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消费社会下的产品设计发展策略研究 下载:40 浏览:240

王瑞 姚望 《设计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本文基于让·鲍德里亚符号学理论和艾斯林格设计思想,探讨消费社会语境下的符号化消费现象,分析消费文化以及大众消费心理的转变趋势,强调设计师在纷繁复杂的消费文化现象中要保持清醒的认识,理性地承担起产品设计的社会责任,指出产品设计符号化、部落化的设计趋势,为产品设计在消费文化时代的良性发展提供思路。

抗战时期成吉思汗身份象征的建构与展演——以成陵西迁为中心 下载:45 浏览:246

张若愚 《历史教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九一八事变后,内蒙古自东向西逐步沦陷。应时局所需,南京国民政府对蒙古民族的英雄祖先成吉思汗初步建构其身份象征。全面抗战爆发后,团结各民族共同抗日成为国共两党一致的期许与希冀,建构较为成熟的成吉思汗身份象征是凝聚蒙古民族共御日本的助推器与催化剂。1939年,为保护承载着蒙古民族至高精神寄托的成吉思汗陵寝免遭日本攫夺破坏,国共两党与蒙汉各族民众通力合作完成西迁,并在此后继续以各种形式举行成吉思汗祭祀典礼与仪式操演,完备成吉思汗"中华民族英雄"身份象征的政治展演。国共两党通过仪式政治的演绎、宏大场景的塑造与纪念话语的造势,一面阐释、宣传民族主义,帮助蒙古族人民初步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保持蒙古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演进;另一面展开政治竞争,在宣示权威的同时争夺蒙古族人民的理解与支持,有效整合蒙古民族,形塑政权正统性。

冯至四五十年代的诗学思考及其他 下载:54 浏览:372

王贺 《中国文学》 2019年11期

摘要:
本文利用新发现的数篇冯至诗论、文论及演讲稿,兼及其他文献史料,重新考察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冯至诗论、文论之成就及问题,认为他这一时期的诗学观念,特别强调真实严肃的创作态度、自由与形式的辩证法,发人深省,同时对象征主义等也不无偏见。

“札魯忽赤之道,猶宰之刲羊也”:蒙古帝国律法中“羊”的象征与实际含意 下载:63 浏览:305

胡玫 《国学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在蒙古帝国及元代,关于动物的屠宰,蒙古人与其他民族有不同的认识。而在蒙古人制定的法律中,往往仅提及"羊"而没有其他动物。本文拟研究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经研究发现,有以下几个原因:1.在蒙古人的经济和日常生活中,羊比其他动物更有实用价值。2.在萨满教里,羊有着特殊而又重要的意义。此外,"元史"忙哥撒儿传中的一个小故事也表明,用"羊"来进行解释,可以更好理解蒙古人与其他民族的不同。

“晦涩”论争与现代诗派的诗学构建 下载:61 浏览:476

尚婷 《文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1930年代的晦涩诗风论争,大大增强了现代诗派的理论自觉和流派意识。经由对"晦涩"诗艺的深入阐扬,现代诗派的诗学主张和艺术理想得到进一步完善、传布。论争的深层动因是,中国新诗所借鉴的诸多西方文艺思潮在本土转化过程中发生了剧烈的板块冲撞,其间涉及象征主义、意象主义、超现实主义、新古典主义等。论争过程中,现代诗派及其同盟者梳理、开掘了这些诗学资源的源流演变和丰富内涵,特别是围绕诗歌与散文的分界问题,着力区分了意象主义的"散文性"与胡适、梁实秋"散文化"理论的差异,有效修正了"诗体大解放"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遗留的种种积弊。

栖居于赛博空间——解读《黑客帝国》中的象征交换游戏 下载:21 浏览:247

袁海燕 《当代艺术》 2018年2期

摘要:
随着计算机、信息、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进入到由数字技术建构的映射大脑意识的镜像空间,即赛博空间。数字时代的人类早已不再满足于身体的解放,而转向如何扩展对大脑的延伸,赛博空间正是这一延伸的结果。通过电脑屏幕,身体所处的物理空间和大脑进入的赛博空间达成了无缝衔接,构成了现代人类的后现代生存景观。电影《黑客帝国》系列正是对这一人类生存景观的宏大而彻底的超验性模拟实验。本文通过重读该文本,探究其中的虚拟与现实、主观与客观等二元对立命题,重新思考人与机器、人与科技的深层关系。

女性CEO会雇佣更多的女性下属吗?——基于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下载:62 浏览:485

郭萍1 陈凌2 杨学儒1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学界对于女性上级是否更愿意雇佣女性下属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基于中国家族上市公司2008-2016年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CEO的性别身份对高管团队中女性下属雇佣的影响以及CEO的家族身份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家族企业女性CEO雇佣的女性下属比男性CEO少;进一步地,女性CEO对具有同样家族身份的女性下属的雇佣是最低的,即家族女性CEO雇佣的家族女性下属在所有CEO中是最少的;同样地,非家族女性CEO雇佣的非家族女性下属在所有CEO中也是最少的。研究拓展了象征主义理论在家族企业女性高管雇佣上的适用情境与条件机制,丰富了性别与家族企业领域的研究成果。

基于整体语言教学的读写结合式教学案例研究——以探究《白杨礼赞》象征手法为例 下载:41 浏览:331

孙洁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整体语言教学强调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的有机统一。听、说、读、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拟以课文《白杨礼赞》为载体研究读写结合式教学,在学生理解言语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文本的言语形式,找到读写结合点,通过以读促写的方式,达到提高言语能力的目标。

谈孟浩然酒诗中的艺术表现 下载:67 浏览:669

李江华 《中国艺术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孟浩然的酒诗中体现着大唐之酒的浓烈与醇香,同时诗人的酒中之情、酒中之真甚至是酒中之胆都有着其独特的表现形式。诗人喝酒不畏醉,甚至是希望喝醉,憧憬醉乡,“唐代文人钟情于酒,几乎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诗人们只有在沉醉中方能摆脱世俗的羁绊,方能洞见人性的光辉。”。

象征性游戏测试在评估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探讨 下载:201 浏览:1876

张玉洁 李剑 李珂珂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5期

摘要:
探讨象征性游戏测试在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以语言发育障碍就诊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男49例(61%),女31例(39%),采用象征性游戏测试量表(SPT)、雷妮语言发育量表(RDLS-III)对所有患儿进行测试,将患儿实际月龄与象征性游戏测试月龄结果进行对比,并用雷妮语言发育量表与象征性游戏测试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80例患儿象征性游戏测试发育年龄明显低于其平均生理年龄,并且4个年龄段SPT发育年龄显著低于平均生理年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象征游戏测试原始分与雷妮语言发育量表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r值为0.848(p<0.05),且各年龄段两项评分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象征性游戏测试操作简便、易于被患儿接受,并且可帮助了解幼儿非语言象征性思考能力水平,合理判断其语言发育潜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