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复合菌种对青菜头泡菜品质的影响 下载:64 浏览:247

任亭1 刘玉凌1 彭玉梅1 曾胜1 贺云川2 杨波1 栾兴霞1 罗远莉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11期

摘要:
为了研究复合菌种对涪陵青菜头泡菜品质的影响,以重庆涪陵特色青菜头为原料制作泡菜,对发酵过程中菌落数、p H和总酸、亚硝酸盐、还原糖、游离氨基酸、有机酸(乳酸和乙酸)进行测定,对发酵成熟泡菜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人工接种复合菌种组乳酸菌数、总酸和乳酸含量高于自然发酵对照组,pH值和还原糖含量低于对照组,硝酸盐含量峰值(仅为2.61 mg/kg)远小于对照组(6.12 mg/kg);在整个发酵时期,人工接种复合菌种组游离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且人工接种复合菌种组泡菜口感和外观均优于对照组。综合实验结果,接种复合菌种不仅能缩短泡菜发酵周期、提高泡菜食用安全性,还有利于改善青菜头泡菜的口感。

石刁柏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研究 下载:58 浏览:392

梁寒峭1 王卓月2 尹俊玉3 白飞荣1 刘洋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8年10期

摘要:
为探索百合科天门冬属石刁柏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组织分布特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内生真菌与宿主活性成分互作机制奠定基础。研究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对石刁柏不同部位的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通过分离率、分离频率、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等分析石刁柏内生真菌的分布特点和多样性。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88株,经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归属为5纲8目10科13属,其中,镰孢菌属和青霉菌属为根和茎部优势菌群,分别占总菌株数量的37.50%和31.82%;不同组织的石刁柏中,根部位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R)最高,分别为1.45和2.03,均匀度(E)最低为0.59。叶与茎的相似性系数稍高,达到0.55。表明石刁柏不同部位中内生真菌分布及组成存在较大差异,且具有一定的组织的专一性。

海藻多糖生物转化菌种的筛选 下载:78 浏览:479

周林1 赵林1 李昆仑2 岳秋林1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利用生物转化法制备海藻多糖,并筛选得到生物转化海藻多糖抗氧化能力最佳的菌株。[方法]采用复合酶解和微生物转化的方法,以ABTS自由基清除率检测为评价指标,对不同菌株生物转化后的海藻多糖进行比较,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检测微生物转化前后海藻多糖的变化。[结果]复合酶解后的水溶性海藻提取物经单一真菌菌株、单一细菌菌株、混合菌株发酵后,检测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结果表明,经植物乳杆菌酵母菌混合菌株发酵后,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高达87. 5%。[结论]植物乳杆菌、酵母菌复合菌株转化后的海藻多糖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与转化前海藻多糖相比清除率提高51. 2%,HPLC检测发现,其海藻多糖的成分增加,其保留时间为6. 186、8. 014、9. 365 min。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改进与探索 下载:62 浏览:504

赵沛荣1 张志祥2 《生物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现行浙科版教材中"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过程复杂、计数困难,导致实验结果误差较大,最终影响开出率。采用果蝇替代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实验难度显著降低,实验可行性和实效性大幅提升。

连作年限对设施百合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下载:53 浏览:90

李晶晶1 续勇波2 《土壤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为探究不同年限连续栽培百合的设施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采用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连作4年(C4)、连作5年(C5)和连作7年(C7)设施百合红壤中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样品测序后获得细菌和真菌有效序列分别是249003和451044个,细菌和真菌OTUs总数分别是906和298个。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随连作年限延长设施百合红壤中细菌香农指数和辛普森指数显著升高,真菌香农指数和辛普森指数显著下降。在物种组成分析中,属于细菌优势菌种的有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myc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且C4、C5和C7处理土壤中优势菌种占细菌总数比例分别是85.17%、81.04%和81.64%;而真菌菌门中,只有子囊菌门(Ascomycota)一个优势菌种,并且C4、C5和C7处理土壤中优势菌种占真菌总数比例分别93.69%、92.20%、84.31%。不同连作年限土壤中,子囊菌门镰刀菌属(Fusarium)丰度比例达44.02%~58.83%。相关性分析显示,p H值、有机碳、总氮与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丰度显著相关;p H与青霉属(Penicillium)显著正相关,与镰刀菌属显著负相关。由此可以认为,连作后土壤细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显著上升,真菌微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同时土壤中细菌的优势菌种有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在真菌群落组成中子囊菌门占主导,连作后子囊菌门中占主导地位的镰刀菌属数量的增长可能是引起设施百合红壤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株沙雷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德国小蠊的毒力测定 下载:74 浏览:487

