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1000 kV特高压GIS绝缘故障及实例分析 下载:91 浏览:508

池威威1 刘倩2 董俊虎1 张峰1 《中国电力技术》 2018年4期

摘要:
结合一起特高压站1 000 kV设备绝缘故障缺陷,介绍了绝缘故障的定位、分析方法,通过保护动作信息、设备带电情况、SF6气体组分测试情况、设备结构可以准确定位故障区域并分析故障原因,可作为特高压GIS设备故障定位、判断、分析工作的参考。

低温设备开孔补强结构优化设计 下载:21 浏览:312

张春雪 陆萍萍 董俊龙 《装备技术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开孔补强是压力容器中的常见结构,不同设备常会选择不同的补强结构。针对一台低温设备,提出了三种补强结构方案,并分别计算其补强面积,总结了不同补强结构的优缺点。局部加厚壳体是该设备的最佳补强结构,该结构适用于低温设备或不能使用补强圈或结构连续性要求较高的设备开孔补强。

笛卡尔与现象学 下载:57 浏览:489

J.-L.马里翁董俊 《哲学研究进展》 2018年1期

摘要:
笛卡尔是现代哲学的开创者。但自现象学创立,现象学家对笛卡尔的态度一直模棱两可。胡塞尔寻求现象学的笛卡尔血统,却又将后者的学说归结为"超越论实在论"加以拒斥;海德格尔批评笛卡尔未讨论我在的存在样式,却又在对存在论历史的拆解中依赖笛卡尔。为厘清笛卡尔与现象学的关系,我们必须从笛卡尔本身出发,追问现象学是否重拾了其思想环节。本文认为,笛卡尔与现象学具有亲缘性,这表现在:1.笛卡尔思想的出发点既非胡塞尔认为的怀疑,也非海德格尔认为的我在,而在于他已经实行了向现象性的还原;2.他已将思想本身理解为行为,开始了经由决定而思的哲学;3.思想的决定既决定怀疑,也决定接受真理的明见性。这已表明现象的自身显示,也需经由自我的意愿。

基于故障特征频带及形态谱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 下载:81 浏览:431

束洪春1 龚振1 田鑫萃1 董俊2 李胜男3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针对谐振接地系统中发生小故障角故障和高阻接地故障的故障选线可靠性不高的问题,利用各线路零模电流暂态分量能量和最大原理构成的特征频带,详细讨论了故障线路和健全线路在不同故障情况下的零模电流在特征频带内的相位幅值差异,避免了传统提取特征频带时无法统一各线路特征频带的不足。基于此提出了综合利用特征频带和数学形态谱的融合判据实现故障选线,利用故障零模电流进行特征频带求取,提取特征频带内电流进行形态谱运算,用形态谱表征特征频带特征。PSCAD/EMTDC及综合实验平台仿真和实测数据表明:一方面零模电流的特征频带能有效滤除信号干扰,使故障线路与健全线路零模电流的幅值和相位差异更显著;另一方面由于形态谱在多刻度下对信号形态进行分析,基于形态谱的选线方法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靠性更高。

2101节镍双相不锈钢立式连铸板坯的组织转变 下载:65 浏览:455

白亮1,2 汲琨1,2 刘景顺1,2 刘军1,2 董俊慧1,2 楠顶1,2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分析了2101双相不锈钢实际铸坯的宏观晶粒分布和微观组织转变。结果表明,2101双相不锈钢的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ET转变)发生在二冷2区末端距铸坯表面25 mm处。在此区域内适当降低铸坯表面冷却强度有助于减小坯壳内部温度梯度促进CET转变,提高铸坯的等轴晶率和扩大角部的等轴晶区域;对微观组织的分析发现,在二冷6区之后提高冷却强度可调整铸坯中心形成的奥氏体形态,有利于晶内及晶界处奥氏体细化和减小晶界处针状奥氏体组织的数量和尺寸,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铸坯的热变形能力。

厚规格X80管线钢低温断裂行为研究 下载:72 浏览:475

洪良1 左秀荣1 姬颍伦1 马歌1 董俊媛1 陈雷2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厚规格X80管线钢微观组织和-25℃落锤撕裂试验断口形貌进行观察,研究了X80管线钢的断裂行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钢板从表面到厚度中心,针状铁素体体积分数逐渐降低,并出现较多的粒状贝氏体、多边形和准多边形铁素体。具有较高针状铁素体体积分数的钢板,其落锤撕裂剪切面积也越高,多边形和准多边形铁素体以及大尺寸MA岛的存在能够导致解理断裂的产生,不利于钢板的低温断裂韧性。在裂纹扩展的过程中,主裂纹附近组织出现变形,导致脆硬性的MA岛周围出现微孔,微孔与微孔之间随着组织变形相互连接而形成微裂纹。二次裂纹通常在针状铁素体周围出现转折或停滞,说明针状铁素体有利于阻碍裂纹的扩展,提高钢板的断裂韧性。

“互联网+”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改革模式初探 下载:104 浏览:1115

董俊材 《哲学研究进展》 2024年2期

摘要: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革新,智能技术已渗透到各行业领域,正逐渐成为当代学校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一种主要工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技工院校落实思政课教育体系中的选修课程,目前的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因此,本文从“互联网+”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这门课的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并对这门课改革的动力、条件和主要途径进行了浅要剖析。

电力系统自动化配网智能模式技术应用研究 下载:139 浏览:2128

董俊东 《电气学报》 2023年3期

摘要:
电力系统是现代化社会运转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而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是保障社会正常运转的关键因素。本文从电力系统自动化配网智能模式技术的技术架构、技术应用和应用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以期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配网智能模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课堂思政视域下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下载:102 浏览:1824

董俊 《中国职业教育》 2021年12期

摘要:
在当前背景下,职业生涯教育所开设的对象大都是一些大学生,同时还有很大一部分只针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忽略了职业价值观、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养,长期下去就会使一些学生产生偏激的思想,影响到大学生的发展。将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当前的发展趋势,并且基于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方位育人。”所以课堂思政的教育理念就被受到重视。因此,本文就课堂思政视域下,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进行探究,对一些教育的现状和必要性进行研究,以提高教育的质量。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