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减氮配施微生物菌剂对水稻根系发育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下载:41 浏览:409

李丽1 韩周2 张昀1 燕香梅3 张广才1 高晓丹1 张雅楠1 叶超1 李少博1 《土壤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为探明滨海盐渍型水稻土在氮肥减施条件下,微生物菌剂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和提高土壤酶活性的作用机制,本试验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探讨了减氮配施微生物菌剂对水稻根系发育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减氮配施微生物菌剂可增加水稻根长、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总根体积和根尖数,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在施菌剂40~50天内,减氮30%配施菌剂处理较单施全量氮肥处理显著增加了根系生物量。(2)所有氮肥配施菌剂处理的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提高;且在施菌剂50天时减氮30%配施菌剂处理的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与单施全量氮肥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22.7%、16.67%和16.35%。以上结果表明,氮肥减量配施微生物菌剂能提高滨海盐渍型水稻土酶活性,促进水稻根系生长。施用微生物菌剂能减少化肥用量,达到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氮肥减施配施菌剂对水稻生长及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 下载:55 浏览:407

张雅楠1 张昀1 燕香梅2 佟忠勇3 张广才1 高晓丹1 李丽1 叶超1 李少博1 《土壤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为明确滨海盐渍型水稻土在氮肥减量施用条件下,微生物菌剂促进土壤养分释放和对水稻生长影响的机制,以盐丰47水稻为供试作物,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在氮肥减量30%条件下,化肥配施固氮螺菌和复合微生物菌剂对苗期水稻生长和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配施微生物菌剂明显提高水稻生物量,增加水稻株高、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等根系发育指标。与常规施肥相比,在氮肥用量减少30%条件下配施微生物菌剂可以提高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提高幅度分别为2.71%~17.67%和0.73%~18.17%,土壤碱解氮含量变化相对较少,差异不明显。微生物菌剂可以替代部分化肥对水稻生长的促进作用,氮肥配施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比配施固氮螺菌的效果更好。研究结果对化肥合理减施、保障作物产量和合理应用微生物菌剂有重要意义。

LED光色及注射褪黑素对虹鳟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激素含量的影响 下载:69 浏览:494

赵鑫1 李丽1,2 董双林1,2 高勤峰1,2 叶乐3 《水产研究进展》 2021年2期

摘要:
为探究光色对虹鳟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激素含量的影响,对体质量(42.0±1.5) g的虹鳟进行了28h的持续光照及注射褪黑素处理。实验设置白、红、绿、蓝4种光色,注射和不注射褪黑素两种处理方法,共8个处理组,分别在实验开始后的4、8、12、16、20、24和28h取样,检测血清SOD和头肾CAT的活性以及血清皮质醇和褪黑素的含量。结果显示:①SOD和CAT活性以及皮质醇含量均呈现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后趋于平稳的趋势,在实验16h处于较高水平,实验24~28h趋于稳定。②SOD和CAT平均活性以及皮质醇平均含量均为红光下显著高于其他光色下,除CAT平均活性绿光与白光下差异不显著外,SOD活性和皮质醇含量均为绿光下显著低于其他光色下。③注射褪黑素使SOD和CAT活性以及皮质醇含量在28h持续光照过程中呈下降趋势;相比较未注射处理组,注射褪黑素在各光色下均可显著降低SOD和CAT活性及皮质醇含量,提高褪黑素含量。研究表明,在28h急性光照射下,虹鳟在16h受到的胁迫最强烈,实验后期机体逐渐适应光环境;红光对虹鳟氧化胁迫最强烈,绿光对虹鳟基本不产生胁迫;注射褪黑素可缓解光照对虹鳟的胁迫作用。

头部制动枕的设计及应用 下载:89 浏览:348

魏莉1 蔡娟2 李丽1 张炯1 曹梦林1 方云1 陈颖1 贾丽斐1 2018年1期

摘要:
目的设计头部制动枕并检测其在口腔颌面部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3月在某医院行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术的患者114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54例,采用不同的头部制动方法。试验组使用自行设计的可承托患者颈部的头部制动枕,术前1 d根据患者的头颈尺寸及其主观意愿制作头部制动枕,术后1~4 d使用,使用期间根据患者的意愿和制动要求调节头枕、侧枕或颈枕的型号;对照组使用毛巾包裹1 kg的盐袋置于患者头部两侧进行头部制动。评价两组在制动期间头颈肩的舒适度、头颈部移动距离、头颈部及耳廓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头部移动的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舒适例数高于对照组(P≤0.003),两组压力性损伤和血管危象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行设计的头部制动枕,对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术后的患者进行头部制动,可提高患者头颈部的制动效果,改善其头部制动期间的舒适度。

呼吸内科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效果 下载:559 浏览:5502

李丽1 王金2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文章主要针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6月3日~2017年6月18日我院呼吸内科的257例病患资料纳入本次研究,所有的病例均接受了相应的治疗,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次数、种类以及联合用药等情况展开分析。结果在本次的调查之中,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比例最高,使用疗程3~29天,而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硝咪唑类以及四环素类应用比例相差不大。应用的抗菌药物主要涉及8类16种,抗菌药物的应用率93.00%(239/257)。单一用药概率为36.96%(95/257),联合用药概率为63.04%(162/257),更换用药概率为29.18%(75/257)。结论对呼吸内科患者进行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有利于保障临床治疗效果,减少耐药性的发生,提升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

皮肤性病学课程思政研究探索 下载:326 浏览:2369

李丽1 刘菊菊1 曹礼荣1 曾蓉1 鲁昌宇2 吴世平2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高职医学院校肩负面向基层培养医务工作者的教育使命,课程思政实施情况关乎健康中国战略未来。皮肤性病学课程在课程知识和思政教育的融入上也有不同程度脱节,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环节,是我们急需思索的。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