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后的承包地法权配置 下载:84 浏览:493

高圣平1,2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的重要方面,也是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基本出发点。在"三权分置"政策的指导下,2018年农村土地承包法将承包地的产权结构确定为"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其中前者派生出后者;原农村土地承包法中"以其他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被重构为土地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具有身份属性的用益物权,承包方可以出租(转包)、入股或者以其他方式为他人派生土地经营权。土地经营权是市场化的财产权利,在性质上属于债权,经登记的土地经营权具有类似于物权的效力。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均可充任抵押财产,但土地承包经营权上之抵押权实现时,抵押权人仅得以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价款优先受偿,不得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变价受偿。

经营期望落差、风险承担水平与创新可持续性——民营企业与非民营企业的比较研究 下载:78 浏览:434

李健1 曹文文1 乔嫣2 潘镇1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由于创新活动具有较高的调整成本,因此保证创新可持续性对我国企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2005-2014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经营期望落差对企业创新可持续性的影响,并考虑了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和产权性质的情境效应。实证结果显示:经营期望落差对创新可持续性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民营企业中,经营期望落差对创新可持续性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而风险承担水平则会弱化经营期望落差与创新可持续性之间的正向关系;此外,对于民营企业而言,风险承担水平的负向调节作用更为显著。本文在论证经营期望落差影响企业持续创新投资决策的同时,也为我国企业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参考。

新媒体经营模式与共青团工作创新研究 下载:67 浏览:406

李莹 《新闻传播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移动终端的日益普及,成为如今青少年交流、沟通以及了解各类新闻资讯的重要途径和平台,新的发展趋势不仅对新媒体经营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共青团在新媒体时代的工作方法和思路也应不断创新,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下社会精神文建设以及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需求。本文就以共青团工作在新媒体时代下,工作模式的创新思路进行分析和探讨。

新媒体经营模式与共青团工作创新研究 下载:87 浏览:377

李莹 《新闻传播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移动终端的日益普及,成为如今青少年交流、沟通以及了解各类新闻资讯的重要途径和平台,新的发展趋势不仅对新媒体经营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共青团在新媒体时代的工作方法和思路也应不断创新,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下社会精神文建设以及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需求。本文就以共青团工作在新媒体时代下,工作模式的创新思路进行分析和探讨。

现金持有、融资能力与商贸流通企业的经营风险研究 下载:13 浏览:173

吴韶颖 《中国经济》 2020年2期

摘要:
本文利用我国2004-2016年期间上市公司数据,就现金持有、融资能力对商贸流通企业的经营风险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总体上看,现金持有数量的增加有助于商贸流通业经营风险的降低,融资能力增强则使商贸流通业的经营风险反而会加大。分所有制来看,现金持有数量的增加有助于非国有商贸流通业经营风险的降低,而对国有商贸流通业的经营风险影响不显著,融资能力增强则推高了国有与非国有商贸流通业的经营风险。

EVA业绩评价体系在上市公司的应用——以T公司为例 下载:65 浏览:387

张蕾 《国际科技论坛》 2020年4期

摘要:
随着资本市场不断发展,上市公司越来越受到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关注,公司传统的评价体系主要以利润为基础,没有把权益资本考虑进来,因此,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绩效以及为股东创造的价值。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采用EVA业绩评价体系对企业绩效评价,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职业院校体育场馆经营与管理模式的探讨 下载:22 浏览:378

杨东风 《体育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我国的体育事业正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我国的体育事业在总体发展上正在处于蒸蒸日上的状态中。在体育发展领域的这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使得体育在我国整体实力和国民整体面貌的影响越加深远,再加上我国政府在基础体育健身设施与体育场馆建设上的大力投入,全民健身已经成为了我国的城市生活的日常状态。然而在高等职业院校中,由于长期的不重视和经营管理工作方面的缺失,使得我国的职业院校体育场馆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其资源有效利用率大大降低。文章以职业院校体育场馆经营与管理模式为探讨对象,主要探讨在我国的职业院校的体育场馆经营与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现状,并提出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难题及对策 下载:70 浏览:405

何卫华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8期

摘要: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实施现代学徒制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难题,从专业自身、学徒异化、外部偷猎性、师傅的积极性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难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以供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乃至商科专业参考。

