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的研究分析 下载:108 浏览:1250

颜培莉 《国际检验医学》 2024年7期

摘要:
探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方法。方法:选取2022.1.1-2022.12.31期间在我院进行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的患儿1904例,均进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和快速血清检验,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检验的准确率。结果:快速血清检验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清检验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中的效果,优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更有利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微生物快速培养及血清学检验在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效果观察 下载:299 浏览:3145

连华雯 刘敏瑞 《国际检验医学》 2023年2期

摘要:
观察微生物快速培养及血清学检验在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3年3月~2024年1月入院诊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中随机择取80例成人患者设为观察对象,分别为所有研究对象实行微生物快速培养、血清学检验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在不同病菌中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根据统计结果上看,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在病菌阳性检出率上明显高于血清学检验阳性检出率,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阶段检测结果上看,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结果明显优于快速血清学检测(P<0.05);在快速血清检测结果中发现,病程≥7天的患者病菌阳性检出率明显比病程<7天的患者病程阳性检出率更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结果中表明,病程<7天的病菌阳性检出率明显比病程≥7天的病菌阳性检出率更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血清学检验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少于血清学检验结果,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生物快速培养用于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血清学检验诊断效果,在不同致病菌检测上更加准确,便于医生对症治疗,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研究 下载:410 浏览:4230

王丽娟 杜会双 《国际检验医学》 2021年7期

摘要:
分析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6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1例。对照组行快速血清学检验,观察组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比两组诊断正确率,以及特异性、敏感性,另对检测数据进行复用,评估不同工作方法下,病程、年龄对诊断结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诊断正确率、特异性、敏感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用分析表明,病程在7d以下、年龄在1-6岁之间的患儿,接受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结果均相对理想,与病程超过7d的患儿、其他年龄区间的患儿相比,诊断正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正确率、特异性和敏感性,高于快速血清学检验。病程在7d以下、年龄在1-6岁之间的患儿,诊断结果较理想。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与结果研究 下载:399 浏览:3988

郑全旺 《国际检验医学》 2021年5期

摘要:
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与结果展开分析。方法:2018年9月-2019年9月间至本院行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治患儿中选取90例,展开研究,以冷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法展开检验,比对二者肺炎支原体感染检出率。结果:经数据分析显示,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检出率同冷凝集试验检出率相比,优势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酶联免疫吸附法同冷凝集试验相比而言,前者检出率较高,具备较高应用价值。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下载:293 浏览:2806

李倩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6期

摘要:
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检验结果。 方法 在2016年10月-2019年10月实施课题,此期间观察5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行血常规检验的25例为比照组,行综合检验的25例为综合组,观察结果。 结果 检验准确率数据、检验满意度数据在综合组中分别是100.00%(25例)、96.00%(24例),而比照组中两项数据则是84.00%(21例)、76.00%(19例),P<0.05。 结论 综合检验对提升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检出准确率有推动作用。

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科患者临床治疗探讨 下载:238 浏览:2369

童静芬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4期

摘要: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侵入呼吸系统后,会导致鼻咽部、气管、支气管受到损伤,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则可能破坏粘膜层人侵深部,引发广泛肺炎。目前,肺炎支原体感染已经成为婴幼儿、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为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现对8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检验结果分 下载:325 浏览:2982

李倩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10期

摘要:
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检验结果。 方法 在2016年10月-2019年10月实施课题,此期间观察5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行血常规检验的25例为比照组,行综合检验的25例为综合组,观察结果。 结果 检验准确率数据、检验满意度数据在综合组中分别是100.00%(25例)、96.00%(24例),而比照组中两项数据则是84.00%(21例)、76.00%(19例),P<0.05。 结论 综合检验对提升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检出准确率有推动作用。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的诊断价值 下载:112 浏览:1193

宋洁 《诊断医学》 2024年7期

摘要: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3月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运用快速血清学检验方法,而观察组患者运用微生物快速检验培养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阳性检测率。结果:运用快速血清学检验方法的对照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阳性检测率为81.19%,而采用微生物快速检验培养方式的观察组患者的阳性检测率为80.23%,两组数据对比存在较小差异,不具有实际统计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清学检验法与微生物快速检验培养方法均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研究 下载:238 浏览:2635

张磊 《诊断医学》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6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1例。对照组行快速血清学检验,观察组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比两组诊断正确率,以及特异性、敏感性,另对检测数据进行复用,评估不同工作方法下,病程、年龄对诊断结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诊断正确率、特异性、敏感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用分析表明,病程在7d以下、年龄在1-6岁之间的患儿,接受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结果均相对理想,与病程超过7d的患儿、其他年龄区间的患儿相比,诊断正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正确率、特异性和敏感性,高于快速血清学检验。病程在7d以下、年龄在1-6岁之间的患儿,诊断结果较理想。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的诊断价值 下载:310 浏览:3229

孙栗梅 王永栋 孙其桓 李跃晨 《诊断医学》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实验共纳入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54例,均为本院2017年12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根据不同检验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儿27例,对照组检测方法为快速血清学,研究组检测方法为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两组阳性检出率、血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阳性检出率及总蛋白升高、丙氨酸转氨酶升高、低钾、低钙等血生化指标检出率与对照组行比较,后组均比前组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清学检测方法及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法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检验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后者效果更佳,可进一步提高检测阳性率,减少误诊、漏诊,更有利于开展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