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Y型迷宫在中学的应用”一节选修课教学设计 下载:74 浏览:9

黄克坚 《生物学报》 2019年7期

摘要:
在"Y型迷宫在中学的应用"一节选修课教学中,借助Y型迷宫,以小鼠为实验对象,设置不同刺激源,用秒表记录被试鼠在每个迷宫臂内的时间,探究其气味偏好,再展开系列问题教学。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设计和操作,有利于培养其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基于核聚类的嗅觉神经网络对气味模式的识别 下载:93 浏览:512

诸震宇 王如彬 《动力技术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嗅觉系统是生物感觉神经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嗅觉感受器接收到气味刺激时,其将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传递给嗅球,嗅球对信息进行整合与编码,继而将其传递到大脑嗅皮层,最终产生嗅觉.对于嗅觉神经网络的建模以及嗅觉信息处理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嗅觉系统是如何有效区分不同种类与浓度的气味.本文在由僧帽细胞、颗粒细胞以及球旁细胞所构成的传统嗅球模型基础上,引入了嗅皮层来构建完整的嗅觉网络模型,并考虑了抑制性突触可塑性在网络接受刺激时的学习作用.其仿真结果表明抑制性突触可塑性可以平衡嗅皮层中兴奋性和抑制性的突触电流,从而使得嗅皮层对于气味刺激表现为特定的发放模式.嗅皮层对于不同种类的气味刺激表现为不同的发放模式,而对于同一种类不同浓度的气味刺激表现为相似的发放模式与不同程度的发放强度.同时提出了基于核方法的层次聚类和模糊聚类算法来实现对不同种类纯气味的识别和对混合气味中各种气味成分的识别.

叶天士药用芳香性味理论探析 下载:83 浏览:502

​郭永胜 张思超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叶天士论病疗疾注重气味,总结并继承先贤医家对于芳香性味的论述,临证时对于芳香性味运用颇有发挥:根据地区时节气候特点,预用芳香避秽以"治未病";外感湿邪、湿热、暑湿或秽浊疫邪,首选芳香逐秽辟邪;若湿热、秽浊、热邪等蒙蔽或闭阻心包络,则用芳香通窍开闭;而无论外感或是内伤致使湿浊困脾者,则用芳香理脾醒中。芳香性味多与辛味配伍合用,具有辛香流动气机,以增强辟邪逐秽之功,并能开郁通络以治络脉病证。但辛香多偏于温热,易于动阳伤阴,故香气燥烈而阴血不足者忌用,辛香泄气而劳损虚证者勿投,并提出变通运用芳香性味,以取其长而去其弊。

实现PVC材料低气味与经济性的配方优化探讨 下载:206 浏览:2087

姚兴南 陈秋燕 罗浩 江玉花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24年4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实现聚氯乙烯(PVC)材料低气味与经济性并重的配方优化策略。通过分析PVC材料气味的来源,以及影响材料经济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方案。在不影响材料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原料配比、选用低气味添加剂、优化加工工艺等措施,有效降低PVC材料的气味,并提高其经济性。本文的研究结果为PVC材料的绿色化、低成本化生产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