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框构桥施工过程应力监测分析 下载:14 浏览:159

刘小辉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采用框构桥方式穿越既有运营线路是目前我国解决平交道口变为立交道口的主要工程措施之一,但至目前为止,已有研究较少关注框构桥顶进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受力特性及其分布规律。结合某框构桥顶进施工,分别在框构桥顶板、侧墙、底板埋设应力传感器,测试顶进施工过程中框构桥的应力大小与变化规律。监测结果表明:施工过程中顶板的应力会受太阳照射的影响,产生约占10%混凝土强度的温度附加应力;底板的受力相对较大,但占主要部分的是混凝土浇筑产生的结构应力,其次为顶推产生的约占40.7%的附加应力;侧墙产生所受的应力相对较小。

深井软岩巷道破坏机理及支护技术研究 下载:88 浏览:489

孙志国 《冶金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基于对矿井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情况的现场调查,分析了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点,研究了巷道围岩的破坏机理,提出了深井热力耦合巷道的控制对策,针对矿井深井热力耦合巷道支护存在的问题,采用以内注浆锚杆为核心的锚注联合支护体系,用过矿压监测验证了锚注联合支护方案的合理性和支护效果,并优化了支护方案,得出了适应于该矿的支护方案。监测结果表明,该矿深井热力耦合软岩巷道支护技术以锚网喷索+锚注联合支护是合理的。

南京市公共服务空间格局监测分析研究 下载:67 浏览:446

晏王波 张时智 宋法奇 徐建刚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9期

摘要:
为了准确把握南京市公共服务空间格局,实现基本服务均等化,以南京市为研究对象,从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服务、文化体育、公园绿地5个方面构建基本公共服务空间格局指标体系,并将公共教育与医疗卫生列为核心公共服务,综合测度南京市公共服务水平,并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南京市公共服务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基本公共服务空间格局变化主要集中在秦淮、建邺、玄武等中心城区,而外围地区增强效应不明显;(2)2015-2016年南京市核心公共服务空间基本稳定,但随着江北新区建设的深入,江北乃至南京市的公共服务空间改变明显。本研究对公共服务空间格局监测的探索方法将为地方政府、行业部门规划和投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供参考。

深基坑支撑结构设计与监测分析 下载:73 浏览:393

王波1,2 欧阳治华2 郭宏强2 张晶2 《建筑技术学报》 2019年7期

摘要:
武汉某工程基坑支护采用无栈桥的支护桩内支撑方案,由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格构柱、钢筋混凝土支撑构件和冠梁组成支撑系统,并采用了钢结构换撑技术。监测数据分析表明,该基坑支撑体系安全可靠,支撑效果良好。

地下建筑内部环境天然辐射强度监测分析 下载:86 浏览:490

周冲1,2 康青1 李忠国1,3 韩昊1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地下建筑具有重要的民用价值和军事用途,但其内部环境中的天然辐射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用多功能辐射测量仪对不同类型的地下建筑进行监测后,经分析发现:地下建筑内部环境中的天然辐射强度总体低于室外地面和地上层室内,这种规律与以往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在人员年工作时间正常的情况下,地下建筑内部环境中的天然辐射剂量不超过标准限值1mSv/a,对身体健康无损伤效应,可进行工作和军事活动;但在工作时间足够长的情况下,辐射剂量会超过标准限值1mSv/a,存在年有效剂量超标风险,可能对人体造成损伤,需要在开展工作和军事活动过程中采取防护措施,以确保安全。

750kV变电站电磁环境监测分析探讨 下载:77 浏览:435

韩利1 杨涛2 张庆霞1 张娜3 《电气学报》 2018年9期

摘要:
为了评估750 kV变电站电磁环境的真实水平,对宁夏地区750 kV变电站的电磁环境进行实测与分析。监测结果表明宁夏地区750 kV变电站电磁环境合格,其值远低于国家的标准,最后建议未来特超高压变电站的设计与建设选择低电磁环境方案以便更好服务经济发展。

