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雷达探尺的研究与应用 下载:58 浏览:345

邢增彬 《中国仪器》 2019年11期

摘要:
雷达探尺是在雷达液位计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由于钢厂高炉物位的测量一直存在困难,内部工艺环境比较复杂,最高时瞬时温度为1600℃,而目前现有雷达物位计不能满足工况需求。因此,主要围绕雷达液位计结构的改进和外部降温设备的增加,从而增强雷达的抗温能力,保证高炉内料位处于安全可控范围,使仪表既能适应高温工况,又能便于维护。

海面舰船时间统一方法与系统 下载:53 浏览:382

张丹 《中国仪器》 2019年5期

摘要:
本文针对海面舰船编队中各舰船之间需要高精度时间统一的问题,分析了各种时间传递方法的特点,结合海面舰船动态运动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微波视距链路的海面舰船之间高精度时间统一方法。研究了舰载微波双向时间传递的基本原理及系统组成,并定量分析了影响舰载微波双向时间传递的误差因素。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舰载微波双向时间同步精度可达到1ns。该方法可为今后建立海面舰船之间的时间统一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生姜间歇真空微波干燥工艺优化 下载:21 浏览:222

魏来1,2 安可婧2 唐道邦2 卜智斌2 王治同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3期

摘要:
为改善受热不均和局部焦糊的现象,得到高品质干燥产品,对生姜间歇真空微波干燥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在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真空微波干燥的前后阶段间歇比(PR1、PR2)、转换点含水率及干燥温度对生姜干燥时间、能耗、颜色及总酚含量影响的基础上,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确定了生姜间歇真空微波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第一阶段间歇比PR1=1.7、转换点含水率30%、第二阶段间歇比PR2=3.0、干燥温度50℃。

微波-酶解法处理对马铃薯淀粉结构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下载:85 浏览:472

黄欢 王绍帆 刘敏 韩育梅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2期

摘要:
试验以经微波-酶解法制备的马铃薯抗性淀粉(WDE)为研究对象,对其结构及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马铃薯原淀粉相比,经优化过微波-酶解法处理后,淀粉颗粒完整性被破坏,主要表现为不规则的块状结构,显示出沟壑状的粗糙表面且存在明显的层状起伏,双折射模式消失;淀粉晶体结构由B型向C型转化,同时结晶度有所增加;其重均分子量大,聚合度小,分子量分布较为均匀。WDE及原淀粉的溶解度及膨润度均有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趋势,WDE的增大趋势较缓,加热初期,WDE的溶解度及膨润度高于马铃薯原淀粉,后期两者均低于原淀粉;WDE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均低于原淀粉,同时黏度稳定性较原淀粉明显提高;马铃薯原淀粉与抗性淀粉均为非牛顿流体,原淀粉表现出剪切稀化现象,WDE表现出剪切增稠行为,动态流变学结果表明原淀粉与WDE均为弱凝胶,且都表现出弹性行为;WDE的To、Tp、Tc及ΔH都较原淀粉有所增加,峰高指数表明表明WDE相对原淀粉的分子分布比较集中,颗粒形状比较规则。研究为经微波-酶解法制备的马铃薯抗性淀粉在功能性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高氯酸对土壤消解测定铅元素的影响 下载:45 浏览:367

侯明韬1,2 郭风巧3 金晓冬4 刘晓飞2 张瑞艳2 张雪中2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1期

摘要:
实验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4种土壤标物,考察了微波-电热板消解法处理土壤时高氯酸的存在对铅元素测定结果的影响。ICP-MS的测试结果表明,无论是否使用高氯酸对土壤进行前处理,不同土壤称样量下的铅元素测定均能取得满意的结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PS分析证明,土壤消解后产生的残渣不含铅元素,也不具备颗粒活性炭的多孔结构,其不会对铅元素测定的准确度产生影响。实验证明,使用微波-电热板法消解土壤测定铅元素的过程中,高氯酸的使用是可以避免的。

