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二维MoS2纳米材料及其复合物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下载:30 浏览:325

刘阳1 张新波1 赵樱灿2,3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水处理及资源化技术的开发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一种典型的类石墨烯结构的二硫化钼以其层状结构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在众多纳米材料中受到重点关注。本文梳理和归纳了二维二硫化钼纳米材料及其复合物在水处理中吸附、膜分离、催化、抗菌和检测等方面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其在吸附和膜分离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实现对水中各种离子、染料、抗生素、致病菌等多种环境污染物的高效去除。最后,对二硫化钼及其复合物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作出了评价,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以及面临的挑战,以期为解决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紧缺等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材料和技术手段。

二维MoS2纳米材料及其复合物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下载:33 浏览:335

刘阳1 张新波1 赵樱灿2,3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水处理及资源化技术的开发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一种典型的类石墨烯结构的二硫化钼以其层状结构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在众多纳米材料中受到重点关注。本文梳理和归纳了二维二硫化钼纳米材料及其复合物在水处理中吸附、膜分离、催化、抗菌和检测等方面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其在吸附和膜分离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实现对水中各种离子、染料、抗生素、致病菌等多种环境污染物的高效去除。最后,对二硫化钼及其复合物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作出了评价,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以及面临的挑战,以期为解决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紧缺等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材料和技术手段。

缓释药剂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下载:43 浏览:447

于淑亭1 黄建涛1 李沁原1,2 齐童1 杨帆1 李捷1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1期

摘要:
介绍了包覆型和负载型缓释水处理药剂的制备方法:微胶囊技术、熔化冷凝技术、流变相技术、St-BER技术、浸渍法、碾磨法以及液相分离技术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几种制备缓释剂技术的特点,进一步探讨了缓释型水处理药剂的研究方向与应用前景。

苯磺酸甜菜碱表面改性阳离子交换膜 下载:87 浏览:486

黄全江1,2 南君1,2 王三反1,2 李欣怡1,2 邹信1,2 张学敏1,2 《新材料》 2018年7期

摘要:
采用等离子体辉光放电技术,在以聚苯乙烯为基膜的阳离子交换膜表面接枝苯磺酸甜菜碱(SBMA)单体,制备出具有高选择透过性的阳离子交换膜。对改性前后的膜进行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及氯离子泄漏率测试,表征膜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在SBMA浓度为60g/L,等离子照射强度为0.7 W/cm2,照射时间为7min,照射气体氛围为氩气的条件下,改性效果最佳。改性膜含有的活性基团明显增多,表面致密均匀,氯离子泄漏率由原膜的14%降低至2%以下。

壁面辐射对具有内置翅片的封闭腔内湍流自然对流传热特性影响 下载:56 浏览:443

王烨1,2 赵兴杰1 马兵善1 管国祥1 《核工业与技术》 2020年9期

摘要:
为研究有内置翅片的封闭腔内壁面发射率(ε)对腔内湍流自然对流传热特性的影响,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流体为空气、高宽比为1的封闭腔内的温度场、流场、壁面传热能力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内置翅片与壁面辐射的综合效应使得竖向热边界层和速度边界层厚度均增大,腔体顶部及底部区域水平速度产生了一定波动。考虑壁面辐射时,双翅片结构对热壁面局部传热能力的影响趋势与单翅片结构类似;ε为0.3、0.6、0.9时,单翅片对热壁面平均努塞尔数(Nu)分别提高39.95%、88.55%和144.97%,双翅片对热壁面平均Nu分别提高41.09%、87.32%和141.23%;ε过大对双翅片结构的封闭腔内对流散热反而不利。

海绵社区综合实施效能的评价研究——以青岛案例海绵社区为例 下载:56 浏览:435

强小飞 孙梦 梁浩 肖传晶 刘志强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0年7期

摘要:
海绵社区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其综合实施效能评价将综合反映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效。本文以从事青岛市海绵城市建设的专家经验、项目运行效果为依据,借助网络分析法原理,建立了青岛市综合实施效能评价体系,并以青岛某海绵社区的实施情况为基础,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综合实施效能评价,获得了较为合理的评价结论。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下载:71 浏览:395

杨嘉昕 吕谋 张风芝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为提高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的运行效果,有效解决水污染严重问题,简述了DMBR的基本概念。从膜基材、出水水头、膜孔径、反应控制条件方面分析了对DMBR运行效果的影响,并介绍了动态膜的生成及膜污染的清理与再生。总结了近几年DMBR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指出了DMBR中还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以期为DMBR在污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重金属吸附剂二硫代羧基化玉米秸秆的制备 下载:32 浏览:354

程小龙 王刚 徐敏 戴亮 《化学研究前沿》 2020年10期

摘要:
以玉米秸秆(CS)、二硫化碳、氢氧化钠为原料,制备出二硫代羧基化玉米秸秆(DTCS)。考察了DTCS制备过程的影响因素,确定了DTCS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在秸秆粒径10目(2.0 mm)、浸泡时间45 min、CS/CS2/NaOH质量比1∶1∶2、预反应温度25℃、预反应时间30 min、主反应温度40℃、主反应时间1 h的条件下制备的DTCS对Cd(Ⅱ)的去除效果最好,Cd(Ⅱ)的最高去除率可达100%。DTCS的红外分析结果表明,CS分子链中成功引入了二硫代羧基。

纳米零价铁去除氯代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下载:92 浏览:1032

​王正新 孙笑笑 丁莉 《纳米技术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氯代有机物是一类持久且难降解性有机化合物,对人类健康及生态坏境有严重威胁,已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纳米零价铁因比表面积大、还原能力强、反应活性高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氯代有机物的去除,可与其他技术联合使氯代有机物进一步降解,这已成为环境污染治理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阐述了纳米零价铁的改性方法,纳米零价铁与其他技术的联合以及纳米零价铁去除氯代有机物的研究进展。同时,也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可能发展的方向。

针对西北地区气候特点,基于太阳能、风能发电的气膜建筑——以嘉峪关市为例 下载:273 浏览:2842

谷高利 金莹 王嘉铭 张守祥 韩立彬 姜竹明 《气候变化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西北地区气候以多风沙、日照时间长且强烈、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膜建筑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防风性能,且其在遭遇具有破坏性的极恶劣的天气状况下,建筑倒塌时间长,有足够的逃生时间。在原有的气膜建筑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外加风力发电装置、太阳能热发电装置、气膜建筑底部外护围墙、天窗等。通过气膜建筑底部外护围墙,可以使气膜建筑进行固定,增强其抗风性能,并减少与外界的热桥效应,其与天窗的共同配合,保障的室内环境的清洁。通过风力发电装置和太阳能热发电装置,依靠当地多风、太阳光照时间长且强度高的特点,使建筑达到“自发电,低供给”,减少对外界能源的使用,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校企合作模式下职业教育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分析 下载:86 浏览:1847

付翠英 《中国职业教育》 2024年10期

摘要:
在当今时代,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贴近实际工作场景的学习机会。然而,在注重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思政教育关乎学生的价值观、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对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道路有着深远影响。因此,深入分析校企合作模式下职业教育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