2014-2018年江阴市0~14岁儿童流感病原学监测分析 下载:66 浏览:390

姚建香 梁峰 颜雅娟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2014-2018年江阴市儿童流感病原学特征,为儿童流感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0~14岁儿童流感样病例咽拭子1300份,采用Real Time RT-PCR检测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42份,阳性率18.62%,其中新甲H1型43份(17.77%)、季H3型102份(42.15%)、甲型未分型5份(2.07%)、B型92份(38.02%),不同年份型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994,P<0.001)。3~14岁组阳性率最高(22.66%),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71,P<0.001)。男女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27,P=0.868)。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存在两个高峰,新甲H1型和B型主要集中在冬春季,季H3型主要集中在夏季。不同月份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8,P<0.001)。结论江阴市流感处于新甲H1型、季H3型和乙型流感交替流行。应进一步提高流感病毒病原学监测工作质量,为及时做好流感流行防控工作和季节性流感疫苗毒株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2015-2018年成都市6~35月龄儿童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率及安全性监测分析 下载:67 浏览:397

朱航 曾莉 张量智 黄蓉娜 杨汝沛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2015-2018年成都市6~35月龄儿童季节性流感疫苗(SIV)接种率及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情况。方法利用四川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和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年-2018年6~35月龄儿童SIV接种信息及接种SIV后报告的AEFI个案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8年全市共接种儿童型SIV 516 985剂次,357 318人次,SIV接种率分别为22.41%、16.26%、21.64%和10.63%;全市2015-2018年共报告儿童型SIV疫苗AEFI 180例,总体报告发生率3.48/万剂,其中一般反应168例(占比93.33%),异常反应6例(占比3.33%),偶合症6例(占比3.33%)。结论成都市6~35月龄儿童SIV接种率较低,现有AEFI监测系统未发现不同于其他疫苗的不良反应。

2009-2018年抚顺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监测分析 下载:68 浏览:427

邓小强1 丁敬华1 孙英伟2 张洁2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2009-2018年抚顺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9-2018年抚顺市HFRS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8年抚顺市HFRS发病1 24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77/10万,死亡2例,病死率为0.16%。秋季发病数最高,为485例(38.96%);清原县年平均发病率最高,为13.79/10万;男性发病数为927例(74.46%),男女比为2.92:1;40~59岁年龄组发病数最多,为661例(53.09%);农民发病数最高,为870例(69.88%)。结论抚顺市HFRS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地区性及人群特异性,应继续加强高危人群疫苗接种及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2013-2018年南宁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结果分析 下载:78 浏览:478

覃健敏 刘昊晖 廖克昌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了解2013-2018年南宁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3-2018年南宁市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8年南宁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40起,发病10 515人,死亡15人,病死率为0.14%,波及6 580 030人,罹患率为0.16%,病死率为0.14%;事件分级以一般事件最多(占85.83%);事件类型以传染病疫情为主(占86.67%);事件主要发生在3~5月和10~12月;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占报告事件数的77.5%,主要分布在小学和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时率为99.17%,监测敏感性、报告及时性、控制时效性的P50分别为172.11 h、0.64 h和12.86 d,结论小学和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问题是目前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是预防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进一步完善应急体系建设,提高事件监测敏感性,以提高事件的控制效率。

2015-2017年云南省普洱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下载:81 浏览:485

李永飞 杨华 董晋 王海燕 张锦 张爱琪 周晓冬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了解普洱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评价麻疹疫苗免疫效果,为制定麻疹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5-2017年对普洱市10 413名健康人群采集血清标本,采用ELISA方法对麻疹血清进行麻疹Ig G抗体检测。结果 2015-2017年普洱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总阳性率为91.95%(9 575/10 413),麻疹抗体总保护率为60.15%(6 263/10 413),不同年份、地区、年龄、有无免疫史的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普洱市麻疹抗体水平阳性率处于较高水平,但麻疹抗体保护率偏低,麻疹抗体水平存在地区差异;加强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及时发现免疫薄弱地区和空白人群是防治麻疹的关键。

