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新闻摄影工作原则与技巧的探讨 下载:74 浏览:413

徐旭 《新闻传播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不论何种形式的媒体报道中,新闻摄影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新闻信息的一种表达方式,相比于文字或口语表达来说,更能使受众获得更多的信息内涵,并触动受众深层次的心理和思想,引发受众思考,取得理想的新闻传播效果,所以新闻摄影是一项重要而有价值的工作。基于此,本文对新闻摄影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阐述,并对一些较为适用的新闻技巧进行探讨,以期为新闻摄影工作者提供理论指南和实践参考。

腹盆腔及腹膜后富血供肿瘤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 下载:35 浏览:218

王传彬 董江宁 韦超 李乃玉 方梦诗 林婷婷 韦树华 《肿瘤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腹盆腔及腹膜后间隙来源富血供肿瘤的CT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病理证实的腹盆腔及腹膜后富血供肿瘤的CT资料,结合文献进行CT征象探讨和误诊分析。[结果](1)29例中,胃肠间质瘤(GIST)9例,副神经节瘤8例,Castleman病(CD)3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3例,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各2例。定位准确率96.6%(28/29),定性准确率82.8%(24/29),定病准确率69.0%(20/29)。(2)增强后实性成分呈"快进慢出"的是副神经节瘤、间质瘤、IMT和CD;呈"持续渐进性强化"的是SFT、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病灶内低密度区渐进性强化的是SFT、IMT、CD和平滑肌瘤;(3) GIST好发于腹腔,分叶状,坏死范围大且多位于中心,易与肠腔相通形成"气-液"平面,邻近肠系膜血管常增多、增粗;副神经节瘤好发于腹膜后中线区,边界清楚,囊变、坏死常见且散在分布,部分呈"星芒状"改变,肿瘤以内部血管增多为主;CD好发于腹膜后肾门水平,呈圆形或类圆形,密度较均匀,边缘渗出,周围可见多发"卫星灶",边缘可见增粗血管影;SFT好发于肠系膜区或髂血管旁,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呈分叶状或匍匐状,密度不均,内可见索条状低密度区及增粗血管影;IMT好发于肠系膜区,呈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楚或不清楚,边缘可见渗出和增粗血管影,密度不均,内可见索条状低密度影或片状粘液变性区;平滑肌瘤好发于腹膜后或盆腔内,边界清楚,容易粘液变性,增强后低密度区和实性成分均渐进性强化,与子宫肌层密度相仿;平滑肌肉瘤好发于腹膜后间隙或下腔静脉旁,分叶状,坏死明显,可见肿瘤血管生成,易侵犯下腔静脉。[结论]腹盆腔及腹膜后间隙起源的富血供肿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CT对肿瘤的定位、定性及定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后方交会解算方法选取的若干问题 下载:86 浏览:489

蔡文豪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9期

摘要:
介绍了后方交会解算方法中的若干问题,并从理论角度分析和阐述了欧拉角方法出现奇点的原因,建立了欧拉角方法、方向余弦矩阵和四元数方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在应用中尽可能使用四元数方法进行后方交会解算,而尽量避免使用欧拉角方法。

关于新时期下图书编辑综合素养的提升策略 下载:51 浏览:366

刘婷 《中国新闻传播》 2019年10期

摘要:
当前,在新时期,大众传媒发展迅速,在这一背景之下,广大图书编辑的综合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实际的编辑工作中,也遇到很多问题,要深入分析这些问题,仔细了解当前图书编辑工作的发展实情以及所要面临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总结出具体的解决措施,推动提升图书编辑的综合素养,进而提升他们的整体质量和工作水平,让图书馆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鉴于此,笔者总结了本文,以期为更好地提升图书编辑综合素养提供参考。

航拍技术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 下载:45 浏览:377

王吉庆 《中国新闻传播》 2019年4期

摘要:
航拍技术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促进了新闻摄影的发展,也为新闻事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也符合新闻事件的及时性特点。但同时航拍技术应用于新闻摄影也面临着成本、安全和技术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在使用中不断改善,才能有效促进航拍技术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

摄影艺术在新媒体中的运用与分析 下载:52 浏览:358

顾征宇 《中国新闻传播》 2018年3期

摘要:
摄影艺术和书法、绘画等艺术存在着区别,摄影的发展与现代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摄影艺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近年来兴起的新媒体行业中,也有着很多促进摄影艺术飞速发展的有利因素。在新媒体行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摄影艺术在拍摄后的艺术处理方式也在新媒体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本文主要探究摄影艺术在新媒体中的运用,并对其进行分析。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的发展 下载:56 浏览:365

邵国良 《中国新闻传播》 2018年2期

摘要: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新闻摄影发生了很大改变,摄影图片不再仅仅出自于专业的摄影记者,更多人掌握了摄影技术,利用新媒体就可以实现新闻图片的传播,这种情况必然会给新闻摄影记者带来很大的挑战。

