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预防路面接缝开裂的沥青抹缝技术应用 下载:42 浏览:327

庞世华 马增峰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针对沥青路面维修过程中新老路面施工缝开裂、雨水渗入路面内部的工程问题,采用以高性能密封胶为主要材料的抹缝施工技术,对铣刨施工槽四周侧立面进行粘结密封。结果表明抹缝技术可以有效预防后期施工缝开裂、雨水下渗问题的产生,实现了事后处治养护向事前预防性养护的转变,对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和提高路面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浅埋管道对沥青面层受力影响试验研究 下载:34 浏览:391

许海亮 任合欢 覃吉宁 陈宇 陈征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城市沥青路面结构中,埋地管道(特别是浅埋管道)部位是路面结构受力的薄弱环节。根据相关规范和力学指标要求,设计沥青路面结构试验模型,通过应变片采集的应变数据,对比不同荷载作用下无管道埋设与浅埋管道沥青各面层应变值,进而分析浅埋管道对沥青各面层应变值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路面结构深度的增加应变值逐渐增大,在沥青下面层应变值达到最大;标准荷载下,埋地管道与无管道相比,沥青各层的应变值减小;超载与标准荷载相比,超载增大了埋地管道工况下沥青各层的应变值,其中沥青上面层应变增幅明显。

预防路面接缝开裂的沥青抹缝技术应用 下载:19 浏览:205

庞世华 马增峰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针对沥青路面维修过程中新老路面施工缝开裂、雨水渗入路面内部的工程问题,采用以高性能密封胶为主要材料的抹缝施工技术,对铣刨施工槽四周侧立面进行粘结密封。结果表明抹缝技术可以有效预防后期施工缝开裂、雨水下渗问题的产生,实现了事后处治养护向事前预防性养护的转变,对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和提高路面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沥青路面养护工程巡检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 下载:47 浏览:478

吴昊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既有公路的养护工程量逐年增加,养护工程的质量巡检和综合评价体系建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保证路面养护质量,以江苏省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以往案例和经验为基础,建立了路面养护工程质量巡检评价体系,并将该体系应用于多项养护工程,证实了此评价体系在实际工程中的可行性与适用性。

沥青路面热灌型灌缝胶路用性能关键指标研究 下载:55 浏览:386

赵炜1 李锋2 刘林林2 吴春颖2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针对目前有关路面加热型灌缝胶关键指标黏度、黏结力研究较少等问题,采用Brookfield旋转、弯曲蠕变劲度、直接黏结力试验方法对HY、SC和KLF 3种热灌型灌缝胶关键路用性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灌缝胶黏度决定其施工和易性,温度是影响黏度的关键因素,黏度顺序依次为KLF>SC>HY,温度敏感性顺序依次为SC>HY>KLF;弯曲蠕变劲度试验可以有效、直观地评价灌缝胶的低温拉伸性能,低温流变性能依次为HY>SC>KLF;灌缝胶的黏结力敏感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黏结力依次为KLF>HY>SC。

沪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施工过程变异性分析 下载:55 浏览:346

朱元军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以沪宁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为依托,通过对施工过程进行不定期检测,从原材料(沥青、集料)和施工过程主控参数(温度、油石比、级配、压实度)两个方面对该工程进行了变异性分析,发现沥青延度、集料的针片状含量、压碎值、初压温度、混合料级配变异性较大,应将这些指标作为后续施工控制的重点。

不同因素对沥青路面层间黏结的影响研究 下载:86 浏览:482

吕巍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通过试验,研究了竖向荷载、沥青种类、温度和乳化沥青洒布量等因素对沥青路面层间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沥青路面层间抗剪强度随着竖向荷载的增大而增大,且在乳化沥青洒布量为0. 4 kg/m2的条件下,两者有着较强的相关性,相关性高达98. 2%;抗剪强度最大的沥青材料是Super PCR,且其抗剪强度随升温而减小;随着乳化沥青洒布量的增加,层间抗剪强度出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因此,实体工程中对于乳化沥青洒布量的选择应慎重。同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可知,竖向荷载对沥青路面层间抗剪强度影响最大。