2015-2017年安阳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下载:40 浏览:392

丁武号 余要勇 张萍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2015-2017年安阳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结果,评价安阳市AEFI监测敏感性和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通过AEFI监测管理系统导出2015-2017年安阳市AEFI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AEFI分布特征及监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7年安阳市累计报告AEFI病例2 489例,平均报告发生率49.96/10万剂次;一般反应2 408例(96.75%),异常反应68例(2.73%),偶合症13例(0.52%);每年乡级报告覆盖率均为100.00%;4~9月份报告病例数占62.19%;流脑A+C结合疫苗和DTap-Hib四联苗报告发生率(350.88/10万和249.25/10万)高于其它疫苗;男女比为1.31∶1,1岁及以下病例占78.38%;已治愈病例占99.36%。结论安阳市AEFI监测敏感性较好,调查处置工作逐渐规范,但需继续加强对基层的培训和指导力度,进一步提升AEFI监测工作质量。

2012-2017年河南省流感监测分析 下载:85 浏览:479

僧明华 赵升 吕宛玉 杨建辉 徐瑾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河南省2012-2017年度流感监测数据,为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病原学监测资料及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7年河南省各哨点医院共报告流感样病例756 416例,总流感样病例百分比(ILI%)为2.96%;全省19家网络实验室共检测ILI标本98 291例,核酸阳性标本10 732例,总核酸阳性率为10.92%;H3N2型和B型检出率最高,新甲型H1N1除2014-2015年度几乎未流行外,其余4个监测年度均有小幅度流行;2012-2017年共报告暴发疫情14起,以学校疫情为主。结论 2012-2017年,河南省有3个监测年度流感疫情呈现双峰流行,2014-2015年度冬春季流行峰最强;流行病毒型别以H3N2型和B型为主交替流行;暴发疫情远低于正常水平,各地应加强对学校等聚集性场所暴发疫情的监测。

2008-2017年镇江市6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监测分析 下载:69 浏览:481

张万军1 袁兆虎1 张瑾2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江苏省镇江市2008-2017年6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报告病例的流行特征及病原谱,为开展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收集2008-2017年镇江市6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例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08-2017年镇江市累计报告6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例42 481例,年报告发病率介于120.95/万~528.06/万之间,发病率呈现上升波动趋势;死亡病例3例,年均病死率0.02/万;病例高发期集中在5-7月,10-12月间又出现一个次高峰或拖尾峰;0岁~、1岁~、2岁~、3岁~、4岁~、5岁~年龄组病例分别占儿童手足口病累计发病总数的5.48%(2 330例)、22.52%(9 567例)、20.46%(8 693例)、23.30%(9 896例)、18.08%(7 680例)和10.16%(4 315例);男童发病数为24 976例(58.79%),女童发病数17 505例(41.21%)。累计报告实验室确诊病例1739例,阳性率47.68%,病原构成中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分别占32.37%、35.42%和32.21%,不同年份病原构成不同。结论应加强对低年龄儿童手足口病的监测工作并掌握病原谱的流行规律,以预防、控制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

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多重耐药性的监测分析 下载:27 浏览:1549

王堂杰 《生物学报》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监测临床上对于微生物检验与细菌耐药性的数据结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 2020 年 1月至 2022 年12月在我院各临床科室送检的(血、尿、痰、脓等分泌物)等标本,经培养鉴定后的120株多重耐药菌为观察对象,并对 120株细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①排前五耐药菌:铜绿假单胞菌29.17%,大肠埃希菌19.17%、肺炎克雷伯菌16.67%、金有黄色葡萄球菌6.67%、鲍曼不动杆菌5.83%;②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较高,呋喃妥因90.00%,环丙沙星85.71%,头孢曲松85.71%,左氧氟沙星71.43%,庆大霉素57.14%等耐药性较高,耐药性高于铜绿假单胞菌;③大肠埃希菌对于左氧氟沙星耐药性(78.26%),肺炎克雷伯菌呋喃妥因耐药性(75.00%);④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于青霉素有着较度耐药性,达到87.50%,其次为红霉素75.00%、克林霉素62.50%、左氧氟沙星62.50%等,不具备耐药性的药物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替加环素。结论:在临床治疗和用药的过程中需增强关于微生物检验,以及细菌耐药性监测,有利于临床精准用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多学科合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