一种时间比对设备零值的校准方法 下载:25 浏览:204

韩华1,2 董仁智3 刘连照4 《无线电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共视时间比对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远距离高精度时间比对方法,针对共视时间比对设备零值校准的需求,提出了设备零值的绝对标定方法,将设备绝对零值分解为线缆零值、主机零值和天线零值等,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模拟源和微波暗箱等进行分段标定,标定步骤简单,校准设备可搬移,能够适用于设备安装后的现场校准。对未知零值的共视时间比对设备进行了标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能够达到优于0.3 ns的校准精度,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干扰素联合微波治疗女性尖锐湿疣患者的疗效及对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82 浏览:414

杨鹏 《诊断医学》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女性尖锐湿疣患者行干扰素联合微波治疗的疗效及对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尖锐湿疣女性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行微波治疗,观察组行干扰素联合微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表达情况及性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NF-α、hs-CRP、IL-1等炎症性因子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性欲望、性兴奋、性高潮、阴道润滑度、性交痛、性生活满意度等性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女性尖锐湿疣患者行干扰素联合微波治疗,可有效降低炎症性因子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性生活质量,临床价值显著。

一种X波段微波雷达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65 浏览:350

李振林1 陈琳琳2 曹卫平1 《无线电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目前红外感应传感器容易受到热源、热气流的干扰,尤其在室外高温环境下,误报现象时有发生,且被动红外穿透力弱,人体的红外辐射很容易被遮挡,使得红外传感器感应不灵敏。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一种低成本的X波段微波雷达传感器,采用串联反馈型介质振荡器的方法设计雷达前端频率源,选用噪声低的PHEMT晶体管作为振荡器的有源器件,采用高Q值、高介电常数的介质谐振器来确定振荡器的谐振频率,经过后端的信号处理电路输出变化的电平信号。测试结果表明,该微波雷达传感器能够准确检测到10 m远处移动的人,而且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

腔光力系统制备微波非经典态研究进展 下载:59 浏览:424

罗均文 吴德伟 苗强 魏天丽 《现代物理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腔光力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混合量子系统,因其超强耦合度、低温超导条件下极低的噪声、较长的相干时间等优势而成为被广受关注的量子实验平台.本文简要介绍腔光力学及腔光力系统基本原理,对常见腔光力系统进行分类,详细介绍利用广义腔光力系统进行微波非经典量子态制备的相关进展,对其性能优势和待解决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总结相关应用场景并对未来的潜在应用领域进行了展望.

非对称条形纳磁体的铁磁共振频率和自旋波模式 下载:42 浏览:404

陈亚博1 杨晓阔1 危波1 吴瞳1 刘嘉豪1 张明亮2 崔焕卿1 董丹娜1 蔡理1 《现代物理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通过建立微波激励下的非对称条形多铁纳磁体的微磁模型,研究了倾斜角和缺陷角对该形纳磁体的铁磁共振谱和自旋波模式的影响.通过对微磁仿真得到的动态磁化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非对称条形纳磁体倾斜角度增加,铁磁共振频率随之增加,而这一现象与纳磁体的缺陷角度无关.倾斜角不变,非对称条形纳磁体的铁磁共振频率与缺陷角度呈单调递增关系,并且不同缺陷角度纳磁体的自旋波模式显示出极大的差异.非对称条形纳磁体与矩形纳磁体相比,它的自旋波模式局部化,具体为非对称条形纳磁体的自旋波模式不对称且高进动区域存在于边缘,表现为非对称边缘模式.倾斜角改变导致纳磁体内部退磁场变化,引起纳磁体边缘模式的移动,而中心模式对倾斜角的变化并不敏感.最后,对建立的模型在高频微波磁场激励下的磁损耗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这些结论说明缺陷角和倾斜角可用于纳磁体自旋波模式和铁磁共振频率的调谐,所得结果为可调纳磁微波器件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思路.

