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江苏阳澄湖重要湿地生态红线典型区监测研究 下载:80 浏览:506

张叶春 石晓峰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2期

摘要:
生态红线是指为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必须实行严格管理和维护的国土空间边界线。结合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确定生态红线区分类体系,建立了一套以地理国情数据为基础、基于多源数据的生态红线及监测方案。随后应用该方案,选取江苏阳澄湖重要湿地为监测区,提取该区域2005年以来生态红线覆盖现状,开展监测区统计分析与评价工作。研究表明,阳澄湖重要湿地自2005年以来随人工用地增长、自然景观持续下降,导致生态指数下降,且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应冻结生态红线保护区范围内人工用地开发活动,对自然地类加大保护力度,从而维护该区域生物多样性。

我国湿地生态保护法律机制的问题与完善 下载:45 浏览:43

高咪咪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我国湿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污染严重,湿地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严峻,近年来湿地问题逐渐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然而我国的法律建设严重滞后于湿地保护的需要,缺乏关于湿地的专项保护立法,湿地范围界定模糊,湿地生态补偿方式单一、产权和补偿主体不明,湿地恢复缺乏法律依据和有效监管,征收征用湿地过程中缺乏合理的拆迁安置补偿办法等问题突出。因此,亟须在国家层面出台湿地保护法,建立健全我国湿地保护法律体系,全面规范湿地保护过程中存在的多项问题,从而推动湿地生态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我国湿地生态保护法律机制的问题与完善 下载:57 浏览:364

高咪咪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我国湿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污染严重,湿地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严峻,近年来湿地问题逐渐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然而我国的法律建设严重滞后于湿地保护的需要,缺乏关于湿地的专项保护立法,湿地范围界定模糊,湿地生态补偿方式单一、产权和补偿主体不明,湿地恢复缺乏法律依据和有效监管,征收征用湿地过程中缺乏合理的拆迁安置补偿办法等问题突出。因此,亟须在国家层面出台湿地保护法,建立健全我国湿地保护法律体系,全面规范湿地保护过程中存在的多项问题,从而推动湿地生态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潜流人工湿地生态结构优化及水质净化研究 下载:83 浏览:493

范海青 王凌文 殷操 王丹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为了克服潜流人工湿地(SFCWs)在实际运行中脱氮、除磷及COD协同去除能力低下的问题,利用外加微生物及筛选脱氮、除磷的植物套种的方式优化了SFCWs的生态结构。通过连续稳定运行一个月的探究,发现优化过后的SFCWs对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可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GB8978-1996)一级标准。可为SFCWs的高效运行提供理论指导。

小球藻属DNA条形码的鉴定研究 下载:47 浏览:429

张稚兰1 邢炳鹏1,2 《海洋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为探讨小球藻鉴定的新方法以及评估小球藻属DNA条形码候选序列的鉴定作用,文章对20株小球藻的线粒体基因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I)、核基因组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以及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bcL)3个片段进行PCR扩增测序,并对各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OI、ITS和rbcL序列在20株小球藻中的扩增和测序效率均呈阳性,扩增成功率分别为76%、83%和70%;经评估,COI、ITS和rbcL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在小球藻分类鉴定中均不适合较低的分类单位,但可参考动植物的分类方法,将多个片段组合应用,从而筛选不同进化级别的DNA条形码。

水产养殖污染对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修复策略 下载:27 浏览:542

毛凤锦 王晓晨 张弘 单洁雅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5年2期

摘要:
污染物质的直接排放导致了河口湿地水质的恶化,破坏了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水产养殖所需的饲料、药物残留以及粪便等有机物质进入水体,诱发藻类大量繁殖,引发水华,严重威胁着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同时,水产养殖对河口湿地的陆地生态系统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包括湿地植被的破坏、土壤质量的下降等,这进一步削弱了湿地的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更是水产养殖污染的严重后果之一,许多湿地特有的物种因此濒临灭绝。为应对这一严峻局面,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修复策略,如人工湿地建设、生态工程实施等。这些策略旨在恢复河口湿地的生态平衡与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适应策略 下载:71 浏览:893

​曲平涛 《气候变化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湿地生态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是有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栖息地,为许多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庇护所,同时也是水资源存储和过滤的关键系统。然而,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如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循环、湿地生产力、湿地动植物等。因此,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冲击不容忽视。本文旨在深入剖析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具体影响,并提出一系列适应策略,以期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并推动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湿地生态保护存在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下载:264 浏览:2697

蒋黎 文森正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2年7期

摘要: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意识逐步提高,人们对于大自然的保护意识也日益关注起来。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同样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主要环境资源。但是人们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措施并不完善,从而导致生态系统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损害,甚至直接影响到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所以有关工作人员应该制定适当的保护措施来恢复和完善湿地生态环境,从而恢复自然界的生态环境,本文就湿地生态保护所存在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进行阐述,并期望能够为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效借鉴。

关于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研究 下载:266 浏览:2721

刘文婷 《环境科学研究》 2022年8期

摘要:
湿地是地球生态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对生态环境起到生态净化、调节气候等功能。当前湿地生态系统中出现很多生态环境问题,这也降低了湿地生态系统的作用。为了尽快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环保部门应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对于湿地生态系统提出合理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环境影响评价,环保部门以此来作为参考,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制定减缓措施和替代方案,改善当前的生态环境。本文将对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初步探讨,对于当前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以供相关行业参考。

关于对湿地生态林业工程相关问题的研究 下载:174 浏览:2061

陈敬晶 《林业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湿地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工作主要是以生态保护的理念为指导,以湿地环境情况为落脚点,借助一些造林管理技术方案,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本文重点从保护环境、恢复环境以及推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入手,研究在科学保护湿地的基础上,如何发挥湿地的使用功能。相关建设工作应当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由政府出台管理政策。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