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智能制造背景下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研究 下载:48 浏览:263

万志远1 戈鹏1 张晓林2 殷国富3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21世纪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本文通过分析全球智能制造主要领域发展概况,欧美日等制造业强国发展战略,我国工业机器人、智能数控机床等智能制造发展状况以及装备制造业智能化进展,针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智能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缺乏核心竞争力、标准化普及不够、工业大数据应用价值未充分挖掘、以及智能制造相关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等,提出四条建议—结合产教研提升创新力、普及智能制造技术与管理标准、建设数字服务中心、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制造服务业,以促进装备制造业智能化产业升级。

基于LoRa通信的博物馆微环境无线网络系统 下载:51 浏览:363

张辉1,2 刘真2 张阳1,2 《中国仪器》 2019年8期

摘要:
针对现有的基于Zigbee通信的博物馆微环境无线网络系统功耗高、抗干扰性差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oRa通信的博物馆微环境无线网络系统。基于LoRa通信的博物馆微环境无线网络系统通过终端采集温湿度、紫外线、光照强度等信息,网关进行中继,将信息传递给服务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起到实时监控以及预警的作用,具有低功耗、远距离、低带宽、覆盖容量大、低成本等优点。

煤矿安全知识图谱构建及智能查询方法研究 下载:63 浏览:344

刘鹏1 叶帅2 舒雅3 鹿晓龙3 刘明明4 《中文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煤矿企业正从信息化建设向智能化迈进,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网络新技术已促进了矿山领域的智能化发展。但是由于煤矿领域数据信息的繁杂性,难以对其进行统一而高效地收集、信息挖掘,进而促进深一步的特定领域研究和应用。将知识图谱技术初步引入煤矿安全领域,对相关知识概念分类建模,并基于图数据库存储,用实体关系图的方式直观地描述各类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然后基于初步构建的知识图谱,提出了一种自然语言知识查询方法。实验证明,该文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基于Spark的并行朴素贝叶斯问题分类方法可以在保证准确率的同时,显著提升训练效率。该文工作为煤矿安全知识图谱构建及智能查询做了初步有益探索。

基于新型卷积神经网络构建矿山灾害事件检测模型 下载:62 浏览:271

刘鹏1 魏卉子2 鹿晓龙2 刘明明3 《中文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事件检测属于自然语言处理的核心任务及难点之一,使用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和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广泛,但面对篇章级别的事件文本时,参数量庞大的LSTM与语义缺失明显的CNN导致模型检测准确性和收敛性均欠佳。该文结合迭代空洞卷积神经网络和高速神经网络,提出基于混合特征的高速迭代空洞卷积神经网络,力图优化深层模型训练中常见的梯度消失与爆炸现象,提取性能更优的篇章级文本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当下主流的LSTM和CNN模型相比,矿山灾害事件检测效果更为理想,收敛性及训练效率也表现更优。

工业4.0背景下广东省高职教育发展的掣肘与对策 下载:97 浏览:500

李存园 《中国职业教育》 2018年3期

摘要:
工业4.0对高职教育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办学定位提出了新要求。技能型人才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错配、人才培养过程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滞后性、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缓慢等问题成为广东高职教育适应工业4.0的发展主要掣肘因素。广东高职教育应通过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专业动态调控机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策略来培养适应工业4.0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大型发电设备功能零件数字化车间精益化设计的研究与应用 下载:76 浏览:495

鄢志勇1 刘伯兴1 陈文平1 张超勇2 关辉2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1期

摘要:
数字化车间是发电设备制造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智能制造的主要方向。基于精益思想,提出了发电设备功能零件数字化车间架构模型,展开了工艺流程优化、物流仿真优化、信息集成等设计方案的研究,并应用于数字化车间建设实践,可为相关行业的智能制造推广提供参考。

以文化和智能制造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路径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下载:54 浏览:337

杨英法 周子波 陈静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中国经济奇迹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制造业的发展。目前,中国在经济"新常态"下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由虚转实",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辅之以服务业,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应当在抓紧淘汰钢铁、建材等传统落后产能的同时,积极培育先进制造业,在提高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同时,还要以文化为抓手,提高制造业的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在文化化、智能化与制造业的融合中使制造业走向高端先进、富有文化内涵之路。

浅析智能制造的构成与应用 下载:35 浏览:461

韩茂忠 《中国设备》 2020年12期

摘要:
在生产企业中智能制造主要由智能化生产线和智能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分析智能制造的发展背景、主要组成及特点、应用案例等。

