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城市新城区规划信息模型创建及应用研究 下载:52 浏览:353

向卫国1,2 黄焕民2 张娴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3期

摘要:
为了提高城市规划效率和管理水平,依托深圳某新城区项目,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城市新城区规划信息模型创建与应用方法。通过确定规划模型分类编码、精细度、创建方法、坐标定位和整合方法,结合实景模型开展了规划方案比选、规划核查、碰撞检查、设计方案核查、未来面貌展示等应用。研究表明,将BIM用于城市规划中,可以为新城区规划的空间布局、时序推进和节约集约发展等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水平。

NDV-HN致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下载:73 浏览:440

田雯钰 林宇宁 梁莹 黄娟娟 李瑞 樊晓晖 《肿瘤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NDV-HN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的相关机制。[方法](1)构建包含绿色荧光素蛋白(GFP)及NDV-HN的慢病毒sfGFP-HN载体,用293V细胞包装慢病毒LvsfGFP-HN,用293V细胞进行空载质粒转染组(空载组)慢病毒包装,命名为Lv-sfGFP;(2)以空载组A549-sfGFP细胞和空白组A549为对照,用慢病毒转染方法建立稳定表达NDV-HN蛋白的A549细胞株,即A549-sfGFP-HN细胞株,RT-PCR、Western blot检测A549细胞NDVHN蛋白的表达;(3)分别在A549-sfGFP-HN和A549两组细胞中加入顺铂,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4)在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上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结果](1)Lv-sfGFP-HN和Lv-sfGFP慢病毒分别转染A549细胞后,只在转染组A549-sfGFP-HN细胞检测到NDV-HN蛋白。(2)转染组A549-sfGFP-HN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组A549细胞(P<0.01),转染组A549-sfGFP-HN细胞加入顺铂后,其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3)转染组A549-sfGFP-HN细胞与空载质粒转染组A549细胞和空白组A549细胞相比,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量明显下调(P<0.01)。[结论]慢病毒转染NDV-HN到A549细胞后导致A549-sfGFP-HN细胞出现凋亡,且与Bcl-2下调有关。转染NDV-HN的肺癌细胞联合使用抗癌药物顺铂,增加了肺癌细胞凋亡率。

MiR-410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下载:63 浏览:440

高大1 吕爱娥2 苏伊拉1 韩东海1 李慧娉1 《肿瘤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检测miR-410与HMGB1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影响,探讨miR-410在多发性骨髓瘤致病中的作用。[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及细胞中miR-410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用于分析HMGB1蛋白表达水平;CCK8实验和Boyden侵袭小室实验分别用于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及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用于检测miR-410与HMGB1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重组质粒构建及细胞转染调节相关基因在细胞内的表达;通过建立裸鼠异位移植瘤模型,在体验证miR-410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Mi R-410在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及细胞中表达均下调(P<0.01),而HMGB1表达均上调(P<0.01)。Mi R-410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P<0.01)。Mi R-410通过与HMGB1的3’UTR作用,负向调控HMGB1的表达。Mi R-410通过下调HMGB1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和侵袭(P<0.05)。Mi R-410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移植瘤小鼠肿瘤生长(P<0.05)。[结论] Mi R-410通过负向调控HMGB1表达,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和侵袭,从而抑制肿瘤发生发展。

广钢新城某超限高层住宅结构设计 下载:76 浏览:472

骆志成1 覃浩2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12期

摘要:
对某超限高层住宅结构在结构体系、基础设计,抗震性能设计等方面进行论述,并进行了弹性与弹塑性分析。计算结果显示,各项指标满足规范相关要求,结构安全可行,并提出了若干抗震加强措施。

6FA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双细则收益提高探索 下载:76 浏览:490

郑德国 《中国电气工程》 2018年6期

摘要:
"双细则"是指各区域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和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是电网通过经济手段激励电厂参与电网辅助服务的手段,双细则收益每月与电费同步结算。部分发电企业由于机组AVC及一次调频考核费用过多,造成机组双细则收益为负。各发电企业可以通过技术改造,优化调节策略及优化运行等手段,减少机组AVC及一次调频考核费用,实现双细则结算正收益,达到为发电企业创收效益的目的。

