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学前教育专业数码钢琴集体课合奏训练研究 下载:62 浏览:411

唐国策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钢琴弹奏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的课程,以25~50人的数码钢琴集体课的形式为主,与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钢琴弹奏也是幼师须掌握的一项职业技能,而学前教育专业大部分的学生是初次接触钢琴,音乐基础知识薄弱,不具备识谱与钢琴弹奏的能力。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零基础等特点,合奏训练在学前教育专业数码钢琴集体课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近代学校音乐教育背景下的学堂乐歌——以白话新诗的发生为考察维度 下载:56 浏览:449

谢君兰 《中文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白话新诗的发生存在丰富的整合维度,在近代学校音乐背景下诞生的学堂乐歌是其中极具诗体价值的部分。这些乐歌将古典诗歌元素、译介词汇元素与儿童歌谣等丰富的语言形态都整合到音乐旋律的麾下,如果从新诗视角加以考察,其实就是对多重语言资源的自然吸纳。从作者心态和时代思想环境看,这一语言特征与词作者平和从容的抒写状态紧密相关,也得益于乐歌歌词对于当时文学文类格局以及"历史进化论"的有效规避;从读者来看,乐歌在学校场合的集体演唱,则逐渐影响到学生对音乐乃至诗歌语言的基本认知与审美趣味,酝酿了新诗读者在白话文层面的语言习惯。

《土地管理法》修正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制度构造 下载:56 浏览:412

李国强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修正后的《土地管理法》增加规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目的就在于实现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同权",但如果依据物权法的逻辑,"同权"的目标应该是民法典物权编统一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而不应该还是《土地管理法》单独规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为用益物权应该与国有土地设定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在客体、设定权利的主体、设定方式等方面遵循相同的物权逻辑。因为行政管制的不同,集体建设用地在权能限制和收益分配等方面均表现出特殊性,既涉及私权指向的私益,也涉及公权力指向的公益。

落实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法制路径——以民法典物权编编纂为线索 下载:56 浏览:339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在当前立法研究和改革实践中,"落实集体所有权"未如同"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一样受到重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时期,针对"两权分离"制度的弊端,将落实集体土地所有权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有利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助于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有益于实现农民财产权利。在现行农村土地法律制度中,落实集体土地所有权面临着权利性质错位、主体制度残缺和权利内容贫乏等现实困境。民法典物权编编纂应针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缺陷致力于彰显其私权品格,健全其主体制度,并充实其权利内容。

身份·人伦·集体:新世纪华语家庭题材电影的伦理记忆 下载:58 浏览:334

郭增强 杨柏岭 《当代艺术》 2020年12期

摘要:
在电影伦理学的语境下,以符号叙事为方法,诠释新世纪华语家庭题材电影,梳理出伦理记忆的文化意涵。在代际叙事的聚合与组合关系中,父辈以漂泊体验体悟着身份焦虑的记忆;子辈以情感形式确证着身份认同的记忆。在家庭结构的能指和所指的叙事维度中,家宅作为伦理感知的记忆之场,婚姻出入于伦理宿命的围城,伦理观念被社会建构。在家庭场域的外延与内涵的功能叙事中,家庭与社会的互文性,融合着导演的创作记忆,影像作品储存着社会凝聚性结构的时代记忆。

集体土地征收程序的法理反思与制度重构 下载:58 浏览:388

高飞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由于中国集体土地征收程序欠缺规范性,存在征收决定的程序不透明、被征收人的参与权利无保障及救济渠道欠畅通的制度缺陷,可能导致实践中行政机关滥用征收权。其根源在于重实体而轻程序的历史延续、重效率而轻公平的价值主导和重权力而轻权利的观念指引。当前,应该对重实体而轻程序的历史予以严肃反思,扭转重效率而轻公平的制度价值,以权力与权利的平衡取代重权力而轻权利的法律观念,健全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程序,确立集体土地征收审批前置程序,细化公告征收决定程序,改进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程序,从而以程序控制权力和保障权利,确保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的顺畅运行。