从知识共享视角展开的智能制造创新研究 下载:71 浏览:441

鲍世赞 陈万明 吕佳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8年7期

摘要:
已有研究未解决知识体系结构、知识层级关系等问题,因此,不仅对于知识创新产生的知识层级跃迁未给出跃迁条件与跃迁规律,而且对于知识创新的演化方向与路线等也未给予解答。研究将上述空白点作为研究方向,以理论论证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解答。首先,论证了知识体系结构,并且确定了4种结构组成的螺旋式知识演化路线图;其次,明确了知识层级跃迁的条件及一般规律,并且论证了知识共享条件下知识博弈均衡条件及均衡规律;再次,确定了主动知识创新与被动知识创新对知识博弈均衡的影响及各自发生的条件;最后,就我国智能制造业提出了以控制知识跃迁层级和知识共享规模为代表的五大知识创新对策。

全球智能制造业发展现状、趋势与启示 下载:67 浏览:455

郭进1,2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0年7期

摘要:
智能制造作为未来制造的主要形态,是全球制造业新一轮竞争的高地,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生产制造方式和技术经济范式。当前,智能制造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表现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各国政府强力推进和竞争主体多元"三个典型特征。未来全球智能制造业将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向新一代的智能体系升级,传统制造业也将加速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步伐。把握全球智能制造产业的升级机遇,中国制造需要从研发核心智能技术、掌握智能产业发展主动权、鼓励企业跨界创新、培育智能产业链领导企业等方面,加快推进智能经济的发展。

超音速火焰喷涂多尺度WC-17Co粉末制备的金属陶瓷涂层的组织结构与性能 下载:83 浏览:439

陈枭1,2 白小波2 王洪涛2 纪岗昌2 《新材料》 2019年8期

摘要:
在不同氧气流量(322 L/min、402 L/min、482 L/min和543 L/min)条件下,将多尺度WC-17Co粉末(60%(质量分数)纳米WC和40%(质量分数)微米WC陶瓷颗粒)通过超音速火焰(HVOF)喷涂技术在Q235钢基体上制备WC-17Co金属陶瓷涂层。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技术(XRD)分别对涂层的组织形貌和物相进行分析,并测试了涂层的硬度值和耐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氧气流量降低,涂层中WC颗粒分解更为严重,在氧气流量为322 L/min时,涂层中WC陶瓷相最少。HVOF喷涂过程中氧气流量对最终形成的涂层中W、W2C与Co3W3C相的含量及涂层的硬度值和耐磨损性能有重要影响,其与前者呈负相关,与后二者呈正相关。当氧气流量控制在543 L/min时,HVOF喷涂形成的涂层中主要物相仍为WC相;通过硬度测试发现,随着氧气流量增加,涂层的硬度值逐渐增加,在氧气流量为543 L/min时,涂层具有最高硬度值((979±52. 9) Hv0. 3)和仅为(6. 6±0. 57) mg的磨损失重量。

5G在工业互联网中的探索和应用 下载:19 浏览:366

沈洲1 安岗2 余明明1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9年11期

摘要:
5G是工业互联网领域最具颠覆性的技术,而把5G与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进行结合应用,将成为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坚强基石。文章针对5G技术标准和发展现状进行研判,并对其在离散型和流程型垂直行业的应用场景进行仔细分析,最后详细介绍航空、造船、电子、钢铁和能源等领域企业5G工业互联网实际案例,以探讨如何有效地将5G应用于工业,助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经济内涵与当前数字创业现状:基于“浙江好项目”的分析 下载:44 浏览:429

乐颖 金波 陈美红 张化尧 《管理与科学》 2020年3期

摘要: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深受全球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到底什么是数字经济,现实经济中数字经济具体指什么却模糊不清、众说纷纭。通过文献回顾辨析数字经济的界定,梳理了其特征和体现形式,并以"浙江好项目"数据库为基础对当前数字经济创业现状进行反映。研究发现: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智能制造和消费服务等领域是新生数字经济的重点领域,其中尤以智能制造领域增长最为迅速,但同时虽然数字经济已经体现为新生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但当前数字创业仍面临严峻挑战。

