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深圳前海多元主体街坊整体开发模式研究 下载:56 浏览:351

郭军 刘劲 荆治国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7期

摘要:
"街坊整体开发模式"在保证城市规划功能全面实现的同时,可以实现土地高效、集约利用,打造高品质的街坊整体形象,提升物业价值,已成为国际、国内超大型城市中心区域开发建设的一种创新模式。在梳理、总结既有文献中街坊整体开发模式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剖析深圳前海合作区十九单元03街坊整体开发案例,对街坊整体开发模式的内涵、落地举措、优缺点展开分析,并进一步提出多元主体合作环境下的街坊整体开发模式实施的主要措施和做法,以期为类似项目的开发建设提供参考。

优先股与普通股的利益分配——基于信义义务的制度方法 下载:86 浏览:482

潘林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优先股跨越了股权与债权的边界。股债融合中股权与债权经济利益状态的趋同、组织法与合同法权利行使机制的交叉,带来了股东间复杂的利益竞争。优先股合同权利空间或是被组织挤压,或是在组织中膨胀,合同与组织陷入双重失序。优先股是股不是债,优先股合同权利的边界应在组织法的框架下划定。作为标准的信义义务制度匹配了金融工具创新以及公司法的授权性,其关键在于法官通过何种方法适用模糊的法律标准以及切入复杂的商事交易。通过董事决策程序引导、控制公司决策的公平性,是信义义务司法审查中首要与核心的方法论。结合证明责任的分配机制,优先股与普通股利益分配的公平性也可能通过计算分析和判断。由是,回应股债融合中的利益竞争,提升对信义义务制度的微观适应,一种可能的路径在于:程序层面,对公司治理中决策过程的认知从法律行为语境下的格式规范进化到商事交易语境下的程序公平;计算层面,在定量裁判思维下重新认识公司价值计算的意义。

法官个体本位抑或法院整体本位——我国法院建构与运行的基本模式选择 下载:85 浏览:479

顾培东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法官个体本位与法院整体本位是法院建构与运行的两种基本模式。我国法院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对法官个体本位模式的趋从,但宪法制度安排、法院在政治结构中的地位、司法的社会生态、对法官的激励与约束条件以及综合统筹运用审判资源的要求等,都决定了我国法院建构应当坚持法院整体本位。学术界从技术化层面论证的"法官独立"以及以此为核心的法官个体本位,都经不起实践逻辑的检验。法院改革的方向,不应是从法院整体本位转向法官个体本位,而应是从以院庭长为主导的法院整体本位转向以法官为主导的法院整体本位。当前法院的综合配套改革亦应在这一理念下进行,满足并完善法院整体本位所要求的基本要素。

环境法体系中的自然保护地立法 下载:91 浏览:440

吴凯杰 《中国法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作为正在制定过程中的新兴环境立法,自然保护地法、国家公园法等自然保护地立法与环境法体系中的其他法律存在发生规范冲突和赘余的可能,有必要明确其价值定位以及相应的规范表达。在生态文明入宪、入环境基本法的背景下,环境基本法的保护优先原则和综合治理原则内含对优先保护生态整体性的价值期待,需要自然保护地立法予以表达。相较于污染防治法与资源保护法,自然保护地立法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调整目标,且具有调整对象的系统性和调整方式的调适性,契合优先保护生态整体性的需要。为落实这一价值期待,自然保护地立法需构建以分区定保护级别制度、总行为控制制度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并采用"自然保护地基本法+各类自然保护地特别法"的总分结构。

一种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叶型参数检测的测量路径规划方案 下载:52 浏览:355

樊金侠 《中国仪器》 2020年6期

摘要:
介绍了一种基于接触式扫描测头三坐标测量机,使用海克斯康PC-DMIS测量软件和相应的叶片模块测量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叶型参数的测量路径的规划方法。该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其他类型的整体叶盘、叶轮等检测中,具有普遍适用性,可供同行借鉴。

考虑各方满意度的工程总分包商合作收益动态分配研究 下载:57 浏览:362

王茹 袁正惠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10期

摘要:
合理的收益分配是总分包商建立长期伙伴关系、实现合作共赢的关键。在充分考虑各方的努力水平、风险分担、贡献系数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分阶段激励约束机制及满意度另一优化目标,构建多目标收益分配模型。运用多目标优化理论与粒子群算法相结合的方式求解得到项目净收益和整体满意度的最优解集。通过算例分阶段对项目各方进行评价,以激励各方持续努力地工作,结论表明在净收益增大的同时,整体的满意度值将会表现出减小趋势,总承包商和分包商合作团队可根据项目净收益和整体满意度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分配方案,继而促进总分包商的成功合作。