基于EVA多元化经营视角下促进体育产业多元化发展价值创造的探究 下载:86 浏览:506

张煜玮 刘珏 《中国体育科学》 2018年4期

摘要:
随着资本市场高速发展,企业内、外部宏观环境不断发生着变化,传统会计一般只考虑短期盈利,忽视了企业长期的风险与报酬,EVA绩效评价理念可以很好解决这个缺陷。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际案例分析和EVA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EVA多元化经营理念应用于双星体育公司,从而使该公司不但能创造出最大化的公司价值,还能实现长久的战略发展目标。

《土地管理法》修正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制度构造 下载:56 浏览:400

李国强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修正后的《土地管理法》增加规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目的就在于实现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同权",但如果依据物权法的逻辑,"同权"的目标应该是民法典物权编统一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而不应该还是《土地管理法》单独规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为用益物权应该与国有土地设定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在客体、设定权利的主体、设定方式等方面遵循相同的物权逻辑。因为行政管制的不同,集体建设用地在权能限制和收益分配等方面均表现出特殊性,既涉及私权指向的私益,也涉及公权力指向的公益。

新时代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创新研究——以江西绿能公司为例 下载:36 浏览:226

穆娜娜1 孔祥智2 卢洋啸2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11期

摘要:
以江西绿能公司为例,从企业管理学视角,研究分析了新时代涉农企业社会化服务模式的创新。研究发现,涉农企业通过在组织结构中综合运用联邦分权制原则和平台化优势,能够在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显著提升企业社会化服务业务的经营绩效,促进小农户增收。具体来看,一是通过在企业组织结构中践行服务业务部门化和经营决策权下放,可以提高公司管理效率与社会化服务效率、增加农业专业化分工收益;二是公司服务业务部门与其外部资源的协作中,可以通过充分利用企业组织结构的平台化优势,实现对相关资源的整合及农业的规模化生产与服务,进而提高服务效率。

就业结构钳制下的云南农业经营体系创新研究 下载:59 浏览:357

郑宝华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质量兴农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重点是进一步完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云南改革开放40年来农业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动的历程表明,尽管云南的农业经营体系得到了不少完善,但面临大量劳动力仍然滞留在农村和农业这一双重钳制,不仅导致农业生产率低下,而且使云南农业的小农户特征更加显著。在这种特殊形势下,单纯靠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效不会很快,也不会很显著,需要从云南整个经济结构调整出发,在不断发展二三产业、吸纳更多农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加大对小农户的扶持力度,重点是加快制定实施扶持小农户生产的政策举措,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以土地托管为重点的农业服务组织,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小农户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细化农村一产和三产融合的政策举措等。

强化七个维度 做优中原服务品牌 下载:66 浏览:347

陈慧智 张祥兆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5期

摘要:
对中原服务品牌进行了全面梳理,制订品牌战略规划,提炼品牌文化,确定品牌创新点。从质量、标准、人才、创新、管理、诚信、文化7个方面强化中原服务品牌建设,创造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赢得业主的口碑和市场声誉。从品牌战略创新角度,以"中原服务的七个维度"为题,成功申报2017年中国企业品牌创新成果。

经营“自己的园地”——田汉“南国”系列刊物编辑宗旨研究 下载:69 浏览:378

邱霞 《当代艺术》 2020年10期

摘要:
田汉自1924年起,先后编辑发行"南国"系列刊物。尽管名目众多,但基本上都是"我"办的、写"我"的、为"我"的,是典型的表达个人旨趣的"在野"刊物,是田汉经营的"自己的园地"。1949年后田汉的编辑风格由经营"自己的园地"的"小我"立场转变为抒写"宏大叙事"的"大我"立场。

炼油化工行业建筑物风险管理技术标准研究 下载:28 浏览:227

马伟平1 管维均2 蔡婷3 汪洋4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2期

摘要:
石油炼化行业存储易燃易爆介质,可能发生蒸气云爆炸事故,因此保障建筑物和人员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石油炼化行业消防标准比较完善,但防爆标准较为欠缺,特别是临近储存危险介质工艺设施装置的建筑物风险评价技术还属空白。以美国石油协会标准API RP752-2009为例,建立了石油炼化行业的建筑物发生爆炸、火灾和毒性物质泄漏情形下的风险评价方法,包括计算蒸气云爆炸冲击波载荷、基于火灾热辐射和毒性物质极限浓度确定对建筑物的影响,提出了建筑物被动型、主动型和程序化优先级由高到低的改造措施。该标准理念新颖,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并提出了采标建议。

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事后评估——基于我国商务部无条件通过的案例 下载:387 浏览:408

