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技术与制度交互视角下建筑企业绿色转型能力评估 下载:50 浏览:334

杨涛1,2 薛松1,3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10期

摘要:
在"外生性政策规制"导向下,利用扎根理论从技术与制度维度提炼出21个企业绿色转型能力的内生性因素。利用ISM方法识别内生性因素影响路径,根据FID原理,确定各个节点的状态模糊集和概率模糊集,计算价值节点的频率矩阵,并以JM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与制度相互影响、协同促进企业绿色转型能力的形成;市场调研、财务能力是建筑企业绿色转型内生性驱动因素;构建的ISM-FID方法能有效评估建筑企业绿色转型能力,为提升建筑企业绿色转型能力提供理论支撑。

卓越辛养工业区01地块项目抗震性能设计 下载:67 浏览:492

杨涛 许谦 易剑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10期

摘要:
对卓越辛养工业区01地块项目的抗震性能设计进行了详细描述。项目采用了底部大空间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同时采用了不设缝的多塔结构形式。通过YJK与STRAT两种软件计算对比,证明了计算模型可靠性,采用了STRAT软件对结构进行了罕遇地震下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同时采用Midas Gen和ABAQUS分别进行了大底盘楼盖温度应力分析和转换层详细应力分析。分析表明:结构抗震性能满足性能目标要求。

基于容差分析的转动机构装配方法研究 下载:62 浏览:340

王现冲 杨涛 冀巍 冯利明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9期

摘要:
在实际工程中,受加工、装配以及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通常存在一定的误差,为了减少误差带来的不确定性,针对转动机构的产品特征,分析了容差设计与设计、工艺、制造、装配等精密机械研制过程之间的联系,提出了适合机构产品的装配方法,总结出装配过程中调整法及修配法的计算步骤。针对天线转动机构驱动部件进行容差分析,利用装配调整法设计调整方案。

“华龙一号”稳压器电加热器元件套管与连接件焊缝射线检验研究与应用 下载:24 浏览:270

杨涛 罗炜 王朝辉 程怒涛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12期

摘要:
稳压器是核电站的关键设备之一,其安全性和工作性能关系到一回路压力控制和超压保护。稳压器的加热器元件套管与连接件焊缝薄弱,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一回路冷却剂系统的完整性。采用射线检测的方式可有效发现焊缝内部缺陷,结合稳压器加热器元件套管与连接件焊缝结构和工位环境情况,通过对射线检测技术应用研究,开发出快速、准确和有效的加热器元件套管与连接件焊缝射线检测技术。

振动时效应力消除可靠性探讨 下载:64 浏览:246

徐练光 吴本兴 杨涛 高源 传崎 刘川 梁多铭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9年10期

摘要:
通过分析热处理与振动时效消除应力的原理,开展了对同一试验件在初始状态、振动时效后和热处理后三种状态下的对比试验,检测了三种应力消除方式试验后具体应力值,得出三种消除应力方式的应力消除率,验证了振动消除应力在零件加工中的消除应力和控制零件变形的有效性。

二维金属或共价有机骨架材料的制备及其化学与生物传感应用 下载:62 浏览:417

杨涛1 崔亚男1 陈怀银2 李伟华2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随着人们对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2D)纳米材料不断深入与扩展研究,近些年来,以2D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和共价有机骨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为代表的2D骨架材料引起了人们浓厚的研究兴趣和广泛关注.与其它的中孔或微孔的纳米材料相比,这些有机骨架材料提供了均一的纳米尺寸的孔,并且相较于石墨烯,2D有机骨架材料可以预期性地设计和组装功能化的结构单元,如羧基、氨基、羟基等基团可以通过多样的化学反应人为可控地接枝到骨架上,这些优点有望使2D有机骨架材料成为新一代提高传感界面灵敏度和稳定性的功能材料.本篇综述分别对2D MOFs和COFs进行简单的概述,总结目前以"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制备2D MOFs和COFs纳米材料的方法并对其做出简单的点评,介绍(2D)MOFs和COFs材料在化学传感和生物传感方面的应用,讨论了2D MOFs和COFs在传感应用中的潜质和关键性问题,并对未来2D MOFs和COFs的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悬挂式单轨箱梁内部巡检小车设计 下载:5 浏览:149

