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临床-电-影像学特征分析 下载:82 浏览:516
摘要:
探讨抗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电-影像学特征。方法对本院自2015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明确诊断的5例抗GAD抗体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临床症状学、EEG、影像学特征及其与预后之间关系。结果 5例患者中4位为女性,发病年龄分别为44岁(例1)、26岁(例2)、27岁(例3)和17岁(例14)。2例女性患者以新发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起病, 2例女性患者以癫痫频发起病。1例老年男性(例5),以反应迟钝起病,发病年龄为70岁。4例女性患者初次EEG背景为中-重度异常,明显差于男性患者。伴有双侧岛叶、内侧颞叶及海马异常信号的例1、例3和例4患者中观察到视频EEG存在明显的局灶性异常的不稳定性。例3起病3年时视频EEG清醒及睡眠期频见起源于左颞的临床下发作,发病4年时出现左上肢的皮质下肌阵挛。例4发病20个月时清醒及睡眠期频见起源右颞局灶性发作伴意识障碍和临床下发作。此3例患者均遗留癫痫发作及明显的记忆力障碍。例2和例5的病灶位于大脑中线附近,尽管例2以新发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起病,发病初期EEG背景重度异常,但经过治疗,未遗留癫痫发作及明显记忆力减退。例5经过免疫治疗,基本恢复正常。此2例患者预后较好。结论临床中首次出现癫痫发作的患者,且癫痫有频发的趋势或新发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视频EEG中频见起源单侧或者双侧颞叶局灶性发作和/或临床下发作,建议筛查免疫因素。伴有双侧岛叶、内侧颞叶及海马受累的抗GAD抗体阳性的患者EEG局灶性异常存在明显不稳定性,这或许是抗GAD抗体阳性患者癫痫难治的原因之一。而且这类患者预后差,往往遗留癫痫及记忆力下降。
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脑炎6例临床特点分析 下载:81 浏览:525
摘要:
报道6例抗GABA B型(GABAB)受体脑炎,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例诊断为抗GABAB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和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结果 6例抗GABAB受体脑炎患者为4例男性,2例女性,中位年龄64岁。6例患者均以癫痫为首发症状,其他临床表现包括意识障碍、精神行为异常、高级智能下降。头颅MRI可见边缘叶异常信号。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钠异常及自身抗体阳性。CSF可见白细胞计数及蛋白计数轻或中度升高,所有患者均在血液及CSF中检测到抗GABAB受体抗体。1例患者合并CSF抗HU抗体阳性;2例患者在病情加重时再次进行了血及CSF抗GABAB受体抗体检测,其中1例抗体滴度升高,另1例较前降低。6例患者均接受了免疫治疗,其中5例病情好转。结论抗GABAB受体脑炎以耐药性癫痫为主要临床表现,EEG和头颅MRI对其诊断有指导意义。其中部分患者可合并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此对于可能患有此类疾病患者,必须进行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检查。一旦确诊抗GABAB受体脑炎,应立即启动免疫治疗。抗体滴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集束化管理在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安全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下载:118 浏览:1188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集束化管理在加强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安全护理中的实际效用。方法:随机挑选了在2023年2月至2023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名患者,将他们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人。对照组接受了传统的护理程序,而观察组则采用了集束化管理的护理技术。结果:接受集束化管理安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有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治疗依从性增强,住院时间缩短,神经功能有所改善。结论:对集束化管理技术在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安全护理中的评价提供了改进和优化患者护理策略的前景。
[1/1]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