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及MRI对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研究 下载:246 浏览:2425
摘要: 目的:研究CT及MRI对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在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从我院收治的疑似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患者中随机挑选4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T及MRI检查,且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对CT检查和MRI对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诊断结果情况进行观察,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特征、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组织学特点。结果:术后病理检查出有40例患者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CT检查出有30例患者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检查的准确性82.50%,检查灵敏度为85.71%,检查特异度为75.00%。MRI检查出有37例患者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检查的准确性95.00%,检查灵敏度为97.37%,检查特异度为50.00%。从中可以看出MRI和CT对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相比,前者要明显高于后者(p<0.05)。CT检查中显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肿瘤直径平均为(4.90±0.82cm),肿瘤大多是囊实性和非均匀性混合密度肿块,肿瘤囊性、坏死部位都是低密度状态,实性部分是等密度状态,实性部分内部有条状或斑块状高密度钙化影,病变边界是清晰的,很少有患者CT影像学表现为肿瘤周围有小片状低密度水肿。MRI检查中显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肿瘤直径平均为(4.99±0.88)cm,T1WⅠ表现出低信号或稍低信号,其中有稍高信号片状影;T2WⅠ表现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其中有斑片状高密度影。T1WⅠ增强扫描后,肿瘤实质部分有不均匀斑块状强化。病变便捷是清晰状态的,少部分患者MRI影像学表现为肿瘤周围有小片状低密度水肿。术后组织HE染色,光镜下病理结果显示瘤细胞密集,染色质粗细不均匀,胞体是梭形、圆形的,部分是不规则形状;瘤细胞出现异型性,呈现片巢状排列,部分出现片状坏死;部分散在钙化物沉积,瘤细胞团间有血管扩张充血和血管增生。结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诊断中应用CT及MRI均具有一定价值,且MRI诊断价值高于CT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乡镇老年终末期心力衰竭病人心理干预临床有效性研究 下载:321 浏览:2700
摘要: 探讨乡镇老年终末期心力衰竭病人的心理干预方法及其临床有效性,以便为乡镇医院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笔者所在乡镇医院2016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老年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60例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30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而另外30例除了常规护理,还重点加强患者的心理干预作为观察组。两组均进行1个月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与抑郁症状、生活质量、心功能指标,以及生存时间、护理满意率。结果:两组干预前SDS评分与SAS评分,MLHFQ问卷中躯体领域与情绪领域及总分,心功能指标SV、CO、LVEF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MLHFQ问卷中躯体领域与情绪领域及总分更低,而SV、CO、LVEF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乡镇老年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重点做好病人的心理干预,可以更好地改善心功能指标,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同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值得患者更满意,值得应用。
藏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 下载:225 浏览:2214
摘要: 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施以藏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疾病治疗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6月纳入的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据60例患者疾病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藏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疾病治疗效果及患者心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疾病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疾病治疗有效为70%,观察组疾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藏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效果显著,患者心功能恢复情况尚好,疾病治疗有效率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
![]() |
联系电话::400-188-5008 |
![]() |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
![]() |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