杨涛1,2 吴柏强1,3 李晓晓1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以中车青岛四方空轨试验线为依托,分析了箱梁内部巡检与综合维修需求,明确了巡检小车性能指标,详细阐述了巡检小车总体结构、底盘布置、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安全系统以及缺陷检测系统等巡检小车各组成部分设计原理,研制的巡检小车顺利通过各项测试并成功应用。对今后箱梁表面缺陷自动巡检设计、建设有借鉴意义。

天然气管道内检测金属损失缺陷数据分析及验证评价 下载:68 浏览:96

杨涛 仇攀 陈少松 高荣钊 李伟 《天然气进展》 2020年4期

摘要:
摘要:为了对内检测金属损失缺陷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进行系统验证,采用内检测缺陷数据分析及开挖验证评价方法,综合考量缺陷深度、环向位置、金属损失速率以及失效压力级别等多个参数,对某天然气管道的内检测金属损失缺陷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选取对管道运行安全威胁最高的缺陷进行开挖验证,将现场的缺陷测量结果与内检测报告的缺陷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检测器的精度性能和内检测数据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内检测数据的金属损失缺陷深度信息基本符合其设备检测性能指标,内检测数据的深度百分比较实际缺陷深度略微偏小;②金属损失缺陷长度和宽度信息与其设备的检测性能指标存在着差距,检测精度有一定的偶然性偏差。结论认为,通过对内检测金属损失缺陷开挖验证、系统对比分析并深度挖掘内检测的数据,认识到天然气管道金属损失缺陷内检测与现场验证数据的差别,对后期消除缺陷测量偏差、全线进行完整性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赣州市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评价 下载:18 浏览:353

杨泉 陈明 胡兰文 陶美霞 杨涛 《土壤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为评价赣州市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生态风险,采取表层0~20 cm土壤共20个样品,测定土壤中重金属Pb、Zn、Cu、Cd和Cr含量并分析其来源,采用改进BCR连续提取法进行形态分析,结合地积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Pb和Zn相关性显著,并受人为影响较大,研究区5种重金属形态都以残渣态为主,对环境的潜在危害较小,地积累指数法结果表明主要受到重金属Cd中度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结果表明5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都位于(50,80)之间,属于轻微生态风险,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法表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对人体无致癌风险。

750kV变电站电磁环境监测分析探讨 下载:77 浏览:445

韩利1 杨涛2 张庆霞1 张娜3 《电气学报》 2018年9期

摘要:
为了评估750 kV变电站电磁环境的真实水平,对宁夏地区750 kV变电站的电磁环境进行实测与分析。监测结果表明宁夏地区750 kV变电站电磁环境合格,其值远低于国家的标准,最后建议未来特超高压变电站的设计与建设选择低电磁环境方案以便更好服务经济发展。

冲击波结合红外偏振光治疗网球肘的疗效观察 下载:62 浏览:408

郑坤 卢洁 徐超 杨涛 姬晶晶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观察冲击波结合红外偏振光治疗对于网球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网球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冲击波结合红外偏振光治疗,对照组仅使用冲击波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上肢功能评分(DASH)评价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VAS评分与DASH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冲击波结合红外偏振光对网球肘的治疗效果显著,与单纯冲击波治疗相比优势明显。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教研工作回顾与展望 下载:87 浏览:457

沈小碚 杨涛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9年9期

摘要:
新中国成立近70年,我国中小学教研工作经历了"初创定型期""停滞偏离期""恢复发展期""改革深化期"和"转型创新期"五个阶段。"教研"是学校教学与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实践样态,是我国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研究发现,我国中小学教研工作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如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效果不够明显、教研人员专业发展缺乏制度保障、教研职能定位不准、教研的管理体制不完善等。由此,我们应在"互联网+教育"的新模式下,强化教研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相结合;致力于由关注知识传授的研究转向关注全面育人的研究。