将安全教育融入幼儿一日生活:提升幼儿自护能力的有效途径 下载:251 浏览:1144

李春娟 杨文涛 《国际教育论坛》 2024年12期

摘要:
幼儿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有限,对外界危险的感知不敏锐,容易发生意外事故。而教师不仅肩负着教育幼儿的责任,也是幼儿的“守护者”,要时刻将幼儿放在眼里,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因此要对幼儿开展安全教育,提升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对此,本文针对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开展安全教育的必要性以及策略进行研究。

辽阳河东新城地热资源初探 下载:64 浏览:479

张宁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1期

摘要:
本文通过高精度重力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探测辽阳河东新城区地球物理特征。结合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区内北部赋存的带状电性低阻异常区为地层破碎带,裂隙、溶隙发育,可能存在地热资源。

无地方蔓延下的呈贡新城地方感:居民日常生活的空间实践视角 下载:40 浏览:397

李昊1 周扬1,2 《地理研究进展》 2020年8期

摘要:
以呈贡新城为例,基于地方感的"经验诠释"路径,采取参与式观察与半结构访谈法获得新城居民日常生活及空间实践特点,试图解释新城地方感的特征与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呈贡新城以"无地方"的现代主义空间、设施和现代经济生活所细密安排的作息重构居民的生活习惯、空间实践,居民将其内化为人地情感联结;(2)虚拟媒介参与地方感的构建过程,将新城现实空间转录,成为居民开展空间实践的素材来源。媒介通过图像等方式传递"锚定"在故乡的地方感,平衡新城与故乡之间的地方感张力;(3)新城更突出经济生活功能,相比于乡村和老城,在地方文脉、熟人社交网络和邻里关系上有所欠缺,当居民的经济生活发生变故时往往因地方感快速减弱而选择告别新城回家乡发展;(4)与现代生活流动性相伴随的是新城居民对不可预知因素的焦虑,不稳定的地方感构成了新城无地方性蔓延之下的特殊地方意义。

基于BIM的区域建筑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下载:68 浏览:408

武艳丽1 王博铭2 赵鹏1 梁征1 郭庆娜1 张文韬3 《建筑技术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提出基于BIM的区域建筑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系统整体方案,研发BIM模型与异构系统数据集成标准化、全生命周期BIM模型管理、3DGIS+BIM融合关键技术,构建信息管理系统。以实际项目展示系统应用,说明其对于区域建筑规划、建设、运行三维可视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具有支撑作用和应用价值。

辽阳市衍秀园设计、规划与实施方案的探讨 下载:55 浏览:369

杨宏宇1 刘艳玲2 《林业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本文根据衍秀园建设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设计理念、规划原则与实施方案,并介绍了公园专项设计及效益分析。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学策略探析 下载:165 浏览:726

肖琪 《当代音乐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音乐教育的任务日益突出,既要重视音乐文化和艺术的传承,又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尝试更新颖、更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真实体会到音乐的艺术魅力,从而实现教育培养的目标。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大单元教学方法探析 下载:46 浏览:797

高瑛 《中国音乐学报》 2024年10期

摘要: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小学音乐课程,已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是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重要教育策略。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创新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了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提高音乐课堂人才培养质量,本文探究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方法,从单元主题教学的落实出发,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

促进小学音乐教学评价的思考 下载:125 浏览:642

陈睿 《当代音乐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正确的评价方式与评价态度。克服传统音乐评价的局限性,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评价问题,找准教学评价方向,形成自己独特的评价风格。制定符合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标准,从标准出发,按标准教学,保证评价的公平性。

