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彭玉教授运用运脾益肾法辨治小儿疳证经验举隅 下载:43 浏览:363

江雪1 刘启艳1 施堉粱1 杨见辉2 刘彩霞1 谭东冬3 彭玉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总结彭玉教授运用运脾益肾法辨治小儿疳证的经验。彭教授用察体观色诊察方法,归纳四大证候群(饮食不节、形体羸瘦、大便不调、精神异常)识别证候体征,分析小儿疳证生长缓慢的病因病机;用5类证候(脾胃虚弱证、胃强脾弱证、脾虚肝旺证、脾肾不足证、阴虚内热证)法辨证,通过论虚实,以判断脏腑的转归。凡夹实证者,宜先治实,后补虚;虚实夹杂者,宜分辨虚实孰轻孰重,决定补虚祛邪孰多孰少。自拟运脾益肾方补运兼施,寓补于运,运中有补,集运脾益肾、消滞化积、益气于一方,体现了运脾益肾、调脾肾、助生长之意,临床疗效显著。附典型案例1则,以资验证。

侯江红教授治疳九法验案举隅 下载:25 浏览:266

肖海飞 侯江红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8期

摘要:
清·吴瑭在《温病条辨·解儿难》中提出治疳九法,侯江红教授将其灵活运用于儿科临床,每获良效。举"疏补中焦"治疳积案,"升陷下之脾阳"愈疳泻案,"食后击鼓""调其饮食""甘淡养胃""升陷下之脾阳"四法并用疗骨疳案3则,以资验证。

“脾主肌肉”的理论探讨及其临床意义 下载:81 浏览:494

戴娜1,2 何兰1胡晶1,2 何迎春2,3 《当代中医药》 2018年10期

摘要:
总结脾与肌肉的生理病理关系,并通过对"脾主肌肉"古代及现代研究文献的分析,从"治痿独取阳明",子宫脱垂、从脾从肉,眼睑属脾、睑废治脾,肥人多痰湿、治宜健脾运湿,肌痹多从脾着手以及少肉病脾之疳证六个方面,探讨"脾主肌肉"理论在临床方面的体现,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