基于胶体晶体构筑银纳米薄膜及其抑制微放电性能研究 下载:87 浏览:461

白园蕊1,2 马建中1,2 刘俊莉3 鲍艳1,2 崔万照4 胡天存4 吴朵朵2,5 《新材料》 2018年12期

摘要:
近年来,微放电效应的抑制研究在加速器、大功率微波器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采用聚苯乙烯(PS)胶体晶体模板辅助磁控溅射法制备了类空心球结构的银薄膜,通过调节PS模板尺寸及溅射时间(镀银层厚度),得到具有抑制微放电效应的银薄膜。采用SEM表征银薄膜的形貌与结构,并用二次电子发射系数(SEY)测试平台表征银薄膜的SEY。结果表明,PS模板尺寸及溅射时间对银薄膜形貌及其二次电子抑制作用有显著的影响,当溅射时间为600s,模板尺寸为1 000nm时,银薄膜的SEY较小,即对二次电子的抑制作用较为显著,与初始镀银铝合金样品相比,其SEY值降低了48%。

用于光控相控阵的非载波再入大孔径延迟技术 下载:78 浏览:401

李亚明1 周云2 韩威1 《无线电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基于光子谐振环的波束合成网络可实现重量轻、损耗小和成本低的相控阵天线,同时可获得宽角扫描时的大瞬时带宽和无波束偏斜扫描。为了节约光电链路的带宽,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光子谐振环的光控相控阵天线波束合成网络非载波再入技术。区别于双边带调制或单边带调制加滤波和载波载入技术,利用谐振环的周期特性,将光载波和边带分置于不同的周期通带内,避免了载波载入的功分器件和滤波器件的使用、大孔径时的退相干导致的信号恶化,以及载波和边带的功率不平衡。

金纳米结构表面二次电子发射特性 下载:59 浏览:470

王丹1 贺永宁1 叶鸣1 崔万照2 《现代物理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使用低气压蒸发工艺制备了金纳米结构,研究了金纳米结构的二次电子发射特性及其对表面形貌的依赖规律,表征了金纳米结构表面出射二次电子能量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蒸发气压升高时,金纳米结构孔隙率增大,表面电子出射产额降低;能量分布表明金纳米结构仅对低能真二次电子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背散射电子的作用效果则依赖于表面形貌.使用由半球和沟槽构成的复合结构,并结合二次电子发射唯象概率模型,对金纳米结构进行模型等效及电子发射特性仿真,模拟结果表明:纳米结构中的半球状纳米颗粒对两种电子产额均有增强作用;沟槽对真二次电子产额有强抑制作用,而对背散射电子产额仅有微弱抑制作用.本工作深入研究了金纳米结构表面电子发射机理,对于开发空间微波系统中纳米级低电子产额表面有重要参考价值.

Tesla型脉冲功率源随机振动响应分析 下载:47 浏览:446

范红艳 张喜波 刘胜 李鹏辉 王俊杰 王刚 《物理进展》 2018年5期

摘要:
为评估Tesla型脉冲功率源在振动环境中的可靠性,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采用随机振动分析方法研究了该脉冲功率源的随机振动特性。计算中考虑了预应力对结构模态的影响,并对静力结果与随机振动结果矢量叠加得到的总应力进行了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磁芯和各绝缘支撑结构等薄弱部件的振动强度,发现尾端绝缘子的最大动应力值大于其疲劳极限;同时对尾端绝缘子的疲劳寿命进行了计算。总结了Tesla型脉冲功率源中形成线外筒、中筒、内筒和主开关外筒的强度设计原则,可为同类型脉冲功率源的强度设计提供参考。

电磁诱导透明暗孤子的耗散变分束缚分析 下载:59 浏览:365

谭康伯 路宏敏 官乔 张光硕 陈冲冲 《现代物理学报》 2019年7期

摘要:
基于电磁精确控制的考虑,对半导体固态系统中电磁诱导透明所形成的暗孤子态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在此涉及多物理场的复杂系统中,通过变分技术对耗散与非线性相干作用下相应的同态暗孤子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耗散削弱作用与相干耦合作用之间所形成的系统性平衡约束对暗孤子时空演化的精密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无箔二极管参数对电子束包络的影响 下载:65 浏览:467