先签合同与后续合同的关系及其解释 下载:84 浏览:482

崔建远 《中国法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先签合同与后续合同之间可能构成狭义的合同变更、合同更改、反对合同、代物清偿、债权让与、债务承担等多种样态的关系。后续合同即使名为"补充协议",也不可望文生义地理解为变更了先签合同或是二者呈现主从关系。先签合同和后续合同可能仅因缔约行为而单纯外观结合,相互之间不具有依存关系,互不影响各自的权利义务。此种合同联立应分别适用各自的合同规范。先签合同和后续合同可能虽然各自独立、标的物不同,但依当事人的真意二者在实质上互为因果。先签合同与后续合同可能虽然各自独立,但后续合同所生担保权担保先签合同项下债权的实现。后续合同约定的内容还可能是先签合同被违反时如何计算损失或支付违约金,于此场合二者间的关系是后续合同关系为先签合同关系的变形,或是转化关系,或是部分补偿关系。至于阴阳合同现象,则或为合同变更,或依虚伪表示与隐藏行为的模式处理。由上述多样关系决定,合同解释不仅应承继单个合同的体系解释,而且要联系合同周边予以交易的整体解释。

片区整体开发型重大工程项目治理研究——以上海西岸传媒港为例 下载:65 浏览:385

谢坚勋1,2 温斌焘3 许世权2 翟曌1 姜爱娟3 乐云1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8期

摘要:
片区整体开发项目涉及到利益诉求多元化的开发主体,这些主体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合作,从而影响项目绩效,作为管理者,应采用适合的治理手段和工具来应对这种新型项目中的问题。在分析项目治理研究现状及我国重大工程项目治理特殊性基础上,结合上海西岸传媒港项目开发建设案例,采用单案例探索分析的方法,提出城市片区整体开发型重大工程情境下的一种基于"政府—市场"二元视角,包含"政府—合约—关系"3个维度的项目治理结构概念模型,并在案例中予以了验证和应用。旨在拓展重大工程情境下项目治理结构研究的内容,构建新的理论模型,并供类似的城市片区整体开发型重大工程建设实践参考。

现代视阈中乡村文化空间的危机与再生产 下载:31 浏览:306

刘璐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乡村空间是不同种类空间的聚合形态,发生于其中的具有文化学意义的一切创造和存在行为均蕴含着丰富的建构性力量。乡村空间具有生存性、体验性与审美性的美学意蕴,其文化空间的生产与重塑应以乡民自身的生存体验和生活需求为中心。现代性的矛盾和冲突使乡村原始文化环境走向解体,造成了生态空间的消逝、空间权利的缺失、空间意识的焦虑以及体验空间的疏离,并暗含着乡民的生存危机及意义迷失。基于乡村空间"三性"的价值回归和空间生产的理论视角,须重新确立资本在乡村空间的规范和准则、维护乡民的差异权利、重建乡村带有审美意味的"家园感",方能建立一个具有现代性意义的文化空间。

艺术学理论框架中艺术史研究的立场与目标 下载:95 浏览:506

胡新群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作为艺术学理论整体中的一部分或一个视角,艺术史研究必须围绕艺术学的根本问题而展开,必须为解决艺术学的根本问题而服务,因而必须以艺术创造为研究的核心。古今艺术史研究处于不断成长的过程之中,无论传统的门类艺术史还是目前的艺术社会史研究,各有其片面性,都属于片面的真实;基于艺术学立场将艺术史区分为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也只是相对而言的。直接考察人类艺术创造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艺术史内部研究,应充分考虑其与人类社会生活及自然生活诸方面的内在联系;从人类社会生活及自然生活诸方面来考察艺术的艺术史外部研究,应自觉为全面、深入理解人类艺术创造活动及其规律做贡献。唯其如此,艺术史研究才能够成长为整体研究,成为对人类艺术创造整体而全面的把握。

艺术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 下载:93 浏览:498

李世武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艺术人类学的发展经历了古典、现代和后现代三个时期。当代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固然应当批判古典时期的艺术进化论和现代时期受西方现代美学束缚的误区,同时应当继承古典人类学家确立的文化整体观、世界意识及跨文化比较的意识,避免走向地方主义的琐碎化叙事;应当继承现代时期的田野民族志方法,以艺术民族志为建构理论的基石。此外,注重书面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研究的互动,注重文化翻译的准确性,注重与其他学科保持对话,警惕和批判西方美学理论的话语殖民和形形色色的"中心主义",也是当代艺术人类学方法的建设内容。

某会展中心屋盖钢结构受力性态分析 下载:76 浏览:484

薛晓娟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12期

摘要:
某会展中心屋盖与立面幕墙形成一体,呈单轴对称椭球形,屋顶椭圆中心与底部平面椭圆沿长轴偏置。屋盖跨度约为95 m×70 m,采用设有径向主桁架、内外环桁架以及屋面支撑系统的双层钢网壳结构。幕墙部分采用带平面内支撑的主次梁钢结构。主要介绍了屋盖结构体系的选型与布置、设计依据与荷载选取以及结构分析结果,重点对结构的受力性态、关键构件计算长度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析。最后采用ABAQUS软件进行了结构整体稳定性分析。

