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南六省中小学音乐教育协作交流会述评 下载:67 浏览:398

李佳铭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中南六省(区)中小学音乐教育协作交流会"举办的"中南六省(区)第十二届中小学音乐教育协作交流会"于2017年12月4—9日在海南省陵水县雅居乐体育馆展开。13位参会教师进行了教学交流,教学过程充分展示了日益提升的教师音乐素养和专业技能,以及文化传承的内涵。王国安教授对各教师的授课进行了总结评价并提出问题。

中国古代艺术风格类型理论的早期形态 下载:30 浏览:300

张兰芳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对"风格类型"的区分,是人类审美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站在审美立场上对艺术自身体貌与特色感悟体验的结果。中国古代艺术风格类型理论从先秦两汉时期孕育萌芽,到魏晋六朝时期正式确立,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古人相关"艺术"的认知,从艺术与非艺术混杂,到门类艺术分列,始终被束缚于实用功能体系中。由于社会主流思想、审美观念不同,对艺术及风格类型的评价具有鲜明时代差异。先秦两汉时期大多统摄于"功能论"而显得不够明朗,魏晋六朝时期主要着眼于艺术自身"审美论"而使风格类型划分理论得到彰显,理论话语的审美特性由模糊趋于鲜明,体现出古代艺术风格类型理论早期形态的发展轨迹,为后世艺术风格类型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

海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及发展对策 下载:27 浏览:304

张林锋 《中国职业教育》 2020年12期

摘要:
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海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测算分析,结合研究结果,就如何提高全省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出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加强校企合作、优化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优化专业设置等对策。

基于体旅融合视角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 下载:21 浏览:230

张婧华 夏敏慧 《体育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目前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了实现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完美结合,以运动休闲小镇特色为载体,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消费者年龄段、运动项目参与情况和小镇基础设施服务进行分析,为小镇的选址规划、小镇主题定位和配套设施服务提出合理性建议,实现新常态下顺应体育产业转型的体旅融合稳健发展的重要目的。

武术套路裁判员主观裁决心智过程分析 下载:35 浏览:325

段连启 陈文科 《体育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对武术套路裁判员的主观裁决心智过程进行分析,主要以国内的多位武术裁判专家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观察法、访谈法、回溯法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科学的论述分析。以此构建武术套路裁判员的主观裁决心智模型,并以此为根据,对裁判员的主观心智过程进行深入探究。

论“恢复党权运动”与《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的写作 下载:63 浏览:385

邹佳良 《中国文学》 2018年10期

摘要:
1926年末至1927年初,国民党左派忌惮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权力过大,发起声势浩大的"恢复党权运动",以压制其日益膨胀的独裁野心和独裁行为。在此运动中,郭沫若是蒋介石极力拉拢的人物。郭沫若却选择支持左派,积极游说手握兵权的李宗仁和朱培德反蒋以支持武汉中央,又在朱德家中写出了反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在此背景之下重读檄文,可以看出《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既是郭沫若的反蒋宣言,也隶属于"恢复党权运动"的言说体系。

抗战时期的神鹰剧团及其戏剧活动 下载:63 浏览:339

王学振 《当代中文学刊》 2018年2期

摘要:
抗战爆发之后,军队中的文艺活动十分活跃。其中隶属于航空委员会政治部的神鹰剧团,荟萃了文艺界的不少杰出人物,在空军戏剧运动等方面取得不菲的成绩,是研究军中文艺的典型标本。

基于生态优势转化的乡村旅游发展探讨 下载:31 浏览:316

罗君名 《当代市场营销》 2020年1期

摘要:
寻求一条既能立足于生态优势来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又能反过来维护与提升生态优势的绿色发展路径,是当前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通过研究乡村旅游基于生态优势转化的发展优势,明确乡村旅游是环境生态服务价值实现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实施环境生态保护性开发的最佳产业,是传播绿色发展理念的主要平台或方式,并基于其产业关联性肯定它的地区主导产业地位;通过研究乡村旅游发展的潜在生态风险,全面地认识乡村旅游发展规律;通过研究乡村旅游绿色发展机制,认为需要通过外生引动、内生驱动、技术可行方式才能让该发展变成客观现实。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现代化教学与小学音乐教育的探索 下载:45 浏览:701

王婕 《中国音乐学报》 2024年12期

摘要: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电脑技术在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中的广泛运用,电脑动画逐步成为现代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它不仅更新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同时也更生动全面地展示教材,更好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它有着许多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可比及的优越性,利用电脑动画技术的方法和策略来指导我们的音乐活动,将对构筑理想的音乐教学活动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反思 下载:48 浏览:512

