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天津科举世家考略 下载:24 浏览:132

张献忠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清代,特别是雍正年间置府设县后,天津的科举出现了"天下罕见"的繁盛状况,《天津县新志》载:"改县以后,文运日启,获第渐多。迨至光绪庚子以前,登乙榜者几占全省中额十分之二,甲榜则占全省中额四分之一。科名之盛,亦云极矣。"清代,天津还出现了许多绵延数代的科举世家,既有"父子登甲榜者",又有"一门四世登科者",更有科名绵延五六代者。本文就天津华氏、沈氏、赵氏、殷氏、焦氏这五个比较典型的科举世家的谱系和科第情况进行考述,并简要介绍这些家族在天津文化和社会事业上的贡献。

顺康雍辽籍士人科举寄籍稽考 下载:69 浏览:355

管仲乐 黄云鹤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11期

摘要:
清初针对大量入关的辽籍士人,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在河北、山东、陕西三地施行了一系列的科举寄籍政策。本文剖析寄籍政策产生的原因,勾稽寄籍士人科举具体事例,分析该政策具有专为东北地区汉籍士子设立,考生籍贯主要为辽籍,寄籍三地登科状况并不均衡等特点,进而探讨寄籍政策的消亡原因主要在于寄籍士人的稳定及东北地区教育科举政策的完善,并总结寄籍政策对后世教育考试等问题的启示。

癸卯、甲辰进士群体在辛亥鼎革前后的出处浮沉 下载:85 浏览:308

韩策 《国学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癸卯(1903)、甲辰(1904)进士群体,既是国史上最后的两科进士,也是清季科举改制造就的两科进士,其在辛亥鼎革前后的出处浮沉至为不一。京官方面,翰林、御史因衙门被裁,自然丢官失业,但仍有许多人选择出仕,而多从军政大员的幕僚、秘书做起,以谋求保荐升迁。"遗民"与"贰臣"互见,各有著名代表。部属则绝大多数留任京官,基本保持了地位。道府州县等地方官群体,受到革命剧烈的直接冲击,丢官去职者非常之多。即使有部分人后来"光复旧物",实已颇费周折。立宪派人士多与革命合流,组织政党,参政议政,在民初政坛占据一席之地。与袁世凯及其北洋系统渊源有自的一些进士乘时崛起,骤跻高位。将停废科举与辛亥鼎革通盘考虑,从较长时段着眼,不仅可以更好地观察停废科举对士大夫精英群体的影响,而且对理解辛亥鼎革前后的人事嬗变亦不无启示。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教育不平等与政府干预——基于清代康熙年间分省取士制度的量化历史分析 姚遂石笑楠 下载:46 浏览:429

姚遂 石笑楠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9年6期

摘要:
本文以清代康熙年间会试录取制度改革为自然试验,通过混合OLS法,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教育不平等与政府干预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是导致教育不平等的主要因素,而分省取士政策显著降低了经济发展水平对进士录取的边际影响。本文利用清代巍科数据,通过混合OLS法还发现,分省取士对于以巍科为代表的高级人才录取影响甚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才是关键。本研究表明:政府注重区域公平录取政策虽有利于促进教育平等,但缩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才是解决教育不平等问题的长久之计。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