不同因素对沥青路面层间黏结的影响研究 下载:67 浏览:372

吕巍 《数学应用》 2019年2期

摘要:
通过试验,研究了竖向荷载、沥青种类、温度和乳化沥青洒布量等因素对沥青路面层间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沥青路面层间抗剪强度随着竖向荷载的增大而增大,且在乳化沥青洒布量为0. 4 kg/m2的条件下,两者有着较强的相关性,相关性高达98. 2%;抗剪强度最大的沥青材料是Super PCR,且其抗剪强度随升温而减小;随着乳化沥青洒布量的增加,层间抗剪强度出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因此,实体工程中对于乳化沥青洒布量的选择应慎重。同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可知,竖向荷载对沥青路面层间抗剪强度影响最大。

新旧沥青路面拼接方案室内试验研究 下载:47 浏览:360

张利东1 张羽彤1 郑炳锋2 朱富万2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针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新旧路面基层与面层拼接方案展开研究,通过设计室内试验对拼接方案进行比选,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基层与面层拼接方案选择提供参考。研究表明:综合拉拔强度、劈裂强度及破坏形态,推荐新旧基层拼接采用方案C,即混凝土界面剂组分A∶B∶水泥=1∶3∶6,涂刷量采用4~6 kg/m2,涂刷层厚约2.4 mm,该方案拉拔强度为2.40 MPa,劈裂强度为0.63 MPa;通过成型沥青混合料复合试件,采用劈裂试验对新旧沥青面层的拼接材料进行研究,推荐新旧面层拼接方案为水性环氧沥青与矿粉质量比例为1∶1.1,该方案劈裂强度可达1.07 MPa,并且具有良好的抗水损害性能。

新旧沥青路面拼接方案室内试验研究 下载:326 浏览:468

张利东1 张羽彤1 郑炳锋2 朱富万2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针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新旧路面基层与面层拼接方案展开研究,通过设计室内试验对拼接方案进行比选,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基层与面层拼接方案选择提供参考。研究表明:综合拉拔强度、劈裂强度及破坏形态,推荐新旧基层拼接采用方案C,即混凝土界面剂组分A∶B∶水泥=1∶3∶6,涂刷量采用4~6 kg/m2,涂刷层厚约2.4 mm,该方案拉拔强度为2.40 MPa,劈裂强度为0.63 MPa;通过成型沥青混合料复合试件,采用劈裂试验对新旧沥青面层的拼接材料进行研究,推荐新旧面层拼接方案为水性环氧沥青与矿粉质量比例为1∶1.1,该方案劈裂强度可达1.07 MPa,并且具有良好的抗水损害性能。

沥青路面施工智能管控系统在贵合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下载:58 浏览:240

赵勇1 陈宁2,3 樊旺生2,3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逐步从人工向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模式转变,依托广西贵合高速公路工程,对其采用的沥青路面智能管控系统进行介绍,开展了沥青路面拌合、运输、摊铺、碾压的全过程智能管控应用,为广西地区沥青路面质量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微表处技术在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运用探究 下载:10 浏览:402

董荣平 《低碳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本文研究为了解决当前公路沥青路面微裂缝、渗水、集料松散、沥青膜脱落等问题,为了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的工作量采取了一种新型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微表处技术。结果显示,微表处技术在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经济社会效益良好,今后的研究应用潜力巨大。

基于路况云图的沥青路面施工均匀性快速无损检测评价技术 下载:26 浏览:500

王惠勇1,2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沥青路面的施工不均匀会导致沥青路面早期损害,从而大大缩短其使用寿命。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并采取补救措施尤为重要。文章在分析沥青路面检测技术的基础上,采用激光断面仪、探地雷达快速无损采集沥青路面平均剖面深度、厚度、压实度的点状检测数据,利用点状检测数据绘制路面状况分布云图,评价分析沥青路面施工均匀性。

长大纵坡沥青路面车辙防治措施效果评价 下载:42 浏览:465

葛浩 张迪 刘旭东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结合云南省某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对长大纵坡沥青路面车辙病害进行调查与成因分析。依据相关研究成果,选取路面中面层作为该高速公路长大纵坡段抗车辙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对4种不同类型的抗车撤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和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效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预防路面接缝开裂的沥青抹缝技术应用 下载:73 浏览:481