装配整体式建筑的主体结构装配率分析 下载:76 浏览:472

陈剑图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12期

摘要:
以一栋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住宅为例,分析不同主体结构预制率对建筑整体装配率的影响,要达到装配率52%的要求,主体结构中除楼板、楼梯、阳台预制之外,梁也需要预制。若要评级,需要在竖向构件预制、干式工法楼面、集成厨房、集成卫生间方面突破。可为同类结构设计做参考。

热力电厂烟囱钢内筒整体提升安装施工技术探讨 下载:467 浏览:477

谭镜潮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6期

摘要:
结合广州市第四资源热力电厂工程烟囱钢内筒提升安装为实例,从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及工艺关键点控制几个方面,对钢内筒整体提升安装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重点介绍了整体提升安装装置实施步骤及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

直螺栓连接预制综合管廊节段承载力试验研究 下载:76 浏览:481

沈继美1 肖立韬2 杨伟儒2 陈庆军2,3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5期

摘要:
通过对采用直螺栓连接的预制综合管廊整体试件进行试验,以研究带直螺栓接头的预制拼装综合管廊的受力性能、破坏形态等特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直螺栓连接的预制拼装综合管廊具有较好的受力性能。试验时管廊顶板受拉区混凝土首先开裂,出现弯曲裂缝,随着荷载增大,裂缝不断增大并最终发生弯剪破坏。破坏时管廊试件顶板及侧壁的跨中及角部的受拉钢筋屈服,而试件腋角处斜向受压钢筋尚处于弹性阶段。试件破坏时其承载力为设计承载力的1.91倍,结构具有较好的安全余量。

雅加达亚运会男篮决赛中国队与比赛对手整体实力分析 下载:55 浏览:229

潘巍1 王芳冰2 《体育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通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观察分析、数理统计对比等方法,对中国男篮与比赛对手在2018年亚运会男篮决赛中的整体实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进攻技术指标方面,中国男篮在三分球和助攻上表现较好,两分球和罚篮上与对手基本相当,但前场篮板上与对手存在一定差距;在防守技术指标方面,中国男篮在盖帽上明显优于对手,在后场篮板和抢断上两队相差不大,犯规上两者持平。但从整体实力来看,中国男篮要略优于对手,尤其是比赛中的三分远投能力和盖帽上明显强于对手。

生态文明与世界近现代史学科体系的构建 下载:85 浏览:428

付成双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5期

摘要:
我国世界史工作者对世界近现代史学科体系的建设提出了多种设想,其中,现代化为主线的世界近现代史学科体系由于其较大的包容性和与当前学界研究的动向联系密切而受到学者们较多的关注。但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现代化史观缺乏生态关怀的缺陷也日益明显。本文试图结合当前生态文明的整体背景,借鉴环境史的理论,以对现代化为主线的世界近现代史学科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

多层整体包扎冷交换器外壳的设计与制造 下载:34 浏览:440

孙丽 《装备技术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介绍了一种整体多层包扎式容器的制造方法,传统包扎结构易存在深环缝等缺陷,而改进的整体包扎结构可以避免该不足。对某项目中一台DN 1200 mm多层整体包扎冷交换器外壳的受压元件材料进行选择,根据相关标准采用SW6软件计算得到设备本体的壁厚,并对筒体的包扎、封头及端部法兰的焊缝等处进行了受力分析。

加洛林“王者镜鉴”:一个整体视野的考察 种法胜 下载:69 浏览:464

种法胜 《历史教学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作为阐说君王统治道德、王权理论与实践的文献,"王者镜鉴"在中世纪早期特别是加洛林时期集中出现,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本文从整体视角出发,考察加洛林"王者镜鉴"形成的文化起源、与时代需要的关系以及主要关涉主题,最后总结其历史意义,以期探究控制加洛林话语世界的文化精英所建构的理想中的王权模型。

导流伞位置对球罐焊后整体热处理影响数值模拟与分析 下载:37 浏览:358

王荣1 马容忠1 贾尚谊1 赵有伟2 赵毅红2 《装备技术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随着球罐容积的增大,传统的直烧法热处理已经不能满足球罐的热处理工艺要求。目前应用最广,最有效的方法是在球罐内设置一个导流伞,且随着其安放位置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热处理效果。为了确定导流伞在球罐热处理中的最佳安放位置,运用workbench仿真软件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导流伞设置在距下人孔1/3D处时,球罐壳体的温度最均匀,壳体的最大温差最小,热处理效果最好。
[1/12]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