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高度近视限制性内斜视手术疗效的观察 下载:54 浏览:394

汪丽娟1 李本聪1 关虹1 颜玉娥1 岳以英2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观察Yokoyama术的改良方式联合内直肌悬吊术治疗高度近视眼限制性内斜视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11月在合肥普瑞眼科医院就诊的5例(5只眼)高度近视限制性内斜视患者的相关资料,如视力、屈光状态、眼轴、眼位、眼球运动、影像学检查,手术方式采用Yokoyama术的改良方式联合内直肌悬吊术,观察其手术疗效并随访术后3~12个月的眼位。结果术后眼位:第1天眼位基本正位,术眼无眼前节缺血症状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眼球上转及外转均可过中线;术后3~12个月观察眼位基本保持稳定。结论 Yokoyama术的改良方式联合内直肌的悬吊术对治疗高度近视限制性内斜视的手术疗效肯定,能改善眼外肌的走行情况将脱出的眼球还纳至肌锥内,同时还可以不同程度地恢复眼球运动。

合肥市小学生近视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下载:51 浏览:337

马翠侠 付玲玲 汪丽娟 范国保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调查合肥市小学生视力及屈光状态,探讨影响近视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为小学生近视的防控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合肥市3所小学3327名在校生,进行裸眼视力、矫正视力检查,双眼中任一眼裸眼远视力低于5.0者,测量双眼屈光度数。整群分层抽样1400名小学生填写近视相关因素及学校与家长对学生眼健康知识了解的调查问卷,共获有效问卷1325份。结果在3327名小学生中,视力低下检出率为42.8%。视力低下检出率随年级数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2,P<0.01)。疑似近视检出率为81.88%,各年级疑似近视检出率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11,P<0.01)。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显示:学习时间长、连续用眼时间长不休息、看电子产品距离近、缺乏户外运动是小学生近视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结论合肥市小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及疑似近视率随年级数逐渐上升,应及早对学生进行用眼行为干预,早期预防近视发生,并根据学生近视的情况,给予合理的矫正。

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人员岗位胜任能力研究——以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下载:78 浏览:1094

汪丽丽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4年4期

摘要:
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人员是高职教育管理的核心力量,其岗位胜任能力的提高对于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提升教务管理人员岗位胜任能力的重要意义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教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岗位胜任能力,并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现状,结合当前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建议,以期为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人员的岗位胜任能力提升提供参考与借鉴。

视频数据汇聚共享与智慧城市公共安全治理应用实践 下载:113 浏览:1545

张愿 王世明 刘聪 杨就 汪丽君 《数据与科学》 2023年3期

摘要:
为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谋求城市治理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资源建设力度,推进视频数据联网整合、共享应用,坚持依规建设、按需联网、整合资源、规范应用、分级保障安全可控原则,推动本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集约化、联网规范化、应用智能化,夯实视频联网整合应用基础,促进视频应用与政府职能相融合,初步建立起智能化、自动化的预警防范机制,为政府决策指挥提供智慧支持,促进城市管理治理智慧化水平提升。通过搭建视频汇聚共享应用服务平台,实现对某区一类、二类和三类监控视频汇聚,视频共享、视频应用服务,对接市级视频专网。各部门利用视频资源进行城市运行监测、态势预测、城市部件和事件管理、安全隐患排查、智能交通管理、应急指挥调度等管理工作

症状管理导向的健康教育护理对发热患儿家长知识知晓率和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下载:86 浏览:816

庄美珊 汪丽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3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评估以症状管理为核心的健康教育和护理介入对于提升儿童发热患者家长的疾病认知水平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06名发热儿童及其家长,随机分配到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则接受基于症状管理的健康教育和护理介入。研究比较了两组在干预后儿童的依从性以及家长在护理前后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的变化。结果:经过一个月的介入后,实验组家长的疾病知识认知率在统计上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的依从性同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症状管理的健康教育和护理介入能显著提高发热患儿家长的疾病认知水平,并提升他们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时促进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和康复。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研究探赜 下载:67 浏览:744

汪丽聪 王雪 王刚 王楠 孙国超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新媒体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传播信息的模式,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研究发现,学生爱国情感的表达方式更加多样化,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参与线下活动等方式表达内心的爱国情怀;学生获取爱国主义教育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和便捷,学校利用校园网、社交平台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相关内容;但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存在差异,受家庭背景、专业偏好等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些情况,论文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包括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创新教学方式、因材施教提高教育实效性、加强师资培养等。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