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肯定和改造:以《巴黎手稿》为中心 下载:53 浏览:445

黄志军 《哲学研究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理解和改造黑格尔辩证法的主要理论阵地。《巴黎手稿》作为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早期成果,也是二者正面交锋的重要思想领地。深入其中便会发现,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态度经历了一个由否定到肯定的转变,而非仅仅是否定的一面,即在劳动异化的意义上揭示了其消极方面,因为它的抽象形式遮蔽了现实的人的异化。事实上,马克思是在交往异化的意义上才发现了其积极方面,因为它以积极的异化形式把握到了真正的人的生命形成过程及其运动,所以被给予了充分肯定。通过对"穆勒评注"的分析,马克思的这种肯定可以得到合理的理解和说明。藉此,在后来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过程中,马克思才能以经由交往异化而来的社会关系作为思想通道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积极方面加以科学改造。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二重性及其正义悖论——从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看围绕“塔克-伍德命题”的讨论 下载:80 浏览:263

王峰明 《哲学研究进展》 2019年8期

摘要:
从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来看,资本主义既是一种建立在商品生产基础上的生产方式,又是一种建立在阶级剥削基础上的生产方式。在前者,资本家作为货币商品的占有者,工人作为劳动力商品的占有者,他们之间是普通的买者和卖者的关系;而在后者,资本家作为人格化的资本,工人作为雇佣劳动者,他们之间是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在前者,资本家和工人的交换遵循商品等价交换规律,既是自由的又是平等的,因而是正义的;而在后者,工人则必须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从而实现资本的价值增殖,他们之间的关系既不自由也不平等,因而是非正义的。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二重性,决定了其正义的悖论性和自反性。不了解和把握这一点,就会要么像塔克和伍德那样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拒绝承认资本剥削的非正义性,要么像胡萨米那样只能从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认资本剥削的非正义性,要么像杰拉斯那样指责马克思在资本剥削与正义的关系问题上是自相矛盾和不一致的。

《资本论》及其手稿对历史唯物主义内在矛盾观的深化 下载:74 浏览:498

唐正东 《哲学研究进展》 2018年12期

摘要: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文本中所阐明的是历史观层面的内在矛盾观,主要说明的是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形式。而他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所阐明的是资本逻辑这种具体问题分析层面的内在矛盾观,主要说明的是资本关系本身的发展过程是如何把内在矛盾不断地生产与再生产出来的。强调马克思的内在矛盾观在后一层面的转化或深化,不仅对于我们在学术辨析的维度上正确认识国外学者在《资本论》解读上的相关观点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自觉地把握当下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律性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性。

历史剧中的革命现实——阳翰笙《天国春秋》手稿档案及其他 下载:95 浏览:514

王雪1,2 《文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阳翰笙历史剧本《天国春秋》从创作到写就,从手稿原稿到修改稿,从初刊本到初版本,从再版本到冲击文学经典地位,其生产过程几经波折。透视这一历程,可以看出阳翰笙与自我、与社会多次接合实践的清晰脉络。

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理论探赜 ——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思考 下载:126 浏览:1277

路畅 《哲学研究进展》 2023年9期

摘要: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详细论述了人的类本质理论。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费尔巴哈人学的扬弃,对社会现实、政治制度的关注,一方面,将人看作类存在物,即人是自然存在物,是社会存在物,是历史中能够进行自由自觉活动的类存在物;另一方面,马克思将劳动实践看作人的类本质,人与动物相区别体现了人的特殊性,而劳动实现了人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体现了人的社会性,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理论为后人提供了一种把握人本性的崭新的哲学思维方式、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论视角,也为后人理解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

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理论的解读 下载:192 浏览:2353

王胡群 《哲学研究进展》 2021年11期

摘要: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在年轻时代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弄清思考的问题而写的一个未完成的手稿,有三个部分。是一部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著作。但是,在“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两个部分里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经济学思想,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本文就《手稿》中关于异化劳动的部分进行解读,首先关于“异化劳动”理论的思想来源与主要表现形式,最后阐述“异化劳动”所带来的后果。

资本的效益及其内在界限——读《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下载:382 浏览:2660

韩奕 《中国经济》 2021年1期

摘要: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手稿中谈到,资本本身的概念中已经包含着资本文明的趋势以及包含在内的那些矛盾,资本主义本身有着双重的发展趋向,对于它所推动社会的各方面的进步是肯定的,处于全球化时代的我们更能体会到这一变化,由资本所带来的生产技术的革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然而随着它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走向自身的边界,对于资本所带来的影响以往我们往往处于两个极端,现在我们要持有一种辩证批判的观点看待,分析资本的文明化趋势以及内在界限以便更好地去理解资本的本质,从而扬弃资本向共产主义迈进。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