庞世华 马增峰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针对沥青路面维修过程中新老路面施工缝开裂、雨水渗入路面内部的工程问题,采用以高性能密封胶为主要材料的抹缝施工技术,对铣刨施工槽四周侧立面进行粘结密封。结果表明抹缝技术可以有效预防后期施工缝开裂、雨水下渗问题的产生,实现了事后处治养护向事前预防性养护的转变,对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和提高路面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浅埋管道对沥青面层受力影响试验研究 下载:46 浏览:470

许海亮 任合欢 覃吉宁 陈宇 陈征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城市沥青路面结构中,埋地管道(特别是浅埋管道)部位是路面结构受力的薄弱环节。根据相关规范和力学指标要求,设计沥青路面结构试验模型,通过应变片采集的应变数据,对比不同荷载作用下无管道埋设与浅埋管道沥青各面层应变值,进而分析浅埋管道对沥青各面层应变值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路面结构深度的增加应变值逐渐增大,在沥青下面层应变值达到最大;标准荷载下,埋地管道与无管道相比,沥青各层的应变值减小;超载与标准荷载相比,超载增大了埋地管道工况下沥青各层的应变值,其中沥青上面层应变增幅明显。

基于弹性模型下的土工格室柔性加固沥青路面结构力学性能研究 下载:213 浏览:2254

刘苗 李铭 王瑞 吴佳鑫 齐钰龙 余瑞博 《交叉科学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西藏地区公路地处高原季节性冻土地区,易在复杂耦合因素作用下产生病害,导致使用性能和寿命受到严重影响,常用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存在耐久性不足。本文采用土工格室对级配碎石基层加固,组成优化型路面结构——柔性加固基层长寿命路面。通过建立路面结构二维弹性数值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分析土基不均匀变形状态下路面结构力学性能特征,计算结果表明该路面结构能够抵御季节性冻土地区的不均匀变形破坏。

高速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研究 下载:95 浏览:990

薛晓宇 《国际科技论坛》 2024年12期

摘要:
随着交通流量的不断增长和车辆重载化趋势的加剧,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求愈发严格。因此,研究高速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本文就对此展开探讨。

超强基层沥青路面力学性能研究 下载:367 浏览:3685

巴雅翠1 邹可轩2 郑港2 庞宇1 李伏军1 陶茂林1 《交叉科学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为了研究超强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整体力学性能,自行研发整体路面结构成型模具和疲劳冲击加载仪,并与常规沥青路面结构整体性能进行对比,分析新型路面结构整体性能。首先利用研究出的配合比进行超强基层材料制备,随后验证其基础性能并进行试件成型;其次通过课题组自制模具对整体路面结构进行试件成型;最后利用静力加载方式和疲劳冲击方式对整体路面结构进行试验检测。配合比下材料抗压强度为101.2MPa,抗折强度为12.3MPa,弹性模量为40.53GPa;超强基层沥青路面静力加载至3.0Mpa时,常规沥青路面静力加载至2.8Mpa时,水泥稳定碎石层均出现开裂,其他结构层无裂痕;在相同疲劳冲击次数作用下,超强基层相对于常规沥青路面上基层应变平均增长3.7%,超强基层沥青路面下基层相对于常规沥青路面下基层平均增长47.7%。通过静力荷载试验与疲劳冲击试验表明,在常规沥青路面由沥青中下面层和部分水泥稳定碎石层来承受的压应力以及应力作用下产生的应变,由超强基层沥青路面中超强基层来承担大部分应力与应变,与设计之初使用超强基层来替代沥青中下面层和部分水泥稳定碎石层的理念一致。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现场试验检测技术研究 下载:97 浏览:1034

周林巧 《国际科技论坛》 2024年5期

摘要: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公路工程的建设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公路工程是经济流通的重要影响因素,加强运输的便利,是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现如今人们对路面的坚固程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现场试验检测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此展开相关的研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