2016年昆明市急性呼吸道感染人群病毒病原谱监测分析 下载:93 浏览:522

​简千棋 侯敏 马丽波 刘艳艳 刘如锦 张烜榕 李文龙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了解昆明市急性呼吸道感染人群病毒病原谱分布情况,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12月昆明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标本,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流感及其他16种呼吸道病毒。结果共计1 098份标本,检出率为25.77%(283/1 098),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检出率最高。冬春季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夏秋季其他呼吸道病毒保持较高检出率,各季节流感病毒检出率(=87.228)及其他呼吸道病毒检出率(=19.197)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流感病毒在16~50岁人群中检出率最高,其他呼吸道病毒在0~5岁及61岁以上人群中检出率最高,各年龄人群流感病毒检出率(=16.767)及其他呼吸道病毒检出率(=20.834)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呼吸道病毒各性别人群检出率(=0.120,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流感病毒是昆明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其他呼吸道病毒,以腺病毒、鼻病毒为主。二者在流行季节和人群年龄上形成互补,提示我们同时重视防控流感和其他呼吸道病毒。

宿迁市流动摊贩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监测分析 下载:81 浏览:488

曹慧 雍宗锋 蔡丹丹 洪全 李慧 周新亚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掌握宿迁市流动摊贩食品中化学污染物污染状况。方法在全市范围内以随机购买的方式获得7类,291个样品,并对其有害金属元素、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违禁药物、纸质食品包装材料中荧光增白剂等污染物进行检测。结果 291份样本中,不合格样品14份,总样品超标率为4.8%。蔬菜中铅超标率为2.4%、农药残留超标率1.4%,面制品中含铝食品添加剂超标率13.3%,绿豆芽中吲哚乙酸超标率高达37.5%,油炸及烧烤食品中苯并(a)芘超标率6.7%。结论宿迁市流动摊贩食品污染水平总体较低,但部分食品仍存在污染,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提高食品安全性。

1977-2016年唐山市人间布鲁菌病疫情监测分析 下载:86 浏览:515

高雯 张志坤 王建红 王良群 项东 张绍文 张杰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唐山市1977-2016年人间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的发病情况及变化趋势,为今后唐山市布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77-2016年唐山市布病监测数据和相关文献数据,对布病的发病年龄、性别、职业、时间和地区分布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39年间共报告布病病例2 407例,发病率在0.0-7.17/10万之间,呈逐年上升趋势,自2013年以来一直居全省第三。高发地区是迁安市、乐亭县和滦南县,尤其迁安市建昌营镇回民聚集地高发。春夏季高发;发病人群以45~64岁的饲养员和农民为主,占84.1%;男性多于女性。病例以饲养、放牧、贩运牲畜及畜产品、屠宰、加工牲畜等直接接触病畜感染为主。结论唐山市布病疫情逐年上升,流行范围逐年扩大,加强牲畜检疫,做好职业人群的健康教育和个人防护,是今后布病防控的重点。

攀枝花市2013年和2015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下载:96 浏览:505

​黄小梅 蓝羲 周晓莉 魏雪雨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1期

摘要: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近年来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情况,为评估麻疹疫情风险,调整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攀枝花市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水平,采用SPSS22.0进行检验。结果2013年和2015年分别采集有效血清样本706份和682份,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分别是84.84%、87.24%;不同年龄段、不同接种情况人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3年和2015年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年间均是<1岁组、1岁~组抗体水平较低,且2015年15~岁组及≥20岁组抗体水平较低。2015年,全人群、15岁以下人群与3~15岁人群的麻疹疫苗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全人群与15岁以下人群接种两剂次及以上麻疹疫苗的人群抗体阳性率均大于只接种一剂麻疹疫苗、未接种麻疹疫苗和接种记录不详的人群。结论抗体水平低的人群是麻疹发病的高危人群,低年龄组及成人麻疹抗体水平较低且麻疹高发,是攀枝花市麻疹防控的重点人群。

环境水质监测分析方法现状及发展趋势 下载:59 浏览:729

邹伟杰 魏进胜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4年4期

摘要:
水环境监测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水环境的监测分析方法,确定了水环境监测的方向,重点分析了环境水质监测分析方法和发展趋势。通过经典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的分析,可以有效地保护当前的水资源环境,常态化开展监测工作,对于水体整体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多方面了解污染物浓度,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监测的准确性,确保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有效统一,因此文章着重分析环境水质监测分析方法现状及发展趋势,希望为广大读者带来有益的借鉴参考作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