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民国时期水利经济开发的历史考察——以李书田与黄河水利开发为例 下载:469 浏览:499

杨娟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1期

摘要:
民国水利专家李书田主张合理开发黄河航运、引黄灌溉、利用黄河水力发电,以利于民生、国防和经济发展。李书田的具体建议包括:采用特别设计不同船只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以解决黄河长期以来航运不畅的问题,从而发挥黄河航运运量大、价格低的优势,以利于西北运输;黄河中上游流域,应大规模引水灌田,用上游水灌溉下游平原,以增加农产,利于民生;利用山陕交界之黄河丰富的水力资源来发电,以缓解西北动力燃料缺乏的状况,利于西北经济建设需要。

调亏灌溉不同灌水量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下载:42 浏览:352

吕棚棚 吕振东 毕远杰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为了探究调亏灌溉对玉米生长的影响,设计了玉米不同生育期亏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拔节—孕穗期复水后玉米株高生长速度最快,进行亏水处理对玉米根系有显著抑制作用。玉米不同生育期的水分亏缺对玉米株高和产量的影响程度排序分别为:拔节—孕穗期>三叶—拔节期>孕穗—灌浆期>灌浆—成熟期。在三叶—拔节期进行适宜程度的亏水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玉米不但不会减产,反而能提高玉米产量性状。该研究为寻找作物高产、节水的技术方法打下基础。

生态净水混凝土在张家口地区灌溉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77 浏览:419

卜娜蕊 廖静 张思卿 《交叉科学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张家口地区气候干燥,降雨量少,要促进植物的生长,必须采用灌溉技术.而污水不利于环境的保护和植物的生长,用处理好的生活用水成本又太高.对于张家口这样一个经常发生干旱的地区而言,采用生态混凝土净化污水,不仅能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加速生物圈的循环.

水肥耦合灌溉模式比较效益分析 下载:68 浏览:427

朱雪辉1 黄喜良2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9年6期

摘要:
水肥耦合灌溉模式是推进生态保育型农业发展的有力抓手。本文运用农业比较效益分析方法,通过大田粮食作物水肥耦合集成灌溉措施与传统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措施的比较分析,揭示了水肥耦合灌溉模式的优越性。研究成果可为规模化发展大田水肥耦合灌溉模式提供技术支持。

棉花膜下“一管四行”滴灌工程设计探讨 下载:60 浏览:307

张晔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本文以新疆昌吉市头屯河灌区农田项目为例,针对棉花田间灌溉区水资源利用率较低、灌水定额偏高、水资源严重浪费等问题,提出棉花膜下"一管四行"滴灌工程的管网布置方案,并详细介绍了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该工程采用的滴灌模式为"支管+辅管",大大降低了棉花田间灌溉区的灌溉用水量,将灌溉水利用率提高到了97%,缓解了区域内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其经验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必要的技术参考。

敏感性分析在板栗水分敏感期试验中的应用 下载:58 浏览:454

石瑞新1 孙雪峰2 陈月妹3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9年3期

摘要:
确定作物水分敏感期是制定节水高产灌溉制度的基础,在灌溉试验数据少的情况下,使用经济评价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可以快速得到作物的产量水分敏感期。2015—2016年在宽城县塌山乡尖宝山村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板栗灌溉试验,计算了板栗的敏感系数,并排列了板栗水分敏感期的顺序为促花期、膨大期,灌水顺序为展叶水、促花水、膨大水。结合灌溉水源的保证程度可以制定适用于不同降雨水文年的灌溉策略,为板栗高产种植提供科学灌溉依据。

巴音沟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建设对策研究 下载:68 浏览:429

陈子牛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12期

摘要:
本文以新疆巴音沟灌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该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主要从总节水量、技术引进和更新能力、政府体制政策方面找出不足,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加强用水管理及工程建设管理、提升农业节水技术、丰富农业种植结构、引导土地经营模式、提高基层节水技术培训服务等建议,以期为其他灌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供参考。

发展淮安市清江浦区农田高效节水灌溉措施探讨 下载:87 浏览:474

沈静文1 王超2 费丽丽1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淮安市清江浦区经济发展,而农业灌溉用水中的浪费现象是主要原因。高效节水灌溉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措施。本文浅析了清江浦区当前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议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基于组合权重TOPSIS模型的温室西瓜调亏灌溉综合效益评价 下载:59 浏览:483

魏光辉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本文以温室西瓜为例,为节约灌溉用水,提高西瓜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西瓜旱作栽培技术,建立了包括其生长性状、果实品质与水分利用3个方面17项指标的调亏灌溉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引入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得到不同灌溉方案的优劣排序。研究结果为干旱区作物调亏灌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微润灌溉技术在济源山丘区林果地的应用 下载:83 浏览:481

吴欢欢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4期

摘要:
微润灌溉是一种先进的新型节水灌溉技术,在济源市下冶镇韩彦村选择3.33 hm2山楂园作为试验田,铺设微润管进行微润灌溉,经过为期两年的观测,在灌溉用水量、投入人工、产量等各方面与传统灌溉进行了对比,证明微润灌溉在用水量方面可以节约81%,几乎不占用人工和时间,增产增收达到12%。济源山丘区占全市面积的88%,多为干旱缺水地区,微润灌溉在山丘区林果地应用的效益比较明显,可以大力推广应用。

农田水利智能灌溉监控系统研究 下载:94 浏览:489

刘怀利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为节约水资源和提高农田水利灌溉效率,开展了基于大数据的节水智能灌溉系统研究。本文研究了采用传感器、物联网技术实现田间信息的实时采集和传输;采用嵌入式技术实现灌溉执行装置的控制;采用大数据、GPRS、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智能灌溉决策和监控。该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能够降低灌溉工作量,提供更加科学的灌溉决策。

