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公路隧道洞口段施工阶段风险评估
下载:67 浏览:398
摘要:
公路隧道洞口段埋深较浅,围岩风化严重,加上降雨的影响,很容易发生边仰坡失稳、洞口坍塌等事故,因此研究隧道洞口段施工风险对于保证施工安全极为重要。为了降低公路隧道洞口段施工阶段风险,分析了影响公路隧道洞口段施工阶段的风险及风险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公路隧道洞口段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法结合相关资料建立了样本数据,并对样本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将模糊数学理论、主成分分析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建立了风险评估模型,提出了隧道洞口段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方法。选取45座公路隧道施工实例作为样本进行训练分析,以另外5座隧道作为评估目标进行评估,并与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法所得结果比较,两种方法评估结果误差较小。
PD-L1单抗对EGFR敏感性突变肺癌细胞PD-L1表达及对增殖的影响
下载:35 浏览:311
摘要:
[目的]探讨PD-L1单抗对EGFR敏感性突变肺癌细胞PD-L1的表达及对增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检查的健康人群30例为对照。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标本中游离PD-L1(sPD-L1)蛋白含量。建立肺癌细胞与T细胞共培养体系。[结果]肺鳞癌组与肺腺癌组sPD-L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而肺鳞癌组与肺腺癌组sPD-L1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t=2.584,P=0.086);野生组与突变组sPD-L1表达水平亦无统计学差异(t=2.215,P=0.097)。sPD-L1表达量与患者性别、年龄、分期无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的吸烟史、肿瘤转移相关(P<0.05)。EGFR敏感型sPD-L1表达率明显高于EGFR野生型(t=12.365,P<0.001)。加入PD-L1单抗后,EGFR的sPD-L1的表达水平有明显下降趋势,而EGFR野生型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t=2.154,P=0.958)。PD-L1单抗使用后,PC9、HCC827等EGFR敏感型细胞株共同体系中T细胞明显增加。[结论] sPD-1表达与EGFR敏感性无明显相关性,而与患者是否吸烟、肿瘤转移相关。与此同时,EGFR敏感突变肺癌细胞行PD-L1单抗干预后,sPD-L1的表达量明显降低,T细胞增殖明显。
226例角膜及结膜肿物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下载:54 浏览:384
摘要:
目的分析角膜及结膜肿瘤的构成、分布情况及发病特点。方法对我院病理科2011年至2017年6年间收集的226例角膜及结膜肿瘤患者的发病年龄、发病部位和病理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肿瘤的平均发病年龄为29.7岁,恶性肿瘤的发病年龄大于良性肿瘤的发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41,P﹤0.001),本研究中恶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人(≥40岁)。良恶性肿瘤的病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Z=-0.618,P=0.537)。从发病部位来看,角巩膜缘肿物最常见98例(43.36%),其次是球结膜肿物68例(30.09%)。不同部位新发肿物的恶性率以穹隆结膜的恶性率最高(33.3%),其次是角膜(25.0%)、睑结膜(15.4%)、角巩膜缘(13.3%)、内眦(12.5%)和球结膜(4.4%)。良性肿瘤202例(89.4%),恶性肿瘤24例(10.6%)。良性肿瘤中以皮样瘤最多见65例(32.2%),其次是囊肿43例(21.3%)、色素痣21例(10.4%)等多见。恶性肿瘤中以上皮内瘤变最多见15例(62.5%),其次为原位癌4例(16.7%)、淋巴瘤和鳞状上皮细胞癌各2例(8.3%)。结论本研究发现不同角结膜肿瘤具有各自的临床病理特征,以良性肿瘤为主,角巩膜缘部位肿瘤最常见,以穹隆结膜新生肿物的恶性率最高,这些不同有助于指导临床对角膜和结膜肿瘤的诊断。
浅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体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下载:87 浏览:514
青少年投掷运动员的选材分析
下载:83 浏览:512
厚煤层停采煤柱留设宽度研究
下载:80 浏览:438
工程测量与煤田地质勘查分析
下载:86 浏览:484
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河道水质调查与评价
下载:46 浏览:459
大型铝合金基座铸造工艺研究
下载:33 浏览:451
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到产业兴旺的实践困境研究
下载:64 浏览:434
摘要:
产业发展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对于贫困地区而言,产业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产业兴旺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二者既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满足农民自身对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又能促进乡村资源综合利用,实现乡村多元经济融合发展。随着今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面临着由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转型的关键窗口期和战略过渡期,但与此同时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各类风险逐步积累,暴露出一些深层次问题,影响了整体扶贫效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基于此,本文提出要理清政府定位,提升扶贫产业选择的科学性、精准性,通过培育地方特色产业,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强化参与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共赢"式发展体系,加快形成推动产业兴旺的政策框架,促进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
