量。

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问题研究 下载:164 浏览:2606

付晶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个体私营企业、合资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各类人员在产业之间转移和地区之间流动日益频繁,流动党员的数量越来越多,如何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既是新形势下党建工作不容回避的难点问题,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

提升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的策略研究 下载:157 浏览:1430

曹莹娜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为了有效促进党员干部个人能力的提升,需要开展系统化的党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主学习党史知识,提高党员干部的个人能力和精神品质。本文主要对党员干部党史学习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以及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教育策略。

清末师范教育发端背景及其思想内涵 下载:44 浏览:339

申国昌1 孙佳瑾2 《国际教育论坛》 2020年1期

摘要:
近代中国师范教育发端于1897年的南洋公学师范院。师范教育肇始于此时的原因:一方面是洋务运动以来新式教育快速发展对大批合格师资的客观需求,另一方面是教育救国思潮驱动、西学东渐与中体西用的牵引。我国师范教育办学实践活动能于清末得以开启,得益于晚清教育思想家的极力呼吁与倡导,其中影响最大、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张之洞与梁启超。这两位教育家分别在洋务运动与维新变法时期站在教育救国的角度去大声疾呼应兴办师范教育,培育中国师资,促进教育发展,从而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农业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研究 下载:92 浏览:914

刘晓明 《农业研究进展》 2024年1期

摘要:
本文将探讨农业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研究,并分析二者的内涵与协同发展的问题。通过研究农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的关系,深入思考如何实现二者的融合发展,我们可以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思路。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形成良性互动的合力,推动农业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做出积极贡献。

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基于文献计量的研究 下载:121 浏览:1221

魏海杰 《农业研究进展》 2023年12期

摘要:
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深入探讨了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并从技术创新、农业政策与制度、乡村振兴策略与实践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在农业发展方面,技术创新被确认为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农业政策与制度的合理设计也对农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乡村振兴阶段,政策的演变和实施案例的分析为理解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

招远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研究 下载:118 浏览:1265

孙涛 《农业研究进展》 2023年11期

摘要: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及农村的现代化,近年来,招远市坚持市场化导向,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以及经营体系,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疫情大考后加强和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思考 下载:61 浏览:754

张淑华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5年4期

摘要: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从多个方面对基层社会治理进行了一场实战考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三年疫情虽然宣告结束,人们和各行各业也逐渐恢复原有的正常秩序,但是这场疫情却也让我们看到了基层社会治理暴露出的不少问题,考验着各级政府和机构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文章从疫情防控中暴露出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短板出发,提出了疫情后加强和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对策。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法治建设的出路 下载:63 浏览:749

张淑华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5年4期

摘要:
目前,我国乡村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但由于乡村执法力量缺乏,专业素养不高,执法不规范,执法简单粗暴,以权代法、以权压法、滥用自由裁量的现象时有发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乡民对法律的信任。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而乡村法治秩序是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文章乡村法治建设的现状入手,看到了乡村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原因,最后提出破解乡村法治建设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1/10]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