初论西安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水土保持措施 下载:87 浏览:495

吕薛锋1 董丽娟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8年5期

摘要:
海绵城市建设具有减轻城市内涝灾害、拦蓄地表径流补给地下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西安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水土保持措施,工程措施主要有减少河流、渠道、地面等的混凝土硬化率,推广柔性治水、透水地面铺装等;植物措施主要有因地制宜选用乔灌草藤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建设下凹式绿地,恢复、建设城市湿地等;临时措施主要包括临时拦挡、临时排水沟、临时密目网苫盖、彩条篷布苫盖、沉沙池、洒水抑尘等。

滴灌施肥蔗田土壤氧化亚氮排放与反硝化酶活性的关系 下载:43 浏览:456

龙鹏宇1,2,3 农梦玲1,2,3 白雪1,2,3 李伏生1,2,3 《土壤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对不同滴灌施肥处理下甘蔗不同生育期蔗田土壤氧化亚氮(N2O)排放通量和反硝化酶活性间关系进行了探讨。田间试验设2种滴灌灌水量水平和4种施肥量水平。2种灌水量水平分别为W0.6:180 m3hm-2和W1.0:300 m3hm-2。4种施肥量水平F1.0:N 250 kg hm-2,P2O5150 kg hm-2,K2O 200 kg hm-2;F0.9:施肥量是F1.0的90%;F1.1:施肥量是F1.0的110%;F1.2:施肥量是F1.0的120%。测定不同处理甘蔗4个生育期蔗田土壤N2O排放通量以及土壤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 R)和羟胺还原酶(Hy R)活性。结果表明:W0.6F1.2和W1.0F1.2处理甘蔗产量较高,分别为117.7 t hm-2和124.0 t hm-2。在分蘖期,所有处理土壤NR、Ni R和Hy R活性均达到最大值,其中W0.6F1.2和W1.0F1.2处理反硝化酶活性较高。采集土样当天蔗田土壤N2O排放通量与土壤Ni R活性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72(r0.01=0.449,n=32),说明蔗田土壤Ni R活性显著影响N2O的排放通量。因此,W0.6F1.2处理,即滴灌灌水量为180 m3hm-2及施肥量为N 300 kg hm-2、P2O5180 kg hm-2和K2O 240 kg hm-2,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对蔗田N2O的减排也有积极意义。

基于LoRa的无线传感网的农田节水灌溉系统 下载:68 浏览:495

陈紫薇 姚俊光 孙道宗 李思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20年5期

摘要:
为了缓和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提高节水灌溉效率,推进农田水利建设,设计基于LoRa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水灌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以STM32F103C8T6微处理器为控制器,结合土壤湿度传感器、水流量传感器,对农田环境信息进行采集;结合LoRa模块(AS32-TTL-100)实现信息的远距离传输。经测试,在空旷地区节点通信距离达1400m左右,网络的丢包率为2.84%,土壤湿度信息采集误差在6%以内,能够实现农田系统的监测与自动灌溉,达到节水灌溉的目的。

不同灌溉深度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下载:63 浏览:475

张定红1 程安富2 许玉平1 杨德祥1 刘仁平1 《中国农业》 2018年4期

摘要:
昭通市是水资源利用率较低的农业大市,部分地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灌溉保证率低、水田改旱地现象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水稻产业的健康发展。为稳定水稻种植面积、提高产量、促进粮食安全,昭通市在大关县开展水稻浅水灌溉试验研究,以期探索浅水灌溉对水稻产量、节水等方面的作用,为大面推广水稻浅水灌溉技术提供数据支撑。试验表明,浅水灌溉能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和有效分蘖,提高实粒数和千粒质量,增加水稻产量,提高水分利用率,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智慧农业中节水灌溉技术应用 下载:96 浏览:2007

魏福建 《农业学报》 2025年1期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农业领域。节水灌溉技术在智慧农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压力。本文主要对节水灌溉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应用进行探讨。

农业灌溉系统的优化与现代化技术 下载:31 浏览:349

张红侠 《农业研究进展》 2025年3期

摘要:
农业灌溉系统的优化与现代化技术是农业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本论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提高灌溉系统的效率和可持续性。首先,通过智能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农田的精准监测,从而根据土壤湿度、气象条件和作物需求进行灌溉决策。其次,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灌溉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操作,提高了系统的操作便捷性和节能效益。此外,本论文还研究了水资源管理、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以促进农业灌溉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通过引入现代化技术,农业灌溉系统的优化将有望提高粮食产量、降低能源消耗,并减轻对水资源的压力。

农业水利工程中泵站安全运行的规范化管理 下载:66 浏览:702

刘峰德 《农业研究进展》 2024年12期

摘要: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农业生产离不开灌溉与排水,而水利工程泵站则是实现这些功能的重要设施。泵站一旦发生故障或者安全事故,就会对农业生产产生直接的影响,甚至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或绝收。在实践中,部分泵站因各种原因会在运行时出现安全问题,从而影响其正常功能。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农业水利泵站安全运行的规范化管理策略进行了研究,旨在提高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不同土地类型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 下载:61 浏览:649

王腾飞 《农业研究进展》 2024年11期

摘要:
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不同土地类型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分析了农田水利设施在不同土地类型下的作用机制、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农业灌溉中的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 下载:73 浏览:771

喀依尔·克依木 《农业研究进展》 2024年9期

摘要:
本文针对农业灌溉中应用十分广泛的滴灌技术,提出一种在滴灌基础上引入施肥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本文在简述该技术原理和优势特点的基础上,对其实际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包括系统设施配置、传感器配置、控制中心设计,为大范围推广应用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