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的西藏高原岩质边坡失稳破坏研究 下载:79 浏览:467

李俊杰1 刘国阳2 叶唐进1 薄雾1 赵鹏辉2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根据西藏高原岩质边坡监测资料及失稳启动特征,对岩质边坡进行分类,总结其失稳条件及破坏的基本规律。将一般接触理论引入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3-D DDA),使得三维块体系统内部复杂接触的几何和拓扑计算转化为便于编程的代数运算,发展适用于三维岩质边坡失稳破坏分析的3-D DDA方法。将岩质边坡块体运动细分为滑动、斜抛或自由落体、弹跳或碰撞、滚动或倾倒等基本运动形式,验证3-DDDA计算精度。通过工程实例,研究西藏高原岩质边坡失稳特征、破坏过程、块体运动形式转化及失稳破坏范围。结果表明,3-D DDA可精确模拟高原岩质边坡失稳破坏,是岩质边坡破坏分析的有效工具。同时,为高原地区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和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直螺栓连接预制综合管廊节段承载力试验研究 下载:76 浏览:477

沈继美1 肖立韬2 杨伟儒2 陈庆军2,3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5期

摘要:
通过对采用直螺栓连接的预制综合管廊整体试件进行试验,以研究带直螺栓接头的预制拼装综合管廊的受力性能、破坏形态等特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直螺栓连接的预制拼装综合管廊具有较好的受力性能。试验时管廊顶板受拉区混凝土首先开裂,出现弯曲裂缝,随着荷载增大,裂缝不断增大并最终发生弯剪破坏。破坏时管廊试件顶板及侧壁的跨中及角部的受拉钢筋屈服,而试件腋角处斜向受压钢筋尚处于弹性阶段。试件破坏时其承载力为设计承载力的1.91倍,结构具有较好的安全余量。

采动过程中的工作面底板破坏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下载:87 浏览:416

刘英杰 《中国能源进展》 2020年4期

摘要:
对采场采动过程中的工作面底板破坏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当峰峰组不具有隔水性、厚度设置为18 m时,隔水层底板未出现原位张裂区域,开采完成后峰峰组含水层与底板相互贯通,工作面底板突水形成;当工作面底板隔水层厚度较大时,施加水压对底板破坏深度的影响不明显。

煤层倾角对采煤工作面围岩力学效应的影响 下载:88 浏览:457

王杰 《中国能源进展》 2019年3期

摘要:
以庞庞塔煤矿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三种倾角煤层俯斜开采时工作面围岩的力学效应,发现倾角从0°增大到30°时,工作面煤体出现间隔式剪切破坏区,煤壁内移量降低12.5%,顶板下沉量增加114%;煤体水平应力峰值增大25%,垂直应力峰值增大16.7%。鉴于此,指出开采大倾角煤层应着重加强工作面前方5 m~10 m范围回采巷道的超前支护强度。

矿井深部回采冲击地压防治 下载:86 浏览:438

杨振宇 《中国能源进展》 2019年1期

摘要:
深部回采中的冲击地压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威胁矿井生产安全的主要因素,实现对其的有效防治意义重大。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在分析巷道变形破坏特性与破坏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全断面注浆+注浆锚索"联合支护方案,并对其支护效果做出监测分析。结果表明联合支护方案实现了对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有效控制,实现了对冲击地压的防治,为矿井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船舶涂塑管腐蚀烂穿原因及对策 下载:34 浏览:441

赵立震 《中国设备》 2020年10期

摘要:
分析船舶涂塑管腐蚀烂穿的可能原因,如涂塑前预处理不良、涂塑层质量不佳、管内涂层膜厚不足、涂塑层局部破坏后未及时补涂等,并给出维修对策。

符合“欧氏几何”的洛伦兹变换图示法的设计 下载:71 浏览:377

刘远 《物理进展》 2019年11期

摘要:
文章将洛伦兹变换简化为几何函数形式,根据这些几何函数构造若干直角三角形,表示洛伦兹变换的两参考系时空坐标值相互关系,逐步设计了与"闵氏几何"的闵可夫斯基时空图不同的洛伦兹变换图示法,以符合"欧氏几何"的形式表示洛伦兹变换。设计过程中,提出一种"火车-铁轨"模型,结合图示法,描述了狭义相对论时空中的几种典型物理现象,包括两参考系相互观察、异地同时性的破坏和长度收缩。此图示法可以作为一种借鉴,帮助初学者和爱好者学习洛伦兹变换和狭义相对论。