基于人工倾斜摄影测量的微地形三维建模方法研究 下载:75 浏览:511

刘金龙 周阳阳 吴海晶 张青峰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10期

摘要:
耕作坡面微地形是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的重要场所,建立其高精度三维数值模型是定量研究土壤侵蚀过程的基础。针对现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得到的三维模型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微地形特征的缺陷,提出了一种获取坡面微地形高精度三维模型的人工倾斜摄影测量方法(ATPM),并对建模精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采用ATPM方法建立的地表三维模型精度高,空间各点的平面中误差和高程中误差分别为±1.9 mm和±2.6 mm,能很好地反映微地形的细微特征,可为定量研究土壤侵蚀过程提供较高精度的数据支持。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大比例尺地籍测量技术研究 下载:54 浏览:469

曹兆峰 孙磊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12期

摘要:
传统大比例尺地籍测量存在外业工作量大,工期较长,成本高等问题。随着现代化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该技术有着高效率、低成本、操作简单灵活、获取数据精确等诸多优势。文章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研究该技术在大比例尺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并以浙江省桐乡市秋韵小区为例做了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进行大比例尺地籍测量,能大大减少外业工作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精度可达到厘米级,并且符合国家地籍测量精度要求。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弥补了传统地籍测量方式的缺点和局限性,有着广阔的实际应用和推广前景。

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模型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方法研究 下载:63 浏览:445

汪雅婕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11期

摘要:
随着国家"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工作启动和"实景三维中国建设"项目的推动,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展了基于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模型数据的生产,而目前国内尚未出台用于实景三维模型数据质检的规范和标准,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模型成果进行检查验收与质量评定是各测绘产品质监部门面临的问题。根据现行的人工三维建模产品行业规范,对比分析两种模型生产作业方法及数据结构的差异,以宁波市实景三维建模项目质量检查验收为例,提出了一套针对实景三维模型产品的检验方法,并归纳了实景三维建模的常见质量问题,通过分析成因,提出处理建议,为今后制定标准科学的质检规范提供实践参考,使其更好服务于城市管理、文化旅游、国土规划和应急指挥等社会生活领域。

不动产征收中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 下载:69 浏览:472

张斌1 骆立红2 吴彬3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8期

摘要:
不动产征收中,为了给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提供征收补偿的参考依据,需要评估被征收房屋的市场价值。传统的评估方法是逐户上门调查,既耗时耗力,还时常会遇到不配合甚至是拒绝入户,严重影响评估工作效率。此处先阐述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然后结合实际案例,研究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不动产征收中的具体运用。试验结果表明,不动产征收中使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除了可高效、准确地为征收评估提供必需的估价基础数据外,还有助于征收部门从整体上掌握测区情况,有效抑制征收前的突击搭建和违章建设,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框幅式数码航摄仪影像质量检查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下载:98 浏览:521

蒋汪洋 陈荣波 柴永利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1期

摘要:
目前,数字航空摄影技术已经成为获取地表信息的主要途径,它因具有航摄面积大和应用范围广等特点,从而广泛应用在农业、林业、水利、军事、城市规划等各个领域。但现有的框幅式数字航空摄影质量检查方法效率很低。本项研究以Visua1 C++为集成开发工具,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图形学技术,研究了框幅式数码航摄仪影像质量检查系统,从而实现程序软件自动质量检查,并输出检查报告。此项研究可以减少人工投入、提高效率、增加自动化程度,并实现全新的质量检查解决方案。

大型精密工业设备变形量检测方法研究 下载:54 浏览:425

陈勇 黄亮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9年11期

摘要:
大型精密工业设备的变形检测具有目标尺寸大、精度要求高、绝对定位难等特点,使得常规单一的检测方法难以满足要求。因此,通过对已有测量方法的改进与组合,研究出一种高效率且高精度的大型精密工业设备变形量检测方法。使用工业摄影测量系统、激光跟踪仪、高精度全站仪相结合的技术,通过自主研发的相机辅助拍摄伸缩杆,在不同姿态与温度条件下可以对目标设备进行全面快速的数据采集,进而解算出重力差异与温度差异导致的变形量。考虑到摄影测量成果是局部独立坐标系,缺乏与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关联,将激光跟踪仪建立的局部重力水平坐标系作为过渡,实现了摄影测量坐标系到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高精度转换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具备数据采集容易、检测精度可靠、坐标能够统一等优点,对大型精密工业设备制造与检测技术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多技术融合的房地一体测量方法探讨 下载:39 浏览:392