王燕1 臧旭恒2,3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8年8期

摘要:
我国《反垄断法》实施已十年,然国内关于事后评估研究鲜见,迫切需要对过去的执法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尤其是占比例最大的无条件通过案例因为缺乏对外公布的详细审查信息引发社会和学界诸多争论。采用事件研究法获得的事后评估结果显示,国情和经济发展的特殊阶段性使然,我国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具有以下特点: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主要采用社会总福利标准,同时也非常注重消费者福利的保护,赋予消费者福利一个很大的权重;会受到产业政策的影响;无条件通过的经营者集中案例总体上不存在显著选择性执法问题。但由于《反垄断法》的实施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随着经验的逐渐积累,执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并越来越注重对消费者福利和竞争的保护。及时就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进行事后评估,分析执法情况和执法标准,有利于引导企业的经营者集中行为,对完善反垄断执法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土地财产权益男女平等保障机制探讨 下载:24 浏览:232

曲相霏 《法学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男女平等是中国宪法和法律的一致要求。长期以来,农村女性土地财产权益平等保障机制频繁失灵,户外侵害屡禁不止,户内侵害不容忽视。侵害的根源在于制度供给不足,表现为身份障碍和权利属性不稳、权利主体不清、权益份额不明,最终导致救济不力。抵御户外侵害关键要消除身份障碍,摒弃身份唯一要求,解决农村女性土地财产权益往往牵涉不同家庭和不同集体经济组织的问题。在农村土地产权"长期稳定"政策下,土地的社会功能也从保障型向财产型转化,当前改革可从财产法和生产经营角度解释土地承包家庭户和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土地承包家庭户可被视为经济学上的生产经营单位,有别于婚姻家庭法上的家庭;从财产法角度解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区分集体组织的政治成员和经济成员,从宽确认女性经济成员;不排除个体同时成为两个及以上家庭承包户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抵御户内侵害关键是要"确权到人"。试点中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宅基地改革应借鉴、巩固和发展"确权到人"模式,明确个体的权利(权益)主体地位及份额。

邮轮旅游经营者法律定位分歧的破解——以《旅游法》《海商法》的制度冲突为视角陈琦防疫停工期间企业工资危险负担问题及解决方案 下载:52 浏览:404

侯玲玲 《法学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我国采取了最高级别的疫情防控措施,这种基于公共利益保护需要所采取的防控措施有其合法性与合理性,但是该行为所导致的劳动给付不能,产生了企业是否负担停工工资危险的争议。于受疫情影响的企业而言,疫情防控期间劳动行政部门对停工工资危险负担的相关政策,增加了企业的人工成本,存在扩大大规模失业风险之隐忧。针对此问题,剖析停工工资危险负担的原理,同时参酌国外疫情停工工资危险负担的立法经验,可得出我国劳动给付不能时工资危险负担机制应回归劳动关系之债的本质的结论。因企业原因受领迟延而致劳动给付不能的,企业应负有工资续付义务。基于社会安保需要,企业基于法定免于劳动给付义务而负有工资续付义务的,应当区别于提供正常劳动应得的工资数额。此次因国家行为导致的停工不应归结于企业原因导致的劳动给付不能。为了确保就业稳定和提供劳动者生活保障,建议设立特殊情况下的劳动合同中止制度,并与失业保险机制实现连接,将劳动合同中止情形视为失业,纳入失业保险保障范围,由失业保险救助金代替工资的生活保障功能。

极近距煤层采煤工艺及可靠性分析 下载:54 浏览:465

张华荣 《冶金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在分析我国煤层特点和极近距煤层判定标准的基础上,针对极近距煤层的开采提出了相应的采煤工艺。并以某煤矿8243和824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其中以8243工作面为例分析影响工作面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以8245工作面为例分析采用改进采煤工艺后工作面的可靠性提升效果,并为提升8245工作面可靠性提供依据

对比视角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利用模式研究——以北京、广州、深圳三地农村地区为例 下载:59 浏览:368

张建1,2 郑真生1 《中国城镇》 2020年3期

摘要:
盘活农村集体土地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而当前我国各地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利用普遍存在土地资产形成不规范、使用效率低下、缺乏管理等现实问题。北京、广州、深圳三地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利用方式上一直在积极探索与创新。文章基于地区对比视角,分别从地域历史背景、顶层制度设计、建设指标获取方式、实施单元、实施路径和利益分配方式分析比较三地农村地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利用方式,以实际调研案例加以佐证,总结宝贵经验,以期对我国新时期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后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1/17]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