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HTTPS的云服务环境构建 下载:41 浏览:364

王建 任安晶 方慧 崔维帅 谢济阳 汤军 《软件工程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在云计算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将服务向云上迁移,从而实现敏捷、灵活管理,降低IT成本,以提高企业在新时代下发展动力和竞争力。本文提出基于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S)的云服务环境的构建方法。通过云服务器的简单高效、安全可靠、处理能力可弹性伸缩等特性,并结合HTTPS的加密优势,从而达到为企业和个人不同的路径上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并提供完备的解决方案,从而帮助企业和用户快速地搭建云服务环境。

Web项目前后端分离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51 浏览:392

王建1 罗政1 张希1 张梦琪1 张科1 马文成2 《软件工程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针对传统互联网WEB程序开发模式中存在的耦合度较高、串行开发效率低等问题,在充分分析传统互联网WEB程序开发模式的基础上,我们引入了SSM架构来实现前后端分离,从而解决人力不足,分工不明确和前后端耦合度高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个基于GIS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与模拟系统,系统为B/S架构,后端程序采用Java的SSM架构(Spring、Spring MVC、Mybatis),前后端交互操作利用Ajax技术实现。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前后端分离技术具有加快项目的开发速度,提高用户访问Web程序的响应速度,并且能够解决项目开发中人员分工不明确等问题的结论。

​葛洲坝工程中的伦理问题 下载:124 浏览:1345

​冯宣 《国学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正式建成和成功通航是我国水利水电发展历史上的伟大事件。该工程有力的减少了长江区域水灾的发生,不仅如此,它还具有发电、改善峡江航道等功能,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也贡献了力量。但是该工程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结合葛洲坝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所遇到的工程伦理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基于GEE的咸宁市土地利用分类评价 下载:264 浏览:2792

刘振宇 《土壤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图像分类是遥感的一个基本目标。遥感图像分类是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地物分类的过程。遥感图像分类的目标是将遥感图像中的像素分为不同的地物类别,常用的分类类别包括建筑物、道路、水体、森林、农田等。在Google Earth Engine中进行图像分类可以通过编写JavaScript或Python代码来实现。实现湖北省咸宁市土地利用分类,并对比两种方法分类结果。土地利用分类的意义在于为土地管理、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和决策支持提供重要的数据和信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土地资源。GEE中实现土地利用分类的方法包括有监督分类和无监督分类,本文使用两种方法对咸宁市土地利用进行分类,以巩固学习的相关课程。

基于机器学习的年度内土地覆盖分类 下载:149 浏览:1445

魏薇 《中国土壤》 2023年8期

摘要:
本文利用scikit-learn的随机森林分类器对土地覆盖类型进行了分类,探讨了机器学习在分类问题上的应用效果。本文采用了多源遥感数据作为特征输入,对八种土地覆盖类型进行了识别和比较。结果表明,随机森林分类器在土地覆盖分类上表现较好,整体的准确性达到了93.5%,kappa值为0.92,说明该分类器能够有效地区分不同的土地类型。各类别的producers准确率和consumers准确率也较高,除了水体和人工林两个类别较低外,其他类别都在90%以上。本文认为,增加这两个类别的样本数量或者选择更有区分力的特征可能会提高它们的准确率。本文为机器学习在土地覆盖分类上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参考。

基于GEE的武汉市土地覆被变化监测与分析 下载:213 浏览:2036

黎孟琦 《中国土壤》 2022年9期

摘要:
为了研究2000-2020年武汉市土地覆被时空变化特征,基于谷歌云计算平台获取遥感影像,结合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实现对影像的分类;最后生成土地覆被专题图和转移矩阵,分析土地覆被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2000-2020年,草地、人工用地覆盖面积逐年增加;耕地、林地覆盖面积逐年减少,水体、裸地覆盖面积前期略有减少,后期有所增加。

基础地质实验室现状与管理的思考 下载:297 浏览:2998

辛长静 《地球科学探索》 2022年7期

摘要:
作为传统地质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地质实验室是基础教学重要的室内教学环节,针对基础地质实验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实验室硬件、实验室资源共享与优化、实验室建设及实验人员管理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让实验室资源得以充分发挥,更符合现代高校教学理念,为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淮海经济区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变化分析 下载:152 浏览:1495

王朋燕 《中国经济》 2024年1期

摘要:
本文以淮海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9年的道路网、人口、GDP、全国15个非农行业的从业人员等指标,运用GIS技术网络分析、经济联系强度的空间引力模型和经济联系模型相结合,对2019年淮海经济区区位熵进行研究,为该区在全国区域发展中提升提供决策并为其他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提供借鉴。