梁爽 徐喜旺 李晖 《地理研究进展》 2020年10期

摘要:
以陕西省境内的某镇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及传统测绘技术手段等多种技术融合的方法在房地一体测量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分析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房地一体测量中的精度。研究结果表明:(1)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测量精度基本上处在项目精度要求的边缘,如果在数据生产的任何环节操作不当都容易出现精度超限的情况;(2)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虽然能获取大部分房屋建筑的三维信息,仍无法解决由于遮挡造成的数据漏洞区,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及传统测绘技术可以从地面上对数据进行补充;(3)通过3种技术手段融合的方式可以满足精度要求,提高工作效率。

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在DOM制作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84 浏览:487

高伟1 陈玄1 闫浩2 袁楠1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9年5期

摘要:
无人机高精度航测技术迅速发展,使数据获取效率以及数据获取精度大大提高。采用固定翼无人机平台ZW-3B低空无人机及与之配套的载荷、地面控制设备,在飞行前对设备进行测试和航线规划、采集测区信息,对现场勘察后采集了研究区域范围内的野外数据,获取了该区域范围满足精度要求的影像资料和数据信息。通过Pix4Dmapper软件进行空中三角测量获得初图,然后对数据做镶嵌线编辑等后期工作,最终获得了1∶1 000DOM成果图,分析了其精度,所得影像满足精度需求。该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更加安全简洁,获取的数据精度高,最终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数字正射影像的制作中是可行的。

基于UAV影像像控点选点方法探讨 下载:91 浏览:504

李海祥1 杨德芳1 许勇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9年2期

摘要:
低空无人机航摄是一种新型的低空遥感影像数据获取方式,其像控点布设、选刺是无人机影像数据生产的重要环节。尤其在地形复杂测区会增大外业刺点数量,不仅影响内业加密精度,更影响整个项目进度。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布设像控点的新思路,灵活利用常规测量小软件并结合多种技术手段,来提高外业像控点选刺效率。通过具体项目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这样既能提高外业像控点的选刺效率,也能保证内业加密精度要求。为以后类似项目实施提供较强的借鉴意义。

基于ERDAS LPS的大数据量航摄遥感影像DOM制作 下载:57 浏览:454

王海明1 张荣春2 陆凤3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11期

摘要:
数字正射影像图DOM(Digital Orthophoto Map)是对航空(或航天)相片进行数字微分纠正和镶嵌,按一定图幅范围裁剪生成的数字正射影像集。它是同时具有地图几何精度和影像特征的图像。基于ERDAS LPS处理了某水电站测区大数据量航摄遥感影像并制作了DOM。ERDAS LPS是美国ERDAS公司开发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LPS核心模块涵盖了正射影像制图和镶嵌所需的全部功能。结合某水电站的大数据量、高分辨率航摄影像资料,介绍了应用LPS制作正射影像的处理流程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期对航摄遥感影像DOM的制作和ERDAS LPS软件的使用提供一定借鉴。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土石方量计算中的应用 下载:78 浏览:480

刘文肖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6期

摘要:
针对土石方测量中快速、准确和安全计量的需求和采用传统方法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外业工作量大等问题,研究了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土石方测量中的应用方法,解决了传统方法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外业工作量大、效率低、费用高等难题。以实例介绍了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土石方测量中的应用过程,通过外业数据采集、内业数据处理得出土石方量,分析了测量精度。实验证明,该方法可达到相应国家规范的土石方计算精度要求,且快速安全,避免了大量人工作业,降低了人员安全保障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基于多技术融合的潮间带地形测量应用实践 下载:87 浏览:508

吴敬文1 张正明2 杜亚南1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4期

摘要:
由于测量条件的特殊性,潮间带地形测量一直是测量工作中的难点:测量的完整性和精度难以得到保证,需要采用合理和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加以解决。论述了几种潮间带地形测量的技术方案和案例,结果表明,满足精度要求的三维GNSS控制网是进行潮间带地形测量的基础;以无人(有人)测船为平台的RTK三维水深测量系统能提高水深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消除动吃水的影响;无人机载激光雷达系统能直接测量淤泥滩涂的泥面高程;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在进行滩涂测量时需要布设一定数量的像控点;气垫船可作为滩涂测量的载具和平台。本研究可为近海潮间带区域和河口感潮水域的测量工作提供参考。

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鹤庆县公路改扩建设计可行性研究 下载:56 浏览:458

冯耀明1 刘姝岑2 《地理研究进展》 2019年10期

摘要:
在鹤庆县的公路改扩建项目中,摒弃了传统的使用全站仪的手段,而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获取鹤庆县项目区的高清晰立体影像数据,并生成三维地理信息模型。在三维模型上进行公路改扩建的设计后,通过采集一定数量的典型控制点进行精度统计分析。检测结果显示,特征点点位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和高程中误差,均满足规范要求,同时也验证了采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公路改扩建设计是可行的。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