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权利要求语义分析的专利价值评估及应用研究——以区块链技术为例 下载:23 浏览:248

李士龙 魏鹏涛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作为衡量专利保护范围的法律依据,专利权利要求是评估专利价值的重要内容,为此本文从权利要求文本出发,提出了基于权利要求语义分析和文档主题生成模型的专利价值评估及应用研究框架,以美国专利局的区块链专利为研究对象,构建专利保护范围测算模型,测算专利价值指标,对高价值区块链专利分布情况、不同技术领域的专利价值分布和不同专利权人的综合竞争地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从国家分布来看,前十大专利权人属地主要集中在美国,其余三家分别属于中国、英国、韩国,从区块链专利主题分布来看,数据存储领域的专利价值最高,专利数量最多,网络构架领域专利价值最小。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对策建议。

基于PLS-PATH方法的科技创新对资源利用绩效边际效应测度与分析 下载:47 浏览:245

张乐勤1 陈素平2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探索科技创新对资源利用绩效影响效应,对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本文以安徽省为例,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资源利用绩效影响因子进行识别;基于STIRPAT模型,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就科技创新等驱动因子对资源利用绩效边际贡献进行测算;运用通径分析方法,就科技创新对资源利用绩效的直接影响效应及通过其他因素产生的间接影响效应进行考察。结果表明:(1)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城镇化、对外开放、市场化程度、环境规制与资源利用综合绩效间呈典型高度正相关,而产业结构与资源利用综合绩效呈典型负相关关系;(2)科技创新对资源利用绩效直接效应低于间接效应。基于研究结果,从高度重视产业结构在资源利用绩效提升中的"木桶"效应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坍塌事故风险演化复杂网络模型及消减对策研究 下载:42 浏览:346

罗秋实 杨高升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12期

摘要:
为预防坍塌事故,促进工程建设安全,采用事故案例分析法从116起较大及以上坍塌事故中识别出76个风险,提取出157条事故链,构建坍塌事故风险演化网络(CREN)模型;运用Pajek分析拓扑特性以明确坍塌事故风险演化规律;基于免疫理论对CREN的网络效率进行仿真,明确最优免疫策略和关键风险点;根据分析结果为坍塌事故的预防和风险消减提出针对性对策。研究结果表明:CREN具有无标度和小世界特性;最优免疫策略是DC免疫策略;控制违章作业子系统可使CREN网络效率降低近40%;坍塌事故是多种类型坍塌事故衍生的结果。

基于VSM的高校基建合作网络分类及其结构形态分析 下载:52 浏览:368

严斌 郭超群 张兵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12期

摘要:
为分析高校基建"靠校吃校"的合作封闭圈问题,选取高校基建项目与中标人的关联数为网络特征指标,应用向量空间模型对27所高校基建合作网络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表明,活跃中标单位与大型基建项目能够促使不同数量的局域网络产生,同时影响整体网络的集聚程度,并据此产生四类合作网络,即单局域离散型、单局域集聚型、双局域离散型与双局域集聚型。高校基建合作网络分类与结构形态分析能够提高项目合作及资金使用效率,加强高校基建合作治理,使其朝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

基于扎根理论的PPP项目再谈判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44 浏览:341

王帅 郝生跃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12期

摘要:
随着PPP模式的快速发展,PPP项目数量不断增加,在实践中发现再谈判频发,一定程度上说是不可避免的。再谈判实质上是公私双方解决项目执行过程中合同不完备、政治经济环境变化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但因各方认识不到位,目前再谈判出现了效率低、结果差等问题,与再谈判的本质相背离。利用扎根理论对PPP项目再谈判效果进行研究,通过开放式、主轴及选择性编码探索出再谈判效果的影响因素,同时通过访谈构建各影响因素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模型并验证影响因素及模型的有效性,为PPP项目再谈判效果的提升提供了有效途径。

考虑交互关系和风险偏好的企业R&D项目组合决策模型研究 下载:35 浏览:264

王景玫 郭鹏 赵静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针对风险偏好者的决策模型缺乏风险因素的考量、风险规避者的模型相对保守、交互关系增加了项目组合决策复杂性等目前不同风险偏好下的R&D项目组合决策研究存在的不足,首先,分析交互关系的影响机理,并采用关联矩阵对交互关系进行度量。其次,提出R&D项目组合风险波动上界概念,依据风险偏好追求"高赢利"与风险规避者追求"低风险"的目标,给出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R&D项目组合决策模型。最后,通过实例研究发现,与传统模型相比,本文提出的风险规避者决策模型可以在风险可控范围内,选择收益增加较高的项目组合;风险偏好者的决策模型能在追求"高赢利"项目组合的同时,加强局部项目的风险控制,减少组合失败可能性。