吴平 张广帅 孙钧 叶虎 宋志敏 《物理进展》 2018年8期

摘要:
针对O型高功率微波产生器件采用的无箔二极管结构,在引导磁场为0.6T的条件下,研究了二极管电压、电流、阴阳极间距、漂移管管头倾角和阳极半径等参数对电子束包络的影响。结果显示:阴极附近和漂移管内部的电子束包络随二极管参数的变化规律有明显差异,阴极附近电子束包络幅值较小并不能确保漂移管内部电子束包络幅值较小;适当增大二极管阻抗有助于减小漂移管内电子束包络幅值;受电子束径向运动的空间周期性影响,漂移管内部的电子束包络幅值随阴阳极间距增大会出现振荡变化;漂移管管头倾角超过90°后,管头倾角对电子束包络幅值影响很小;当阳极半径明显大于阴阳极间距时,阳极半径对漂移管内电子束包络幅值的影响也较小。通过合理优化二极管参数,可以有效减小电子束包络幅值,这是低磁场O型高功率微波器件稳定工作的重要基础。

轴向输出线极化TE11同轴波导模式相对论磁控管的粒子模拟研究 下载:66 浏览:475

史迪夫 钱宝良 王弘刚 李伟 杜广星 《物理进展》 2018年8期

摘要:
提出了一种用于相对论磁控管(RM)中轴向输出线极化TE11同轴波导模式的新型输出结构。该器件采用10谐振腔结构并工作在π模式上,通过合理设计谐振腔结构与输出同轴波导之间的微波提取结构,模拟实现了线极化TE11同轴波导模式的微波输出。与传统全腔提取结构相比,该新型输出结构,不仅能更容易地实现线极化TE11同轴波导模式的微波输出,而且在此基础上能更容易地实现更高频段RM的设计。粒子模拟结果表明:当电压为220kV,磁场为0.4T时,该器件的工作频率为4.38GHz,输出功率为208 MW,功率转换效率达到46.6%。

高功率宽带射频调制连续激光源 下载:49 浏览:344

程丽君1 杨苏辉1,2 赵长明1 张海洋1 《现代物理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射频强度调制激光作为激光雷达系统的载波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抗干扰和抗散射能力,高功率宽带射频强度调制光源是实现高分辨率远距离探测的关键.本文采用在Nd:YAG激光器的耦合腔中插入一对四分之一波片的方法实现了频差调谐范围为30 MHz—1.5 GHz的双频激光输出,结合光纤振荡功率放大技术,将双频信号光功率放大为50 W.耦合腔双频种子源具有良好的功率和频率稳定性,输出功率为9.5 mW时,功率标准差为0.145 mW,稳定性为1.52%,输出双频激光的频差为250 MHz时,拍频的标准差为1.6144 MHz.种子光进行三级光纤功率放大,得到50 W双频激光输出.放大后的双频激光功率波动范围小于0.1 W,双频拍频的标准差为1.777 MHz,很好地保持了放大之前的功率稳定性和双频频差稳定性.

金属耦合微波场强化热解成型碳材料的研究 下载:74 浏览:397

秦晓敏 《能源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微波加热具有整体性、选择性和快速性的优势,含炭物质具有很强的吸波能力,成型褐煤有助于粉煤的高效清洁利用,为褐煤高效分级转化利用提供新途径。以褐煤为原料采用冷压成型工艺制备型煤,制备的型煤中部插入线性金属,放入微波炉中进行热解。为研究金属种类和金属长度对型焦产物物理特性和化学结构的影响,在微波功率为320 W时间为15 min条件下对型煤进行热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线性金属为铁丝,长度为8 cm时,热解得到的成型焦物理特性最优,孔隙结构丰富;型焦的官能团结构发生变化,利用型焦的气化和燃烧。

绝缘材料高压气体沿面闪络特性研究 下载:63 浏览:483

孙旭 张喜波 刘胜 王利民 王俊杰 范红艳 《物理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为研究几十微秒脉冲作用下高压气体中绝缘材料的沿面闪络特性,研制了一个高电压绝缘测试平台。该平台通过高压电容对同轴线进行谐振充电,谐振倍压可达1.6,输出电压可达350kV,充电时间约30μs。在0.4 MPa高压氮气环境下对平板结构的尼龙和有机玻璃沿面闪络特性展开实验研究,利用韦伯统计分析工具,发现闪络发生概率为0.1%时,有机玻璃的沿面最大电场强度是尼龙的1.64倍。分析了两种不同刻槽结构对有机玻璃沿面闪络电压的影响,发现半圆形刻槽能更好提升沿面闪络电压,因为这种结构更能抑制电子沿材料表面的运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