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将鉴论断》作者与版本源流考——兼论其在东亚范围内的传播 下载:19 浏览:161

翟士航 董恩林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11期

摘要:
《将鉴论断》一名《历代将鉴博议》,其作者旧题为"戴少望"或"戴溪",然而通过对戴溪生平的考察,可以确知这一说法并不完全准确。包恢《敝帚稿略》所载《跋邓州通判饶公将鉴》表明,饶廷直才是此书的初撰者。《将鉴论断》中原无将领简传,朝鲜本《将鉴博议》中的传文系朝鲜世宗下令添加,现存朝鲜本并非直接翻刻自元至正本。《将鉴论断》在宋元明时期作为军事教育读本和武举考试参考书,得到较广泛的传播;在朝鲜王朝,《将鉴博议》更是被官方纳入武举考试范畴,备受重视;此书在日本也有流传。

从“逃死”到“扞艰”:新史料所见两周之际的郑国 下载:63 浏览:277

程浩 《历史教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从幽王末年西周灭亡到平王东迁东周建立的这段时期,是郑国高速发展与称霸诸侯的关键阶段。早在幽王八年郑桓公任司徒之初,他就与史伯谋划了东迁伊洛以"逃死"的战略。幽王蒙难骊山后,桓公与武公两代先灭郐、虢,继而启疆四域,占据了洛水以东的大片土地。在经历了"周无王九年"的动乱后,周平王在晋国的支持下得以复立,并由京师东迁成周。先于王室完成东迁的郑国在这时选择了"扞平王于艰",郑武公"处卫三年"夹辅周室,拱卫了新建立的东周王朝在成周的统治。郑国由于襄助平王东迁之功,世为王朝卿士,在春秋前期成为了号令东方的诸侯之长。

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研究内容综述 下载:87 浏览:501

阳益君 《中国职业教育》 2018年6期

摘要:
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2007年以来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中关于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当前关于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的研究主要涉及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的原则研究、问题研究、对策研究及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这些成果为此后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有利于拓宽研究思路。但近十年的研究也存在论点过泛、理论研究不足、研究方法与视角较传统等一系列问题。

试论欧阳修的《周易》象数学 下载:58 浏览:272

顾永新 《国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欧阳修明确反对宋初以来的图书之学,并且破除了汉代以降对《系辞》乃圣人之作的迷信,继承王弼《易》学的传统,解《易》虽以义理为宗,但不废象数,而且对于消息等卦变之法尤其是筮法等象数范畴颇有研究,摸索出筮占过程中"七常多而九常少""八常多而六常少"的规律性,进而对《周易》的性质及其成书过程做出更加合理的推寻和探索。

近十年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献研究述评——基于CiteSpace软件分析 下载:73 浏览:406

王若冰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0年5期

摘要:
近年来,国内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本文通过对2009-2019年CNKI中收录的《城市规划》《规划师》《城市规划学刊》《城市发展研究》四本城市规划核心期刊进行统计,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为关键词搜索,基于CiteSpace软件对期刊中出现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这一研究方向进行文献分析。结果表明:十年间针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文献不断增加,研究内容愈渐多元且受国家政策影响;文献作者归属机构集中于各高校,地区多在东南沿海;研究视点主要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街区""传统村落(古村落)保护""工业遗产"三个方面;由于国家政策导向,对传统村落的研究呈现上升趋势;提出今后研究的重点应集中在重视多学科融合、历史文脉传承及保护模式的选择。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制约因素及前景展望——近期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下载:95 浏览:498

吴丰光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8年1期

摘要:
2009年以来,市场力量和中国政府的积极举措使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和机构也开始关注和研究人民币国际化。国外文献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显著进展,货币职能开始由贸易结算货币向投资和储备货币拓展和推进;二是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不高和资本账户不可自由兑换是制约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的关键经济因素;三是人民币国际化前景较乐观,对国际货币体系和世界经济将产生积极影响。

国内外地方感研究比较 下载:34 浏览:371

杨婷 周美岐 林锦屏 《地理研究进展》 2020年11期

摘要:
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以Tuan等为代表的学者重新将"地方"一词引进人文地理,已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1975~2020年间的657篇国内外地方感相关文献,运用文献研究法,对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发现:(1)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起步早,研究程度深,已基本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国内研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2)研究方法上,国外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为主,国内以定量与案例研究为主;(3)国内外地方感维度划分尚未统一。通过对文献的综述,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态势,比较了中外研究的差别,提出了对地方感研究的讨论。