基于SD模型的绿色建筑项目系统脆弱性研究 下载:63 浏览:341

邢必果 张建新 陈月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11期

摘要:
绿色建筑项目系统脆弱性是隐藏于系统内部的属性之一,其对绿色建筑项目风险存在一定影响。研究绿色建筑项目系统脆弱性,进而推动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目的,以分析系统脆弱性驱动因素为核心内容:采用文献分析法对系统脆弱性驱动因素进行识别;通过G1赋权法确定各驱动因素的权重系数;基于敏感性、适应性和暴露性3个维度建立SD(System Dynamics)模型。通过对其中的6个常量型驱动因素进行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对绿色建筑项目系统脆弱性影响显著的驱动因素为施工企业资质等级、设计积极程度和项目规模。拓展了绿色建筑项目系统脆弱性的驱动因素研究,为控制绿色建筑项目系统脆弱性指数提供理论依据。

基于云模型的工程施工合同风险评价 下载:54 浏览:362

王星凯 赵延龙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11期

摘要:
施工合同是建设工程中最为重要的合同,其一旦存在风险会严重影响到各工程参与方的利益,因此对施工合同进行风险评价非常重要。而施工合同风险评价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评价问题,是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过程。通过文献综述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的方式,从施工方的角度建立施工合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赋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通过云模型逆向发生器计算合同风险云数字特征,利用正向发生器生成合同风险云图,以此直观评价合同风险等级,同时,通过利用相近度的方法进一步确定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将建立的施工合同风险评价方法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得出所选工程实例的施工合同处于高风险等级。

技术与制度交互视角下建筑企业绿色转型能力评估 下载:50 浏览:320

杨涛1,2 薛松1,3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10期

摘要:
在"外生性政策规制"导向下,利用扎根理论从技术与制度维度提炼出21个企业绿色转型能力的内生性因素。利用ISM方法识别内生性因素影响路径,根据FID原理,确定各个节点的状态模糊集和概率模糊集,计算价值节点的频率矩阵,并以JM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与制度相互影响、协同促进企业绿色转型能力的形成;市场调研、财务能力是建筑企业绿色转型内生性驱动因素;构建的ISM-FID方法能有效评估建筑企业绿色转型能力,为提升建筑企业绿色转型能力提供理论支撑。

建筑工人参与安全教育主动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43 浏览:360

许建飞1,2 韩豫1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9期

摘要:
为了研究建筑工人参与安全教育主动性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通过对多个建筑施工企业进行访谈,查阅相关文献,基于行为安全理论、安全认知心理学理论和学习动机理论,将建筑工人参与安全教育主动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识别。划分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选取6个外因变量,共28个观测指标,采用Likert五级量表的形式对建筑工人进行调查,并利用SPSS和AMOS软件对回收数据进行信效度分析及因子分析,建立假设结构方程模型(SEM)并进行修正,得到影响因素对建筑工人参与安全教育的主动性的影响路径系数。结果表明:安全培训质量、安全投入与奖励力度、政府安全监管强度和工人安全素质对工人参与安全教育主动性影响显著。建筑工人应学会提升自身的主动安全素质,企业可以改善安全培训质量,加大安全投入和奖励力度,政府应加强安全监管来提升工人参与安全教育的主动性,减少建筑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基于ABC-LS-SVM的工程项目成本估算与控制模型 下载:63 浏览:379

杜志达刘运鹄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9期

摘要:
准确的工程项目成本估算是分析工程价值的重要依据,也是实现高质量成本控制的基础。针对成本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高度非线性特征以及工程实践中小样本数据的情况,构建了基于ABC-LS-SVM的成本估算模型。该模型以LS-SVM算法为核心,采用人工蜂群算法调谐模型核心参数取值。实例表明:与其他估算模型相比,该模型实现了估算精度和建模效率的双重提高。在此基础上,依据成本估算值和测试集误差MAPE划定成本控制区间,建立成本控制模型,判断项目成本的状态和管理水平,保证项目实现预定的经济目标和社会效益,为实现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提供参考。

基于ISM的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54 浏览:364

杨文 安汤强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9期

摘要:
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建筑业发展的趋势,绿色建筑推广受到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影响因素制约,目前对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影响因素和因素之间的作用机理及相互关系缺乏系统的认识。通过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确定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影响因素,建立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各因素间相互关系,得到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影响因素四层递阶结构模型,确定了消费者观念、政府相关政策和企业发展战略是影响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深层根本因素,并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角度提出发展绿色建筑的一些对策。

基于线性神经网络的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估计模型 下载:54 浏览:355

张曦 黄嘉南 戴二玲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9期

摘要: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蒙特卡罗法随机模拟,构建基于线性神经网络的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估计模型。其具有同步合理预测采取风险防范、化解措施前后社会稳定综合风险值,依据单风险因素评判值大小进行风险因素排序以及动态自学习功能。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为克服现有社会稳定风险估计方法在风险管控中的不足,提高建设项目前期决策的科学水平,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一种有效的途径。