冻结立井施工井筒破坏原因及对策研究 下载:83 浏览:477

耿增达 赵曦 《中国能源进展》 2018年9期

摘要:
三元煤业主副井筒采用冻结法施工,在主井施工过程中,井壁出现不同程度破坏。分析了三元煤业主井冻结施工井壁破坏情况,探讨了对立井冻结施工中的难点,提出了井筒冻结优化方案,并在副井井筒施工中应用,达到了预期效果,为类似条件下井筒冻结施工提供借鉴。

煤矿下分层回采巷道破坏机理及预防措施研究 下载:98 浏览:437

王震 《中国能源进展》 2018年1期

摘要:
为更好地预防煤矿下分层回采巷道破坏,保障煤矿开采的安全、高效。介绍了A煤矿Ⅲ1305(下)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变形破坏现象及特点,分析其变形破坏机理,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预防对策,以供同行参考。

煤矿巷道锚杆支护材料合理化研究分析 下载:54 浏览:475

王炎 《冶金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针对王家岭煤矿18105工作面复用巷道(18105回风顺槽)受回采应力、采空区残余应力等多重作用力下巷道变形严重,传统锚杆支护不能满支护需求,采用实验室检测的方法对原有支护材料力学性能及其匹配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锚杆锚索支护材料的发展态势以及实际生产情况,对复用巷道原支护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实际应用效果来看,优化后支护设计对多重应力下复用巷道围岩变形起到了预期控制作用,保证了施工安全。

滑坡两种部分强度折减法的比较分析 下载:71 浏览:432

邓国栋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在对滑坡传统强度折减法和渐进破坏分析的基础上,应用部分强度折减法,采用不平衡推力和简布滑坡稳定性计算法,对卡子湾滑坡可能的渐进破坏稳定系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卡子湾滑坡的部分条块强度折减法可以近似地展现滑坡渐进破坏发展趋势,且简布法所得渐进破坏强度折减稳定系数大于不平衡推力法,随着临界状态点逐渐向前移动,其不平衡推力也越来越大,当临界状态为最后一个条块时,计算所得稳定系数为滑坡整体稳定系数;但是以强度折减法表征滑坡的渐进破坏过程难以与变形紧密相关。研究结论可对滑坡预测和防治提供指导意义。

浅谈浅山区生产建设活动对水土资源破坏的防治与管控 下载:75 浏览:410

陈亮1 陈鹏云2,全琴2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浅山区水土流失不仅危害农业,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本文主要分析浅山区水土流失成因,并以潭柘寺镇定向安置房项目为例,从防洪安全设计、水土保持设施竖向设计、土石方平衡设计、雨水控制与利用措施设计、水土保持措施设计等角度阐述浅山区生产建设活动对水土资源破坏的防治与管控,以期更好地缓解浅山区水土流失现象,提升生态环境。

大采高工作面顺槽围岩破坏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 下载:75 浏览:467

许文杰 《冶金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针对大采高工作面顺槽回采期间围岩变形破坏严重问题,以西曲矿18501工作面顺槽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巷道围岩破坏特征,结合工作面的覆岩赋存特征,研究了回采期间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提出了大采高工作面顺槽围岩联合强化控制技术,并在现场进行工业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在工作面回采期间,巷道并未出现大变形现象,围岩控制效果良好,为类似地质矿井生产提供借鉴。

