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改良的硬膜外麻醉管双泪小管置管法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57 浏览:393

张海涛 刘光明 李淑婷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观察改良的硬膜外麻醉管双泪小管置管法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42例(42只眼)泪小管断裂患者。显微镜下寻找患者的泪小管鼻侧断端,取14 cm长度的硬膜外麻醉管,一端为盲端,另一端为开口端,用酒精灯加热开口端使之形成盲端。扩张上下泪小点后,在探针引导下将硬膜外麻醉管两盲端自上下泪小管插入至鼻泪道,行泪小管吻合后缝合眼睑皮肤裂伤。术后3个月拆除泪道置管。观察术后第6个月患者泪道冲洗通畅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2例患者术后1月脱管;泪小点撕裂者2例。术后第6个月,泪道冲洗通畅者38例,通而不畅者2例,不通者2例。结论改良的硬膜外麻醉管双泪小管置管法治疗泪小管断裂安全有效,手术操作及术后护理简便,有效率高,花费少,外观影响小,患者满意度高。

右美托咪啶与芬太尼分别与罗哌卡因复醉临床对比研究 下载:269 浏览:2622

安絮飞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罗哌卡因 分别和右美托咪啶、芬太尼复合的硬膜外麻醉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4月~ 2020年4月在我院实施下肢手术或是下腹手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用药物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试验组所用药物是罗帕卡因与右美托咪啶,对照组所用药物是罗哌卡因与芬太尼,观察组间镇痛效果。结果手术以后的12小时对照组的Ramsay镇痛评分趋势为,上升,然后逐渐的降低。而试验组在3小时、12小时以及24小时时间段都是降低的趋势,并且在三个时间点试验组的Ramsay镇痛评分都要比对照组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罗哌卡 因分别和右美托咪啶、芬太尼复合的硬膜外麻醉时,罗哌卡因和右美托咪啶复合麻醉镇痛的效果比较显著,可以缓解患者术中疼痛感,改善临床指标,值得应用。

右美托咪啶与芬太尼分别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临床应用比较 下载:240 浏览:2438

田佳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罗哌卡因 分别和右美托咪啶、芬太尼复合的硬膜外麻醉有效性。方法选 取2019年4月~ 2021年4月在我院实施下肢手术或是下腹手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用药物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试验组所用药物是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咪啶,对照组所用药物是罗哌卡因与芬太尼,观察组间镇痛效果。结果手术以后的12小时对照组的Ramsay镇痛评分趋势为上升,然后逐渐的降低。而试验组在3小时、12小时以及24小时时间段都是降低的趋势,并且在三个时间点试验组的Ramsay镇痛评分都要比对照组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清醒的时间、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以及拔管时间都比对照组短,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罗哌卡因分别和右美托咪啶、芬太尼复合的硬膜外麻醉时,罗哌卡因和右美托咪啶复合麻醉镇痛的效果比较显著,可以缓解患者术中疼痛感,改善临床指标,值得应用。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胸腹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下载:41 浏览:430

贾文博1 边步荣2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胸腹部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胸腹部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对照组采用单一全麻的方式,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及拔除气管插管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芬太尼、异氟醚、维库溴铵、丙泊酚使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胸腹部手术中使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能够降低患者的麻醉药物使用量,缩短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完全清醒时间、拔除气管插管时间,提高麻醉安全性。

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观察 下载:29 浏览:315

雷育华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0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麻醉类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智力状态评分与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6、12、72 h的智力状态评分均低于术前,且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12 h的智力状态评分低于术前(P<0.05),术后72 h的智力状态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都会影响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但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更小,患者恢复快,临床效果佳,值得推广应用。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低位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322 浏览:2579

田佳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低位硬膜外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 月一2020年1月50例低位硬膜外麻醉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麻醉。比较2组感觉阻滞起效和维持时间、运动阻滞起效和维持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Ramsay镇静评分、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运动阻滞起效和维持时间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低位硬膜外麻醉中的效果确切,可加速感觉阻滞起效,且可更好地镇痛和镇静,安全性高。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 下载:418 浏览:4359

王永强 《老龄研究进展》 2021年6期

摘要:
探讨分析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其应激反应所造成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共96例,按照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对其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常规麻醉组48例并对其采用常规全麻,以及复合麻醉组48例并对其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结果复合麻醉组患者的去甲肾上腺素以及血浆肾上腺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麻醉组患者,(P<0.05)。结论 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硬膜外麻醉技术在无痛分娩中的效果观察 下载:128 浏览:1267

卢军伟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对无痛分娩中应用硬膜外麻醉技术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100例在我院分娩的产妇,随机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无痛分娩和自然分娩。对两组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对比。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和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心率、血压以及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存在显著优势,(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技术有利于减轻产妇分娩疼痛严重程度,应用效果显著,尤其是在控制产妇血压和心率以及减少产后出血量等方面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