刘九榕1 邵博文1 周宇石1 刘慧敏2 阚硕2 薄鹏飞1 张凡2 《生物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从自然染病死亡的中华真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虫尸中分离到一株产紫红色色素的昆虫病原菌EB0732,经生理生化指标和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EB0732)。为探究该菌株对德国小蠊的毒杀效果,选取5个浓度(1×10~5CFU/mL、1×10~6CFU/mL、1×10~7CFU/mL、1×10~8CFU/mL、1×10~9CFU/mL)对不同龄期的德国小蠊(1~3龄若虫,4~5龄若虫,6~7龄雌、雄若虫,雌、雄成虫)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显示,该菌株对不同龄期德国小蠊均具有较强毒力,1×10~9 CFU/mL悬液对德国小蠊1~3龄若虫20 d累计杀灭率高达87.50%,雌、雄成虫分别达到31.67%、33.33%,对德国小蠊的防治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基因芯片技术在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和耐药性分析中的应用 下载:94 浏览:497

李丹1 杜德兵1 吴文燕1 王德成2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和耐药性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抗酸染色镜检阳性的肺结核患者痰样本680例,同时采用基因芯片法和培养法进行菌种鉴定,对被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MTB)复合群的样本分别再采用以上2种方法检测MTB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性。以培养法作为参考方法,评价基因芯片法菌种鉴定的符合率。以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基因芯片法MTB耐药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并比较其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基因芯片法检出31例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培养法检出32例NTM,符合率为96.88%。与药物敏感性试验相比,基因芯片法检测MTB对利福平耐药性的敏感性为89.81%,特异性为93.55%,符合率为92.80%,Kappa值为0.82,P>0.05;检测MTB对异烟肼耐药性的敏感性为83.06%,特异性为91.39%,符合率为89.48%,Kappa值为0.73,P>0.05。结论基因芯片法能够准确地筛选出NTM,在结核病诊断和耐药监测中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与传统培养法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有很好的一致性,且更高效、快捷、安全,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微生物降解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与改进探讨 下载:46 浏览:479

​杨彬1 张会生2 《生物技术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围绕微生物降解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优化对策。指出,微生物降解技术虽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在实际运用中仍面临微生物菌种结构单一、低温条件下作用效率低以及技术操作与管理难度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微生物菌种的筛选与培养、研发适应低温环境的微生物技术以及提升技术操作与管理水平等优化对策。这些对策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微生物降解技术的处理效率和应用价值,推动其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广泛应用。

微生物油层驱替技术在稠油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37 浏览:522

高飞 《生物技术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稠油资源的有效开发一直是油田科技研发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微生物油层驱替(MEOR)技术的持续创新和优化,其在稠油恢复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增长.该研究应用了变异菌种进行微生物驱替实验,为稠油资源的高效、绿色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

微生物菌种诱变筛选方法及应用 下载:113 浏览:1784

宁玮钰 商兆宇 冯建文 《生物学报》 2022年8期

摘要:
对工业发展而言,现有野生微生物菌种数量较少,生产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在这种形势的影响之下,当前急需高效稳定的菌种诱变技术以及筛选方法。基于此,文章围绕微生物菌种诱变筛选方法和应用进行探讨。对常见诱变育种技术进行综述,包括基因工程诱变、原生体质融合等,之后分析抗性筛选、荧光筛选等方法。希望通过文章探索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微生物技术在市政环境方面的应用 下载:114 浏览:1713

王振文 《生物学报》 2022年6期

摘要:
如今城市进程快速发展,但是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却也对城市环境问题和居民生活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威胁,目前对环境的保护问题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都在关注的问题。文章为了对微生物技术在市政环境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阐述,以百达净微生物为例对微生物技术在市政环境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人士对微生物技术的研究提供相应参考。

试论食品微生物检验用菌种保藏方法 下载:352 浏览:3684

李超莹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2年3期

摘要:
为了保证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可靠性,需要保证实验室中使用的菌种具有稳定性特点,如形态、血清学特性以及生化特性等。通过有效的保藏方式,使得菌种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以免菌种因保存不当出现污染、变异或者死亡。工作人员应该对高效的保藏手段及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检验工作对菌种的需求及储存要求,选择合适的保藏方式,让菌种的活性得到保持,让检验工作更加可靠,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

药品微生物检验用菌种保藏方法研究 下载:196 浏览:1876

​林静 《生物技术研究》 2022年1期

摘要:
检验用菌种保藏是药品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常见的工作内容。高质量的检验用菌种保藏方法,可以为药品微生物检验工作营造良好的条件。从目前情况来看,保藏方法内容具有多样性。本文分析了药品微生物检验用菌种保藏原理,并结合检验实践分析了几种常见的菌种保藏方法。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