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改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脑神经功能的效果 下载:73 浏览:363

吉康荣 李康成 陈琴 《诊断医学》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6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进行常规保守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IL-6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6)为(16.1±2.7)ng/L,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为(43.9±4.5)μg/L,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肿量为(9.1±3.7)ml,周围水肿量为(5.9±3.3)ml,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为(5.1±1.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可以明显减轻或者消除患者颅内的血肿占位,快速降低颅内压,有效减轻脑组织炎性反应来改善机体水肿,保护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颅内压监测下控制性减压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下载:76 浏览:498

​费振海 阳建国 钟兴明 汪一棋 赵朝辉 蔡勇 张磊 顾华 杨涛 刘卫兰 唐坎凯 陈志冬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探讨颅内压监测下控制性减压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自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入住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的106例重症脑出血患者, 依据患者家属意愿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治疗组在颅内压监测下采取控制性减压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 同时术后进行颅内压监测管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术中骨瓣回纳率, 术后再出血、头皮渗液、颅内感染、脑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术后再次手术率及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结果研究过程中中途退出5例(对照组2例、治疗组3例), 最后纳入统计分析例数为101例(对照组49例、治疗组52例)。治疗组患者术中骨瓣回纳率(69.2%)较对照组(24.5%)明显提高, 术后再出血、头皮渗液、颅内感染及脑梗死等并发症发生率(11.5%、7.7%、3.8%、13.5%)较对照组(30.6%、22.4%、16.3%、34.7%)均明显降低, 术后再次手术率(3.8%)较对照组(16.3%)明显降低, 预后良好率(76.9%)较对照组(55.1%)明显提高, 死亡率(7.7%)较对照组(22.4%)明显降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脑出血患者, 颅内压监测下控制性减压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骨瓣回纳率, 减少二期颅骨修补率, 减少术后再出血、脑梗死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再次手术率, 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

小骨瓣开窗微创血肿清除术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下载:59 浏览:444

耿炯 尤金芳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观察小骨瓣开窗微创血肿清除术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锥颅血肿引流术组和小骨瓣开窗微创血肿清除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和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异。结果小骨瓣开窗微创血肿清除组治疗有效率为98. 08%,明显高于锥颅血肿引流术组;小骨瓣开窗微创血肿清除组术后住院时间较锥颅血肿引流术组短;治疗后,小骨瓣开窗微创血肿清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锥颅血肿引流术组;小骨瓣开窗微创血肿清除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高于锥颅血肿引流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小骨瓣开窗微创血肿清除术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

舒适护理对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围手术期患者的应用价值 下载:245 浏览:2180

朱立霞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围手术期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选取颅脑外伤且行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法分组,每组有3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率、睡眠质量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率小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的睡眠质量、运动功能、生活能力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的运动功能、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的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围手术期实施舒适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可改善睡眠质量、运动功能、生活能力,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外科手术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213 浏览:2329

蔡昌呈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外科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2年6月收治的10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小骨窗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微创锥颅穿刺血肿抽吸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日常生活能力、血肿体积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血肿清除率比较,对照组术后1d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拔管时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均有升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均有降低(P<0.05);且观察组术后3个月MMSE、ADL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手术与微创锥颅穿刺血肿抽吸术均可有效清除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但微创锥颅穿刺血肿抽吸术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自理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下载:11 浏览:131

卜九军 杨鑫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研究组3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总有效率更高(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低(P<0.05);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低(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够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降低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还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神经功能缺损康复,值得推广运用。

开颅及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下载:104 浏览:1187

刘兴智 陈钫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小骨窗开颅显微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特别关注术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和住院时间的比较。方法:从2020年至2022年期间,我们纳入了42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接受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照组接受传统小骨窗开颅显微术。我们收集了患者的基本信息、手术相关信息以及治疗效果指标,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术前和术后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上无显著差异(p > 0.05)。然而,观察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04)。结论: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和传统小骨窗开颅显微术在术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方面表现相似。但是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显示出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的优势。这一结果提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可能成为一种更具吸引力的治疗选择,有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