曾强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6期

摘要:
针对价值取向偏差、目标导航缺位、测评标准含糊问题,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培养要以社会发展为导向、以个人发展为基本遵循,从社会对人才需求、高校对人才期盼、学生对自我发展的追求出发,奠定人才培养目标之基,以"三位一体"的人才目标观,依托良好的德性、广博的学识、精湛的专项特色技能的人才评价标准,夯实人才培养目标之本。

探索以“党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基于海南省大石岭村的调研 下载:28 浏览:399

董前 程吴虑 《农业研究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大石岭村在以"党建+"为抓手的"美丽乡村"活动建设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就: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内容不断丰富,并结合乡村特色产业与"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红色文化推动乡村发展。然而,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红色资源利用不到位,市场秩序不健全,旅游业发展不完善,党建工作执行不彻底等等。为解决以上问题,必须研究相关对策,以确保大石岭村"美丽乡村"建设的长远利益。

论项目学习的内涵、特征、实施与支撑条件 下载:75 浏览:512

梁岩岩 崔友兴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项目学习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真实环境为基础,旨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让学生成为实际问题解决的思考者、主动者和参与者,以向他人展示问题解决的成果以及作品为目的,在一定时间内对实际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的学习方式。它具有创新性、情境性、跨学科性、合作性的特征,其实施过程环环相扣,包括项目学习问题的提出、项目学习过程的探究、项目学习成果的展示三个环节。项目学习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师资、环境、技术的支撑。

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与师资保障 下载:86 浏览:455

李尚卫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0年4期

摘要:
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是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主渠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体系日趋合理、中国特色日益凸显,但仍存在社会支持与保障体系欠完善,招生规模不足、地区分布失衡,人才培养方案形式与内容设计欠合理,内部治理机制不够健全等现实困境。根据特殊教育、特殊儿童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国际趋势和国内现实,我国高校需进一步优化保障与支持体系、数量与结构、人才培养体系和内部治理机制,提升特殊教育专业的合法性、全纳性、可行性、实效性,通过外部引进、内部培养、师资共享等多种形式,提升特殊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论循证教学的内涵、结构与价值 下载:63 浏览:461

崔友兴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9年5期

摘要:
循证教学是指基于证据的教学,是教师个体经验、教学智慧与教学证据有机融合的教学形态,由教学主体、教学证据和教学情境构成。其中,教学主体是循证教学运行的主体力量,教学证据是循证教学实施的中介要素,教学情境是循证教学展开的时空场域。循证教学的价值主要体现为革新教学理念,使教学有据可依;转换教学思维,使教学有迹可循;明确教学过程,使教学有法可效。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循证教学实效,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尚需对循证教学进行深入探讨和实践检验。

我国高等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现状调查 下载:89 浏览:510

齐培育1 拓小娟2 赵斌2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8年1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教育理念的变革,我国高等特殊教育专业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高校日渐增多,至今已达百余所。为全面了解我国高等特殊教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现状,进一步促进我国特殊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本研究抽取48所样本院校,对我国当前承办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高等院校专业建设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高等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年龄分布不尽合理,学历水平相对较低,专业化程度不高;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着经费投入不均衡、新建校师资与招生规模严重失衡等问题。

提升师范生批判性思维的微格教学模式构建 下载:25 浏览:246

李晶晶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2期

摘要:
教师肩负着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责任,作为教师的储备力量,师范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需要引起关注。"ORDPE"微格教学模式以"反思+实践"为基本教学路径,通过"观摩—反思—讨论—实践—评价"五个迭代的教学环节促进师范生批判性思维的提升。在这个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除了传统的规划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还是师范生批判性思维学习的辅助者和评估者,课程学习方式也增加了目标导学、案例促学和评价互学三种特殊的方式。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小学古诗词信息化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176 浏览:1579

向粟裕 《中文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古诗词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如何在信息化教学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进行探讨,以“核心素养”为依据,对小学语文古诗词的信息化教学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

海洋文化对民族性格的影响 下载:126 浏览:1261

郑慧茹 《中国海洋学报》 2023年3期

摘要: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焦虑中国的发展会动摇其对世界秩序的霸权统治,不断在舆论上造谣“中国威胁论”,以遏制中国的和平崛起。本文从地理影响:沿流溯源、历史预示:有迹可循、现状重合:本末终始、以史为鉴:珍惜未来等方面,着手分析东西方海洋文化对民族性格的影响,中国海洋文化以友好互助、合作共赢为特征,而西方海洋文化以侵略扩张、凌人称霸为特征,历史已证明中国未曾有称霸之举,将来也会继续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道路。中国威胁论是无稽之谈。

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下载:352 浏览:2504

​陈思琦 董语晨 《文学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不同地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基本上都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网络语言的出现使人们对个人和网络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然而,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对汉语语言文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网络交际语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及对策 下载:212 浏览:3215

林青之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1期

摘要:
网络交际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与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介绍了网络交际语言的特点及表现形式,分析了网络语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与积极影响,并提出了 规范网络交际语言,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对策。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