颅内压监测下控制性减压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下载:76 浏览:504

​费振海 阳建国 钟兴明 汪一棋 赵朝辉 蔡勇 张磊 顾华 杨涛 刘卫兰 唐坎凯 陈志冬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探讨颅内压监测下控制性减压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自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入住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的106例重症脑出血患者, 依据患者家属意愿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治疗组在颅内压监测下采取控制性减压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 同时术后进行颅内压监测管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术中骨瓣回纳率, 术后再出血、头皮渗液、颅内感染、脑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术后再次手术率及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结果研究过程中中途退出5例(对照组2例、治疗组3例), 最后纳入统计分析例数为101例(对照组49例、治疗组52例)。治疗组患者术中骨瓣回纳率(69.2%)较对照组(24.5%)明显提高, 术后再出血、头皮渗液、颅内感染及脑梗死等并发症发生率(11.5%、7.7%、3.8%、13.5%)较对照组(30.6%、22.4%、16.3%、34.7%)均明显降低, 术后再次手术率(3.8%)较对照组(16.3%)明显降低, 预后良好率(76.9%)较对照组(55.1%)明显提高, 死亡率(7.7%)较对照组(22.4%)明显降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脑出血患者, 颅内压监测下控制性减压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骨瓣回纳率, 减少二期颅骨修补率, 减少术后再出血、脑梗死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再次手术率, 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

SEC油气储量评估流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216 浏览:2164

杨涛 《天然气进展》 2022年8期

摘要:
目前国内石油公司正由过去单一注重社会效益的地质储量观念的静态管理体系,逐步转变到以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剩余经济可采储量观念上的动态管理体系。最直接的改变就是储量理念的转变,其核心思想就是强调资本市场下的经济因素对公司储量管理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石油企业SEC储量评估过程中主要影响储量的各个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便以后更好指导油气储量评估。对于管理层或决策层来讲在充分了解气藏条件和经济条件变化之后,能对储量存在的风险和潜力进行分析和预测。

低碳经济中的燃煤电厂脱硫脱硝除尘工艺发展 下载:282 浏览:2832

杨涛 《低碳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近年来,我国加大对于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的发展力度,经过不断努力,使得我国整体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近年来,我国面临非常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与此同时,人们也更加重视环境保护问题,为此,需要加速治理业已被破坏的环境,以及不断优化和完善形成污染的设备等。燃煤电厂未曾燃烧充分的煤是形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燃烧不充分的煤灰形成有害的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在空气中排放这些气体会严重污染环境。

乡村振兴下的环境艺术设计创新应用 下载:147 浏览:1491

杨涛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3年8期

摘要:
为促进环境艺术设计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度融合,推进新时期下的乡村振兴目标,文章进一步阐述了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性,并对其创新应用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供作参考,希望对后续工作开展有所助益。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探究 下载:269 浏览:2137

杨涛 《中国土木工程》 2022年5期

摘要:
为最大限度提升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质量性和经济性,施工单位应着重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理念、机制、技术、设备四个层面提出技术创新的具体策略,使自身施工技术水平得到切实提升,确保工程项目所用施工技术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并实现预期的建设施工目标。

现代农业发展视角下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探究 下载:286 浏览:1006

杨涛 《农业学报》 2024年8期

摘要:
本文探讨了现代农业发展视角下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智能农业技术的定义和范围,详细分析了现代化技术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优化资源利用以及改善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方面的作用。通过全球和特定地区的案例分析,揭示了现代化技术在全球农业中的应用现状和效果。讨论了技术推广、法律伦理问题以及农民接受度等挑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最后,总结了现代化技术对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农业技术发展的趋势。

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态势感知技术应用 下载:172 浏览:1937

杨涛 喻冰峰 高强 《电力技术学报》 2022年7期

摘要:
随着网络安全形势的不断发展,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不断更新,电力监控系统作为电网安全中的关键节点,应当顺应网络安全新形势的需要,加强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实时监测分析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提高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本文将围绕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监测安全防护体系架构,进行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实时监测分析的管控与实践在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体中的应用研究。

医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英汉医学词汇的语义对比 下载:34 浏览:745

杨涛 《医学研究前沿》 2024年1期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医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英汉医学词汇的语义对比。首先,本文对英汉医学词汇的语义对比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造成语义差异的根源。此外,还探讨了语义对比在医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最后提出了一些提高医学英语词汇教学水平的策略。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