新时期我国含油气盆地勘探的沉积学应用分析 下载:118 浏览:1452

林雪莲 《天然气进展》 2023年9期

摘要:
沉积学是一门古老的地质学科,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沉积学理论和方法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沉积盆地在演化过程中,其沉积充填记录了海陆变迁,构造格局演变及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具体历史。人类所需绝大部分油气资源也都蕴藏于沉积盆地中。对于含油气盆地的沉积学研究,对未来的油气勘探、开发工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作为一名沉积学相关专业的研究者,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的查阅与梳理,并结合自身学习、研究经验,对新时期我国含油气盆地勘探的沉积学应用做出了分析,希望能够为未来的研究工作带来更多的帮助。

新时期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展望 下载:122 浏览:1337

张凌上 《天然气进展》 2023年6期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也在随之不断进步。石油作为关乎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能源,其勘探开发技术关乎着国内能源安全,关乎着我国经济社会是否可以平稳有序的运转。在百年的传统的油气勘探开发后,我国广大的中东部油田面临着油气产能枯竭的问题,而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就成了补充产能、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力量。笔者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与现场实践,作为一名相关行业从业者,对新时期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进行了展望,希望能为未来研究提供更多帮助。

现阶段石油地质勘探中的新技术研究 下载:89 浏览:1595

罗骞 《中国科学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石油资源具有“工业血液”的美誉,在现代社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石油资源对于进口依赖程度较高,虽然我国石油资源储量丰富,但是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开采技术等水平较低,从而导致石油资源紧张问题较为严重,为此需要对石油地质勘探技术进行不断创新,以此提高我国石油勘探技术水平。笔者作为一名相关专业的在校硕士研究生,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与实际工作,对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创新及发展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和措施,旨在进一步促进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创新。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时空动态格局及其环境效应 下载:250 浏览:2878

蔡佩华 《中国城镇》 2023年4期

摘要:
利用多时期的遥感影像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的地区的城镇2000 ~ 2018年19年间的土地利用类型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揭示出某一区域城镇化对其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年至2018年期间城镇规模扩展,呈现出了集中城镇化的趋势。前中后三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构成比例不同,2000年到2005年、2005年到2010年城市扩展的速率缓慢,2010年到2018年城市扩展速率变快。并分析了地区城镇化对局地气温的影响。

基于RS和GIS的忻州市城镇化时空演变研究 下载:369 浏览:4006

王纪煊1 关琳2 常胜3 纪彦光4 《中国城镇》 2022年4期

摘要:
随着忻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边界大规模的向外扩张,城市问题接踵而至。本文通过对忻州市土地利用的资料收集,采用遥感图像的解译方法和面积比较,对忻州市18年土地利用情况分析,解决城市化的问题。

新时期GIS技术在城镇测绘中的发展研究 下载:144 浏览:1502

张吉玲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3年6期

摘要:
城镇测绘是城镇规划与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镇建设的日益加快,对城镇测绘的各项工作要求也不断提升。因此,对城镇测绘工作开展中的技术应用及其效果进行研究,以促进城镇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城镇建设以及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支持,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笔者作为一名地信专业的研究者,针对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了调研,并且结合自身研究经验,在对GIS及其特征分析基础上,对GIS在城镇测绘中的具体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新时期石油勘探技术的应用前景展望 下载:217 浏览:2232

仝泽彬 《中国石油工业》 2022年4期

摘要:
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应用石油地质勘探技术措施获得最佳的地质信息资料,为合理开发油气藏提供基础资料,不断研究地质勘探的新技术措施,提高石油地质勘探的质量,满足油气田勘探开发后期的技术要求,获得最佳的油气产能,满足油气田生产的需要,成为了现阶段研究人员关注的要点。笔者作为一名石油行业研究人员,针对新时期石油勘探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希望能够为后续研究提供更多帮助。

新形势下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石油勘探中的创新研究 下载:213 浏览:2169

陈栋 《现代物理学报》 2022年12期

摘要:
从新世纪以来,我国石油勘探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新技术投入了实际生产应用,相应的新思路也被管理者纳入石油行业的生产过程当中,其中,石油物探技术的发展对石油勘探带来的发展帮助最大,物探技术是根据物理现象对地质体或地质构造做出解释推断的结果,而新时期我国石油物探技术的发展也成为了我国石油勘探开发行业的“稳仓石”、“助推器”。笔者作为一名相关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与实际学习研究,从高质量管理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石油物探技术进行了简要总结,同时详尽分析了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方法措施,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长江流域鄱阳湖洪水前后生物量特征变化研究 下载:106 浏览:1195

付安琪 《生物技术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是长江干流最重要的调蓄型湖泊之一。在2020年七月的南方特大洪水中受到的影响较大。为定量分析鄱阳湖洪水前后生物量特征的变化,选用2020年5月11日和2020年8月29日鄱阳湖的Sentinel-2数据,利用欧空局提供的开源SNAP软件提取每个时期的叶面积指数、光合有效辐射吸收率、叶绿素含量、冠层含水量和植被覆盖度的生物物理特征值。通过对五项生物物理量特征数据的图像分析,发现在洪水淹没区域植物生长受到的影响最大。通过分析可以得出,洪水对植物生长的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洪水淹没处,影响更加明显且植物的生长恢复更加的缓慢。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