有机硅合成新方法 下载:55 浏览:430

王灯旭1,2 曹金风2 韩栋栋2 李文思2 冯圣玉1,2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有机硅材料作为一类具有独特优异性能的新材料,已成为化学和材料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机硅合成的新方法,主要包括炔基-叠氮环加成反应、巯基-双键反应和胺-烯迈克尔加成反应等,重点介绍各种合成方法的优势及在制备新型功能化的有机硅化合物、有机硅聚合物及有机硅弹性体等中的应用,并对未来有机硅合成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农村土地财产权益男女平等保障机制探讨 下载:24 浏览:237

曲相霏 《法学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男女平等是中国宪法和法律的一致要求。长期以来,农村女性土地财产权益平等保障机制频繁失灵,户外侵害屡禁不止,户内侵害不容忽视。侵害的根源在于制度供给不足,表现为身份障碍和权利属性不稳、权利主体不清、权益份额不明,最终导致救济不力。抵御户外侵害关键要消除身份障碍,摒弃身份唯一要求,解决农村女性土地财产权益往往牵涉不同家庭和不同集体经济组织的问题。在农村土地产权"长期稳定"政策下,土地的社会功能也从保障型向财产型转化,当前改革可从财产法和生产经营角度解释土地承包家庭户和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土地承包家庭户可被视为经济学上的生产经营单位,有别于婚姻家庭法上的家庭;从财产法角度解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区分集体组织的政治成员和经济成员,从宽确认女性经济成员;不排除个体同时成为两个及以上家庭承包户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抵御户内侵害关键是要"确权到人"。试点中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宅基地改革应借鉴、巩固和发展"确权到人"模式,明确个体的权利(权益)主体地位及份额。

超越劳动关系:平台经济下集体劳动权的扩张及路径 下载:58 浏览:396

班小辉 《法学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因平台工人的法律身份属性不明及工作方式灵活,故其在参与或组建工会及从事集体协商上面临困境,可能引发劳动法与反垄断法之间的冲突。理论上,集体劳动权具有基本人权属性,旨在解决劳动力市场议价上的不平等,其所追求的公共利益目标使之与反垄断法存在协调之可能,因此集体劳动权向非劳动关系领域扩张具有正当性。实践中,域外立法通过三种路径实现集体劳动权的扩张,包括扩大集体劳动法中的雇员概念、赋予特定职业自雇工人集体劳动权、在竞争法中增加特殊豁免情形等。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平台工人集体劳动权的保障,我国在立法中应明确集体劳动权在非劳动关系领域适用的合理范围;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平台工人入会,并积极加快相关行业性工会的组建;在集体协商中重点关注平台工人的身份分类、服务费率、职业安全及工作数据等问题。

抒情经验与生产美学——《我的诗篇》及工人诗歌相关问题 下载:36 浏览:360

周驰觐 《当代中文学刊》 2018年5期

摘要:
秦晓宇编选的《我的诗篇》出版后的引起了较大争议,围绕这一文化事件的批评多从文化批评角度出发,而容易忽视对诗集本身的美学层面的讨论。本文希望将讨论的重点放在诗集本身的复杂形态,通过结合历史上工人写作在国际视野下集体抒情的面向以及当代文学史内部新诗大众化运动的线索,为今天新工人诗歌超越风景化的苦难展示,转变为更具表征性的新工人阶级美学提供一点参考。

北京石家营村村庄改造的蝴蝶榫模式及其启示 下载:332 浏览:477

和云娟1 张悦2 李文越1 《中国城镇》 2018年8期

摘要:
文章以北京市顺义区石家营村为案例,采用现场踏勘、座谈会、入户访谈等方法,在调研其村庄改造的背景历程、改造方案及其实施后评估的基础上,归纳提出"蝴蝶榫"村庄改造模式,并从村集体主导的视角剖析了模式实施的关键机制,最后探讨了该模式对村庄规划编制的相关启示。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地方实践与政策完善——以绍兴为例 下载:57 浏览:383

刘健1 左妮莎1 周筱芳2,3 《中国城镇》 2020年6期

摘要: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我国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各地根据国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政策规定,大力探索多元路径,政策实施成效显著,但各种问题也始终存在。本文基于浙江省绍兴市调研所获一手信息及文献研究,分析总结地方在落实中央政策过程中出现的土地出让周期偏短且价格多变削弱土地流转和长期投资的积极性、增减挂钩和点状供地试点政策细则不清导致可实施性不强、村民对政策认知不足导致政策推行效率低下、历史遗留及其衍生问题众多且难以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合理设置政策细则,有效保护农民权益,调动土地流转积极性;发挥规划统筹作用,依据规划确定指标,确保政策落地实施;加强政策宣传,鼓励规划参与,提高农民的政策认同;分类出台专项办法,分步骤解决历史遗留及其衍生问题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力图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地方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对比视角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利用模式研究——以北京、广州、深圳三地农村地区为例 下载:59 浏览:373