“云网一体化”助力智能制造 下载:18 浏览:317

迟海东1 王鑫2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9年3期

摘要:
智能制造过程中平台与生产设备的实时通信、海量数据信息交互,对通信网络有着苛刻的性能要求,目前通信网络均无法满足实际智能制造对网络"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多业务"的需求。文章提出"云网一体化"通信网络架构:通过SD-WAN、NFV、MEC等技术,将生产机器上的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以及工厂外部云平台、用户数据、生产供应链信息高效地结合起来,实现柔性智能化生产。电信运营商在构建"云网一体化"智能网络时需积极构建融合云计算、虚拟化的灵活电信网络,发展"云+网+IDC+资源"的运营模式,构建业务统一平台与入口来打造B2B业务生态。

WYD260液压挖掘机高原适应性设计 下载:68 浏览:379

张宇1,2 《冶金技术》 2019年2期

摘要:
依据高原环境电气系统设计原则,从使用现有高压部件采用系统降容方案和使用现有铲斗采用增容方案两个角度,详细分析了高原电气设计的相关重点内容,并给出了WYD260液压挖掘机在西藏现场的高原降容使用依据。电气系统的高原适用性改造将保证了WYD260在西藏巨龙现场的安全可靠运行,也对相关设备的高原性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新能源整车控制器环境耐久测试系统设计 下载:10 浏览:415

张博栋 何永义 刘畅 《传感器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为解决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器(VCU)的环境耐久测试问题,设计了该测试系统。系统采用NI PXI系统实现输入信号模拟和输出信号在线检测,负载箱模拟整车执行器负载,环境箱模拟控制器工作环境,基于LabVIEW开发的上位机软件全程监测控制器的运行状态,对信号测试结果进行实时显示和数据存储。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可快速、自动完成对整车控制器的测试,满足测试要求,提高了整车控制器的测试效率。

复杂气象条件下的机器人视觉 下载:81 浏览:422

田建东1 刘连庆2 《人工智能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文中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团队提出的雨雪及散射的建模与去除算法,包括基于近场光照散射成像模型的深度估计和散射去除算法、基于远场平行光照散射成像模型和区域优化的远场图像去雾算法及基于低秩分解的雪花去除算法和基于矩阵分解的雨雪去除算法.

基于局部最优分析的纺织品瑕疵检测方法 下载:97 浏览:498

刘威1 常兴治2 梁久祯1 贾靓1 顾程熙1 《人工智能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针对复杂的含有周期变化图案的纺织品瑕疵检测,提出改进Markov随机场模型的无监督纺织品瑕疵检测方法.应用随机场实现周期性纺织品图像的瑕疵检测,利用Markov邻域特性,综合判断瑕疵区域.结合周期图像分割,确定Markov随机场最小图像块计算单元,降低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在随机场势函数定义中,综合考虑相邻图像块的差异特性,结合Markov随机场的全局性判断瑕疵点的位置.引入模糊相似关系矩阵概念,求解改进后的模型参数,使所有图像块的局部能量达到最优.实验表明,文中方法对样本的查全率较高.

复杂产品三维模型轻量化服务构建技术 下载:62 浏览:497

薛俊杰1,2,3 施国强1,2,3 周军华1,2,3 曲慧杨1,2,3 陶栾1,2,3 蒲睿英1,2,3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0年10期

摘要:
提出了一种复杂产品三维模型轻量化服务构建方法。采用一种改进模型数据导出与空间索引生成方法,能够在模型轻量化过程中保留复杂产品模型装配树与标注信息;设计并实现了基于面片密度的自适应面片简化算法,能够在满足误差要求的条件下对几何模型面片进行自适应简化;并通过采用一种具有较高的压缩比和压缩效率的模型数据压缩算法,减小复杂产品模型的存储空间占用。设计并实现一种模型轻量化服务的B/S部署架构,能够借助高性能计算资源,提高多用户并发场景下复杂产品模型轻量化效率。

纵骨交错布置的巨型总段对接工艺仿真与优化 下载:58 浏览:493

朱文敏1 朱明华2 范秀敏1,3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9年1期

摘要:
纵骨交错布置的巨型总段对接工艺过程复杂、需要考虑的问题较多,若在施工现场出现工艺不可行、工装设计不合理等问题,调整工作庞大,严重影响造船周期,研究了巨型总段对接工艺仿真与优化方法。建立移位对接工艺仿真模型并进行工艺过程仿真;建立碰撞检测模型和虚拟人模型对仿真过程进行实时检测;基于船体实测数据,提出顶起量自动计算和外板对接偏差调整方法对移位对接工艺进行优化。基于上述方法开发了原型系统,并通过实例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