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绒螯蟹幼体的栖息生境选择与行为特征 下载:76 浏览:441
伍烨菱1,2 王思凯2,3 赵峰1,2,3 李春波1,2 庄平1,2,3 《水产研究进展》 2024年2期
摘要: 为探究中华绒螯蟹在早期发育阶段对不同栖息生境的选择偏好及其行为特征,实验以长江口近岸微生境类型为基础,在室内建立了藨草、泥底、铁板沙、砾石等4种模拟生境,选取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Ⅰ、Ⅲ、Ⅴ期仔蟹分别开展了对不同生境选择的行为观察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Ⅰ、Ⅲ、Ⅴ期仔蟹在藨草生境中分布比例最高,显著高于其他三种生境。随着仔蟹的生长发育,Ⅲ、Ⅴ期仔蟹在泥底和铁板沙生境中占比增大。在藨草生境中,中华绒螯蟹幼体具有游泳、附着藨草、表栖、埋栖等4种行为,大眼幼体和Ⅰ期仔蟹主要表现为附着藨草行为,Ⅲ期仔蟹的表栖、埋栖行为显著增加。幼体在藨草生境中的蜕壳率显著高于泥生境,而死亡率显著低于泥生境。研究表明,中华绒螯蟹幼体偏好栖息于有利于其生存、发育的藨草等植被生境中,这可能与藨草等植被生境为中华绒螯蟹幼体提供了适宜的庇护场所有关。本研究结果指出了植被生境对中华绒螯蟹幼体阶段的重要性,丰富了早期生活史资料,并为其资源保护和栖息地生态修复提供了基础参考。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路径 下载:177 浏览:1921
摘要: 新高考对高中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改革。由于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难度比较大,内容也比较复杂,所以很多学生会对物理产生抵触情绪。所以,教师要做好教学准备,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入手,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强化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研究 下载:68 浏览:894
摘要: 高中物理是物理学的一个基础阶段,主要涵盖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和相对论与量子物理初步等内容。物理学史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物理学知识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学史的内容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探究能力。本文将探讨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策略,旨在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
![]() |
联系电话::400-188-5008 |
![]() |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
![]() |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