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常温酶解法测定基于南极磷虾中虾青素酯的方法研究 下载:76 浏览:451

高岩1,2 邢丽红1 孙伟红1 孙晓杰1 祖露1,3 李兆新1 《水产研究进展》 2022年5期

摘要:
由于虾青素酯具有多种存在形态,其准确定量还存在难点,将其有效转化成可定量的游离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实验将南极磷虾作为不同形态虾青素研究的代表性品种,采用柱层析法从南极磷虾中分别制备了虾青素的单酯和双酯,明确了其组成和含量,作为典型特征样品,进一步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确立最佳酶解条件,并对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1)从南极磷虾中制备并鉴定出8种虾青素单酯和13种双酯作为典型特征样品;(2)单酯在底物浓度为0.5μg/mL,反应体系酶浓度1.14U/mL,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75min时,游离虾青素回收率达94.56%±1.24%;双酯在底物浓度为1.0μg/mL,反应体系酶浓度0.92U/mL,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75min时,游离虾青素回收率为98.28%±0.84%。(3)将常温酶解法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中,南极磷虾油中虾青素的含量为(265.09±20.35)mg/kg,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的含量为(21759.36±90.19) mg/kg。为了验证方法的准确度,分别采用标准SC/T3053-2019和GB/T31520—2015与酶解法进行比较,结果分别为(260.42±11.57)和(21752.54±100.00)mg/kg,偏差均小于10%;进一步通过在样品基质中添加全反式虾青素标准溶液的方式进行了验证,南极磷虾中游离虾青素回收率为95.24%,RSD为2.03%;雨生红球藻中游离虾青素回收率为98.56%,RSD为0.75%,说明常温酶解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可以满足虾青素酯的准确定量。研究表明,常温酶解法的反应条件温和,减少了温度引起的虾青素氧化和异构化,最大化的将酯态转化成游离态,适用于水产品中虾青素酯的准确测定。

塑料薄膜包裹预防新生儿低体温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下载:10 浏览:427

邢丽云 黄丽华 2019年7期

摘要:
系统评价塑料薄膜包裹对新生儿保暖效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新生儿保暖措施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Scopu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维普、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中有关塑料薄膜包裹应用于新生儿保暖的随机对照研究。对所得文献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查,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6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2 836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塑料薄膜包裹组早产儿进入NICU时低体温发生率[RR=0.71,95%CI (0.64,0.79),P<0.01]、进入NICU时体温[MD=0.60,95%CI (0.47,0.72),P<0.01]、进入NICU时发热发生率[RR=4.09,95%CI(2.12,7.88),P<0.01]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Ⅲ度或Ⅳ度脑室内出血发生率[RR=0.92,95%CI(0.65,1.32),P=0.660]、出院前病死率[RR=0.75,95%CI(0.53,1.08),P=0.120]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塑料薄膜包裹能减少早产儿进入NICU时低体温的发生率,提高早产儿进入NICU时的体温,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早产儿保暖方法,但有引起发热的风险;塑料薄膜包裹不能降低早产儿Ⅲ度或Ⅳ度脑室内出血发生率及出院前病死率。

基于人性化理念的公共建筑设计中的舒适性与功能性平衡探索 下载:79 浏览:893

邢丽 《中国设计》 2024年8期

摘要:
在现代社会,公共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还需注重使用者的舒适性,以实现人性化设计理念。当前,大多数公共建筑在设计中偏重功能性,忽视了舒适性,导致使用者体验不佳。本文探讨了公共建筑设计中舒适性与功能性平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研究发现,优化空间布局、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人因工程学理论、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以及提高公众参与度,是实现舒适性与功能性平衡的有效策略。通过对办公建筑、医院和图书馆等不同类型公共建筑的案例分析,验证了这些策略的应用效果,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本研究旨在为公共建筑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推动建筑行业的人性化发展。

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考量与空间舒适性研究 下载:76 浏览:937

邢丽 《中国设计》 2024年5期

摘要:
本文探讨了建筑设计中人性化考量与空间舒适性的重要性及研究方法。通过分析人们在建筑空间中的行为和需求,以及不同环境参数对人体舒适的影响,揭示了人性化设计对于提升空间舒适性的关键作用。

中药材标本档案建设之我见 下载:295 浏览:3971

邢丽芹 《当代中医药》 2021年8期

摘要:
中药材标本是一定意义上的规范和标准,振兴祖国中医药事业,促进国民身心健康,必须加强中药材标本档案建设。当前,受资金、场地、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中药材标本档案建设明显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当务之急是依靠已有权威文献资料,加强调查研究,增加资金投入,稳定工作者队伍,完善工作流程,不断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