近五年抗战时期我国音乐教育文献研究综述 下载:453 浏览:2448

杜司汝 《当代音乐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民族矛盾上升到了重要位置,音乐教育也随社会背景的变化而不断革新。近年来,多篇关于抗战时期我国音乐创作的发展、音乐作品的特征探究和音乐家的贡献研究等论文不断问世。笔者在拜读了近五年发表的抗战时期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文献后,关注到陕甘宁、重庆和桂林地区的音乐教育。笔者对抗战时期这些地区音乐教育的发展及本时期我国音乐教育发展革新的相关文献做了大致梳理。

数字阅读对青少年学习力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 下载:56 浏览:386

陈勇1 何彦秋2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9期

摘要:
数字阅读给青少年带来学习的便利,但同时又对他们的学习力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阅读品位的走低和网络小说阅读成瘾削弱了他们的学习动力,数字浅阅读也可能导致思维平面化、注意力分散、阅读能力弱化,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能力,而娱乐化、快餐化阅读则使他们变得没有耐性、缺乏学习毅力。对此,应从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两个方面加强数字阅读指导,充分利用数字阅读的优势,提高青少年的学习力。

基于“有是症,选是穴”探讨艾灸干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思路和选穴分析 下载:69 浏览:435

张佳乐1 杨莉2 鲜天才3 杜佳4 翟煦5 王柳青6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基于"有是症,选是穴"的思路,探讨艾灸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症状干预和选穴思路。方法:通过参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的症状和中国针灸学会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针灸干预的指导意见(第一版)》中的选穴方案,并在查阅艾灸对相关症状的干预文献基础上,对艾灸干预COVID-19的选穴思路进行对比归纳和分析。结果:针对发热的症状,可以选用大椎、曲池穴;咳嗽可以选用大椎、肺俞、定喘穴;乏力可以选用足三里、关元、气海穴;针对上消化系统的不适,可以选用中脘、足三里、天枢等穴位。结论:在参考既往诊疗方案的基础上,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病情进行辨证论治,选择相应的穴位,才符合艾灸疗法的临床应用规律,提高临床疗效,同时也体现了"有是症,选是穴"的辨证思想。

基于明清医案的耳鸣用药规律研究 下载:81 浏览:506

闫新宇 王俊阁 《当代中医药》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明清医案中治疗耳鸣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华医典》中文数据库中有关耳鸣治疗的明清医案,采集医案中处方药物等信息建立数据库,统计药物分类及功效、性味、归经情况,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耳鸣治疗医案98篇,涉及方剂209首、药物160味。使用频次前5位的药物分别为茯苓(114)、甘草(73)、党参(48)、当归(47)、半夏(45);使用频次前3位的药物分类分别为清热类(336)、健脾类(200)、祛湿类(148);药性以寒性(729)和温性(506)为主,药味以甘味(901)、苦味(745)、辛味(276)为主。对使用频次> 20的29种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到5类核心药物聚类组,当相对距离为1时,得到4组4味核心药物聚类组。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共得22条药对及药组关联规则。结论明清医案中治疗耳鸣的用药以清热、健脾、祛湿等为主,临床不应局限从肝肾角度用药,还应注意调理脾胃及心经用药。

基于复杂网络分析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用药规律 下载:91 浏览:507

郭雨驰1 季昭臣2 黎敬波1 《当代中医药》 2018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核心药物及其配伍组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8年3月31日。采用BICOMB 2对中药名进行抽取和整理并生成共现矩阵,采用Gcluto绘制聚类矩阵图,采用NetDraw绘制网络图谱,分析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药对频次。结果纳入文献762篇,共整理出1389条中药方,包括22类、315味中药;其中白芍出现频次最多(759),其次为天麻(546)、熟地黄(545)、当归(538)、钩藤(521);按功效分类,补虚药(64味)、清热药(41味)、祛风湿药(32味)、活血化瘀药(26味)共占总药味的51. 74%,处于主要地位。出现频次最高的药对:熟地黄-白芍(395)、天麻-钩藤(357)、天麻-白芍(353)、当归-白芍(352)、钩藤-白芍(325)。结论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以疏肝通络、滋肾补髓、祛风湿、调经络为主,白芍、天麻、熟地黄、当归、钩藤为核心用药。

《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思政实践文献研究 下载:124 浏览:1533

沈玲 《国际护理学》 2023年1期

摘要:
伴随着医患关系逐渐成为社会热点,在医疗改革当中更多的是要巩固和扩大医护人员的思想政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通过对《急危重症护理》课程的思政实践研究,对护理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找出在思政课程开展的实际情况,并对未来思政课程实践发展给予评价。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