明挖深基坑地铁施工边坡稳定性分析 下载:64 浏览:274

万达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明挖深基坑容易受到屈服位移的影响,导致边坡失稳。通过计算施工过程参数,构建边坡失稳特征提取模型,提取失稳特征并分析边坡失稳动态,对明挖深基坑地铁施工时的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根据动态分析结果,计算明挖深基坑地铁施工边坡的承压范围,得到屈服位移的输出状态参数与安全系数的联合分布函数,利用有限元模型完成明挖深基坑地铁施工的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求出块体的滑移时间步数,提升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某煤矿煤巷破坏特征理论分析 下载:76 浏览:488

王海龙 《冶金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为了解决深井高应力软弱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难题,对煤巷变形破坏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得知传统的锚网梁支护结构不能控制住巷道的大变形,根据现场的调查和分析,造成煤巷发生大变形的主要原因:煤层埋深大,应力集中程度高,煤体较为松散,顶板锚索的悬吊作用发挥不利,顶板、两帮锚杆支护作用失效,沿空掘巷护巷煤柱宽度不合理五个方面所造成的,为提供巷道支护优化提供指导。

深井软岩巷道破坏机理及支护技术研究 下载:88 浏览:489

孙志国 《冶金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基于对矿井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情况的现场调查,分析了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点,研究了巷道围岩的破坏机理,提出了深井热力耦合巷道的控制对策,针对矿井深井热力耦合巷道支护存在的问题,采用以内注浆锚杆为核心的锚注联合支护体系,用过矿压监测验证了锚注联合支护方案的合理性和支护效果,并优化了支护方案,得出了适应于该矿的支护方案。监测结果表明,该矿深井热力耦合软岩巷道支护技术以锚网喷索+锚注联合支护是合理的。

基于数值模拟的大采高工作面煤壁片帮机理研究 下载:86 浏览:499

杨文忠 《冶金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针对8105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的煤壁片帮控制问题,充分利用文献检索、现场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工具,分析了煤壁顶部三角煤块剪切破坏的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使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对机采高度对煤壁片帮的影响情况进行模拟研究,对保持煤壁稳定性及采场支架—围岩系统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保障了8105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的高产高效生产。

镇城底矿28620工作面强动压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下载:68 浏览:444

焦跃峰 《冶金技术》 2019年11期

摘要:
针对强动压巷道围岩控制难题,以镇城底矿28620工作面动压巷道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对工作面巷道围岩表面及内部观测,得到动压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主要三大特征,分析了动压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结合工作面围岩赋存特征,以镇城底矿动压巷道为例提出了围岩控制技术,并进行工业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动压巷道围岩控制技术控制效果良好,巷道受动压扰动影响较小,在工作面回采期间,巷道围岩变形量在可控范围之内,未影响到工作面正常回采作业。

滑坡机理与斜坡稳定性的研究成果与展望 下载:74 浏览:477

李瑞宽1,2,3 梁庆国1,2 李璐3 赵多银3 张丹1,2,3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7期

摘要:
介绍了滑坡机理和斜坡稳定性研究在理论与技术方面取得的有代表性的成果,论述了地震动触发滑坡、高速远程滑坡及大型滑坡的运动机理,着重阐述了振动台试验与"3S"技术在斜坡稳定性研究方面的应用并总结了两者的优点,最后结合"数字滑坡"的概念,介绍了"数字滑坡"技术在斜坡稳定性研究与滑坡调查中的工作模式,提出了斜坡稳定性研究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

斜拉桥锚拉板受力特性及参数影响研究 下载:57 浏览:403

杨旭东1 李元福1 黄昌凯1 王贤强2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锚拉板式索梁锚固结构中,锚拉板局部区域和焊缝位置处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易发生塑性破坏,导致锚固区承载能力下降。为改善锚拉板的受力性能,通过精细化有限元仿真及参数影响分析,明确了锚拉板结构的受力机理,提出了其合理构造形式和改进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参数优化得到的局部构造明显改善了锚拉板的受力性能,有效降低了应力集中现象的发生概率。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