广州市住房租赁新政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 下载:52 浏览:369

赵亮 汪园林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8期

摘要:
为研究广州市住房租赁新政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结合广州市实际政策与理论做出假设,认为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广州市住房租赁市场扩大从而影响住房买卖市场,同时,房价对租金的影响会减小,租金对房价的影响会增大。通过建立租金与房价的VECM模型进一步研究,发现实际研究结论与假设相符合,即新政前后租金与房价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据此可以从统计学的角度说明新政推动了住房租赁市场与住房买卖市场的互动和融合,这对于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并提出了继续扩大政策实施、增大租赁住房供给的同时也要保障租户权益、保量也要保质的政策建议。

电动汽车产业的网络效应:识别与异质性检验 下载:45 浏览:390

孙晓华 孙瑞 徐帅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用户规模和配套设施构成了电动汽车使用的网络基础,如何发挥网络效应对于电动汽车市场推广和产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直接和间接网络效应影响电动汽车购买意愿的理论机制分析,选择离散选择实验方法对用户购买电动汽车考虑的主要因素展开调研,通过数据收集和处理,利用混合Logit模型对电动汽车产业的网络效应加以识别,并根据个体属性、用车习惯、消费者感知和环保意愿对总体样本加以分组,考察了网络效应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周围亲朋使用比例和配套设施建设能够增强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意愿,直接和间接网络效应都十分显著;不同类型消费者的购车决策存在着一定差异,对于有车一族和家庭年收入较高人群,网络效应的作用更为明显,而年行驶里程数和月长途出行次数越多、对电动汽车品牌和优惠政策更了解、以及环保意愿强烈的消费者,其购车决策也越容易受到网络效应的影响。

债务定价、股权定价与总资产定价——贴现率难题的统一解模型 下载:45 浏览:288

张志强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资本资产定价旨在探讨各种资本的合理价格,即各种资本资产的合理收益率或贴现率,它是各种财务和金融决策的基本依据。由于种种原因,资本资产定价问题在理论上还没有解决,表现为没有合理而有效的方法或模型可以充分考虑风险确定各种资本资产的贴现率。本文从投融资决策的需要出发,分别对债权、股权和总资本的适用贴现率进行了探讨,推导出逻辑贯通的三种贴现率的封闭解模型。这些模型的推导都有两种方法相互印证,具有过程的严谨性和结论的唯一性,从而在理论上彻底解决了贴现率确定的难题。

基于CGE的政治争端事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以中日2012年“钓鱼岛事件”为例 下载:42 浏览:367

吴先华1 王长源2 郭际3 谭玲2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家间的经贸联系越来越紧密,扰动性事件对经贸活动的影响也在不断加大。本文以2012年中日"钓鱼岛事件"为例,应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评估该事件给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钓鱼岛事件"对中国经济系统产生了连锁的负面效应,国内总产出、投资、储蓄、收入等宏观经济变量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减少。如总产出的损失值约为6380.7405亿元,约占2012年总产值的0.5%。本研究可以与其他研究结果进行对比,以便更全面地评估类似事件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所得研究结果也可为政府有关部门评估政治争端的影响和制定国际贸易政策,以及企事业单位规划外贸战略时提供实证参考。

数字经济时代下中国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分析 下载:39 浏览:392

严若森 钱向阳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数字经济的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运营商的竞争环境,并对运营商的业务战略与运营本身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重点以中国三大运营商为例,对数字经济时代下中国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进行了PEST与SWOT分析,并藉此构建了中国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的PEST-SWOT模型,提出了中国运营商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选择:(1)强化数据变现方式,实现商业模式转型;(2)加强战略业务转型,促进增长渠道拓新;(3)加强组织单元重塑,实现平台治理优化;(4)强化自主研发能力,引领竞争业态升级。本文既对中国运营商的外部竞争环境进行了分析,亦对中国运营商自身的资源与能力进行了审视,有助于中国运营商构建与融入新的数字经济生态,拓展商业增长模式,进而在新的竞争业态下基于数字化转型与平台治理优化而实现持续稳定的健康发展。

供给侧改革的动因与规制研究:基于政府与市场的博弈关系 下载:73 浏览:409

王赫奕 王义保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供给侧改革作为当今的热点话题之一,对我国今后的紧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政府作为供给侧改革的实施者,推行供给侧改革具有深刻的动因。旧常态下全面政府的博弈组合模式不再能适应新常态的大环境,使得经济增速下降,此时的政府在博弈之中需要对市场做出适当的让步,恢复与"强市场"的并存的均衡路径,通过对两部门模型的分析,找到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所在。并且供给侧改革的实施者——政府对微观经济体的规制也需要革新。如此,在实现有限政府与有效市场的良性互动的条件下,才能使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以有效实施。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绿色建筑建造成本风险研究 下载:54 浏览:331

何志林 王家远 李婕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6期

摘要:
绿色建筑成本问题一直备受行业关注,且建造成本是绿色建筑成本增量最明显的部分。为有效管控绿色建筑建造成本风险,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与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探讨影响绿色建筑建造成本的关键利益相关者与关键风险因素。结果表明,设计单位对绿色建筑建造成本的影响最大,而监理单位对绿色建筑建造成本的影响似乎最小。此外,在风险等级划分上,关键风险因素主要与业主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相关。
[1/67]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