基于增量成本的绿色校园建筑技术选择研究——以浙江省中小学为例 下载:50 浏览:406

马聪1 刘东海2 罗晓予1 沈芳华2 何怡群2 《中国建筑》 2018年12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绿色建筑事业不断发展,绿色校园建筑在节约能源与环保教育上具有重要意义,受到广泛关注。社会对于校园建筑的需求量随着教育的普及不断增加,为了在实践工程中选择高效、经济的绿色技术措施,避免技术选择不当、造价过高的现象出现,该研究基于浙江省绿色中小学实际案例,对案例采用的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进行统计;在技术措施的增量成本与绿色效能综合研究上,提出浙江省中小学绿色建筑技术的适宜性选择策略,对实际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升华农耕文化的新城空间探索——以武汉中法生态城国际投标为例 下载:76 浏览:490

方宇1 刘宁2 NICOLAS JOBARD2 华鸿乾1 《中国建筑》 2019年8期

摘要:
该文在城乡一体化视角下,聚焦城乡结合部的新城发展,以武汉蔡甸中法生态城国际投标为例,探索升华农耕地域文化、共享生态文明的新城发展之路。方案溯源田埂堰塘的新城构建原型,从以水为城、以田为城两大概念,探索新城城乡空间、功能、景观具有农耕文化内涵的空间模式。最后,利用海绵城市理念,建设生态、城市、乡村三层次的堰塘海绵体系,使田埂尺度的城区骨架和乡村肌理有机融合,在农耕文化空间上展现中法汇融。我们得出在提炼城乡空间原型时,可采用突显海绵城市地域特色,统筹城乡农耕空间,传承地域文脉的概念方法。

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策略的研究 下载:345 浏览:3438

吴静姗 《中国音乐学报》 2021年5期

摘要:
在目前教学改革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主体学科的教学改革已经到了一个成熟的阶段,但是对于其他科目的教学改革还需要逐步发展,音乐学科的改革发展除了需要适应时代的进步之外,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甚至性格特点进行不同年级的不同划分,以此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在合唱教学中采取积极的创新型战略方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音乐课堂,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提升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湾区明珠——中山南朗温泉度假城规划与城市设计 下载:56 浏览:473

李凯 《中国建筑》 2018年10期

摘要:
中山翠亨新区是港珠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南朗温泉度假城是其生态旅游核心。该文以温泉度假城为例,从城市设计、建筑形式、地域文化、自然景观几方面详述了其设计策略和方法,基于对珠三角滨海湿地生态和河网水系景观的形成和形态特征的分析研究,提炼原生态的湿地、红树林、河网水系为主要设计元素,探索以景观城市主义的理念和方法实现生态修复、文化传承和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完美结合。创造城市和大地景观浑然一体的特色旅游新地标,对于港珠澳湾区的开发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教学思考——以“用计算器探索商不变的规律”教学导入为例 下载:55 浏览:492

蒋春丽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数学核心素养是学习者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符合数学学习的一些思维品质,通常体现在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时,与周边环境、所学内容相互作用时产生的策略和品质。作为新知识情境和问题解决的起始环节,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教学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更是核心素养实施的关键环节。笔者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用计算器探索商不变的规律"一课的导入过程,从培养核心素养的角度,三次教学导入的实践与思考,提出了教学导入要以"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精"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以"实"推进教学环节的展开这三个设计原则。

沣西新城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浅析 下载:72 浏览:486

伍雯璨1 李榜晏1 马越2 《中国建筑》 2018年7期

摘要:
在我国高速城镇化进程中,"水多、水少、水脏"等问题日益严重。海绵城市理念提出构建城市海绵体,系统地解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等问题。该文阐述了海绵城市建设途径,分析总结沣西新城在区域与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社区与场地三个层面构建海绵体的规划布局与建设措施,以期为我国西北缺水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幼儿审美能力培养研究 下载:199 浏览:1515

胡格吉其其格 《中国教育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幼儿园美术教育在培养幼儿审美能力上独具优势。它不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对幼儿观察力、感知力和创造力的全面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孩子们能够发现美的元素,感受美的魅力,进而激发创造美的欲望。这种教育形式不仅提升了幼儿的审美能力,更为他们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