电商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载:55 浏览:386
铸造水玻璃废砂在盐冻混凝土再利用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73 浏览:460
一种新型的波导腔-微带线型宽带功分网络设计
下载:58 浏览:350
古村落风貌保护与文化传承策略研究——以人和寨古村落型美丽乡村规划为例
下载:43 浏览:438
摘要: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古村落的体系化、动态化保护与利用是美丽乡村规划策略研究的基本共识。然而,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的差异,古村落保护和利用的重点和核心策略还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文基于古村落风貌保护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的研究思路,结合建筑人类学理论,建立古村落美丽乡村研究的策略框架,提出古村落风貌保护包括山水环境、街巷格局、民居建筑三个层次,文化传承包括文化脉落、文化功能、文化感知三个层次,同时二者具有相互的联系与依存关系,在规划中需要贯彻二者融合互动的策略。同时以河南省新郑市人和寨古村落美丽乡村规划为例,在梳理其特色资源和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对照美丽乡村发展目标,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规划策略。研究认为,围绕以历史风貌保护和特色文化传承相结合的策略框架,并实现与新的社会经济条件融合互动,是推进当前古村落型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表面液晶-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阵列的热特性
下载:59 浏览:358
摘要:
液晶与垂直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VCSELs)阵列结合可实现波长可调谐、偏振精确控制等,同时液晶的引入也会改变垂直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阵列的热特性,本文设计了表面液晶-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阵列结构,并开展了阵列的热特性实验研究.对比分析了向列相液晶层对VCSEL阵列热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1×1, 2×2, 3×3三种表面液晶-VCSEL阵列的阈值电流温度变化率最高可降低23.6%,热阻降低26.75%;同时,激光器阵列各发光单元之间的温度均匀性显著提高,出光孔与周围温差小于0.5℃.综上所述,VCSEL阵列中液晶层的引入不仅大大加速激光器阵列单元热量扩散,而且降低了有源区结温,提高了VCSELs激光器阵列热特性,为实现高光束质量的单偏振波长可控VCSEL激光器阵列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柔性电子在糖尿病诊断、治疗及护理中的应用综述
下载:85 浏览:455
摘要:
糖尿病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慢性病,其特征是血液中存在高浓度的葡萄糖。血糖浓度过高会导致代谢紊乱,并衍生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病情发展严重还会导致残疾甚至死亡。随着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柔性电子产品因为具有质量轻、可拉伸和延展性好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被应用在医疗设施中,尤其是在对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展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检测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长期使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与控制,由糖尿病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也需要长期进行监控和护理。传统的糖尿病诊断方法形式单一,不能连续、实时地检测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会对患者造成创伤或延误患者最佳治疗时间。此外,对糖尿病患者的后期护理机制不健全,加上目前的护理设备相对落后,导致患者病情迅速发展。柔性电子通过结合传感器技术集成为可穿戴柔性电子设备,能够连续、实时地以无创或微创的形式来检测体内葡萄糖水平。可穿戴柔性电子设备通过集成给药装置和无线通信设备,可以智能化地控制药物剂量以及给药治疗,并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监测和运动辅助。因此,可穿戴柔性电子设备的出现为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了新的途径,成为糖尿病个体化管理最理想的平台。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可穿戴柔性电子设备在糖尿病诊断、治疗和护理中的应用和进展,分析了可穿戴柔性电子设备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潜在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