张建1,2 郑真生1 《中国城镇》 2020年3期

摘要:
盘活农村集体土地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而当前我国各地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利用普遍存在土地资产形成不规范、使用效率低下、缺乏管理等现实问题。北京、广州、深圳三地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利用方式上一直在积极探索与创新。文章基于地区对比视角,分别从地域历史背景、顶层制度设计、建设指标获取方式、实施单元、实施路径和利益分配方式分析比较三地农村地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利用方式,以实际调研案例加以佐证,总结宝贵经验,以期对我国新时期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后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对比视角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利用模式研究——以北京、广州、深圳三地农村地区为例 下载:59 浏览:375

张建1,2 郑真生1 《中国城镇》 2020年2期

摘要:
盘活农村集体土地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而当前我国各地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利用普遍存在土地资产形成不规范、使用效率低下、缺乏管理等现实问题。北京、广州、深圳三地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利用方式上一直在积极探索与创新。文章基于地区对比视角,分别从地域历史背景、顶层制度设计、建设指标获取方式、实施单元、实施路径和利益分配方式分析比较三地农村地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利用方式,以实际调研案例加以佐证,总结宝贵经验,以期对我国新时期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后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巩固脱贫成效的实践探索与启示——基于宾阳县新桥镇的视角 下载:30 浏览:324

梁小玲 《当代市场营销》 2020年11期

摘要:
确保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巩固脱贫成效的持续性,关键是要把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补上,这是打好脱贫攻坚战必须正视和解决好的重要问题。宾阳县新桥镇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巩固脱贫成效的实践上做了有益的尝试,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集体主义、换位思考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挑战性压力的交互作用 下载:24 浏览:259

李瑛 《管理与科学》 2020年5期

摘要:
科技型企业员工创造力成为企业家和学者们越来越关注的一个话题。结合挑战性压力情景因素,分别探讨了心理集体主义和换位思考对科技型企业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心理集体主义(换位思考)与挑战性压力对员工创造力存在交互影响。具体来说,高挑战性压力—低心理集体主义(换位思考)或者低挑战性压力—高心理集体主义(换位思考)的组合形式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效果较好。高挑战性压力—高心理集体主义(换位思考)或者低挑战性压力—低心理集体主义(换位思考)的组合形式对创造力的影响效果较差。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影响 下载:75 浏览:431

王明田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0年6期

摘要:
2020年我国土地市场将进入"双轨并行"的新阶段,国有土地征收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上市,将从需求方推动规划编制和管理变革。当前国家正在全面构建多规合一、全域全要素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本文探讨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与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关系。围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上市流程,从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三个层面提出了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需要开展的相关工作,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有序进入市场提供技术支撑。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中的全域统筹研究——以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为例 下载:69 浏览:413

孙士越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0年6期

摘要:
2019年8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改案正式通过,并将于2020年1月1日在全国实行,此次修改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提供了法律支撑,预示着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本文以全域统筹为视角,探讨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作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在探索中的实践经验。分别从全域统筹中全空间规划、全要素统筹、全机制协调三个层次来分析西红门镇在入市探索中的实际操作,并对西红门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进一步开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股权的设置与管理: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的关键 下载:53 浏览:441

陈晓枫 翁斯柳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8年12期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权能改革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的重点内容之一。2014年以来,我国农村开展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对明晰农村集体产权、拓宽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股权设置、股权管理、股权流转等方面探讨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的关键点和难点,认为随着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的推进,应高度重视股权的设置和管理,在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推动农民财产性收入持续性增长。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产业振兴 下载:91 浏览:506

张建刚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诸多方面,这些方面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共同决定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效。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枢纽,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没有产业振兴,农业就强不起来;没有产业振兴,农村就美不起来;没有产业振兴,农民就富不起来。乡村振兴要围绕如何实现产业振兴来展开。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