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急性卒中血管内血栓切除术后血管再通的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92 浏览:455

​黄红涛 邱建博 陈广浩 王薇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探讨急性卒中血管内血栓切除术后血管再通的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血管内血栓切除术的急性脑卒中患者72例。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进行MRI检查,收集扩散加权成像(DWI)梗死体积、血管再通程度[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评分方法评估]、功能预后(3个月mRS评分)和其他临床数据。比较不同血管再通程度间各参数差异。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及多元逻辑回归分析血管完全再通的影响因素。结果完全血管再通组发病至MRI检查时间、发病至开始取栓时间、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明显快于不全血管再通组(t=13.049,P=0.004;t=13.774,P=0.003;t=13.105,P=0.002)。与不全血管再通组相比,完全血管再通组DWI梗死体积更小(t=-2.520,P=0.014)、心房颤动(房颤)比例更低(χ2=10.070,P=0.002)、预后更好(t=-2.550,P=0.013)。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发病至MRI检查时间、发病至开始取栓时间、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及DWI梗死体积与血管再通呈正相关(r=0.310,P=0.008;r=0.339,P=0.004;r=0.344,P=0.003;r=0.308,P=0.008);房颤与血管再通呈负相关(r=0.498,P=0.000);血管再通与预后呈正相关(r=0.293,P=0.013)。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OR=1.376, 95%CI:1.027~1.844,P=0.033)、DWI梗死体积(OR=1.034, 95%CI:1.004~1.065,P=0.028)、房颤(OR=0.031, 95%CI:0.005~0.197,P=0.000)为预测卒中血管内血栓切除术后血管再通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卒中血管内血栓切除术前评估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DWI梗死体积及房颤史可有助于预测血管再通程度。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联合DWI在急性脑缺血病变中的应用 下载:52 浏览:488

庞坚信1 季文斌1 杨艳1 李杨飞1 王冬女1 樊树峰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pc ASL)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缺血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常规MRI、D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和3D-pc ASL序列检查;分别测量DWI高信号缺血区域与对侧镜像层面的脑血流量(CBF)值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进行对比分析,配对t检验比较两者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CBF和ADC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CBF及ADC两个参数对急性脑缺血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患侧区DWI信号增高,ADC值较镜像健侧降低,患侧平均ADC值为(0. 55±0. 12)×10-3mm2/s,镜像健侧区域平均ADC值为(0. 87±0. 16)×10-3mm2/s(P <0. 05);患侧区ASL灌注减低,CBF值较镜像健侧降低,患侧平均CBF值为(9. 96±13. 56) ml/100g·min,镜像健侧区域平均CBF值为(28. 80±18. 71) ml/100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BF及ADC呈统计学正相关(r=0. 26,P <0. 05)。ROC曲线显示,联合CBF及ADC值两个参数对急性脑缺血病变的诊断效能最高(敏感度=98. 10%,特异度=85. 20%,曲线下面积=0. 98)。结论 3D-pc ASL联合DWI扫描有利于提高对急性脑缺血病变的诊断效能。

动态对比增强MRI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患者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336 浏览:3102

张文静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动态对比增强MRI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作者选择我院在2019年9月至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5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MRI检出淋巴结89枚,通过T1WI平扫,均为等信号或者低信号,T2WI平扫后均为等信号或者高信号,DWI均为高信号,淋巴结转移率为40.4%(36/89),淋巴结非转移率为59.6%(53/89),转移淋巴结患者和非转移淋巴结患者的ADC值分别为:(0.84±0.21)×10-3mm2/s、(1.29±0.30)×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MRI平扫联合扩散加权成像扫描,得到的宫颈癌分期结果为:ⅠB期有20例、ⅡA期有18例,ⅡB期为12例,病理检查后,宫颈癌分期结果为:ⅠB期有21例、ⅡA期有18例,ⅡB期为1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磁共振平扫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术前分期检查,可以有效确认宫颈癌分期结果,临床诊断价值高,值得推广。

磁共振DWI成像联合颈部血管超声在脑小血管病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效能ROC曲线研究 下载:36 浏览:809

何平 李嘉岩 《医学研究前沿》 2024年4期

摘要: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DWI)成像与颈部血管超声两种检查方法联合诊断脑小血管病检出率及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8月疑似脑小血管病患者89例为对象,均行磁共振DWI成像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并以数字血管造影检查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法检出率;通过绘制ROC曲线,计算不同检查方法在脑小血管病患者中的诊断效能。结果:89例疑似病例“金标准”确诊59例(66.29%)。颈部血管超声阳性45例;磁共振DWI成像检查阳性患者53例;二者联合检查阳性57例;ROC图像显示,疑似脑小血管病患者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基础上联合磁共振DWI成像检查诊断效能高于单一影像检查(P<0.05)。结论:脑小血管病患者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基础上联合磁共振DWI成像检查,能获得较高的检出率,且不同影像联合诊断能提升灵敏度和特异度,值得推广应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