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舒适护理在婴幼儿静脉穿刺中的应用体会 下载:62 浏览:374

林火仙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针对婴幼儿的痛觉特点及心理特征,在静脉穿刺时实施舒适护理,降低患儿的疼痛感,减轻因穿刺疼痛而造成的恐惧感,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选取2018年6-9月在笔者所在科室进行首次静脉输液的患儿共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两组在静脉穿刺过程中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即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利用安慰奶嘴转移注意力法和玩具、音乐、视频转移注意力法,比较两组患儿疼痛强度、恐惧程度表现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而恐惧程度及疼痛强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在静脉穿刺时予舒适护理能显著降低穿刺时的疼痛感,减轻因穿刺疼痛而造成的恐惧感,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精细化护理在献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84 浏览:394

董秀明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献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6月于笔者所在献血站献血的8 369例献血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18年2-6月献血的8 497例献血者设为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平均献血量、一次捐献300、400 ml率、静脉穿刺一针率、非标量采集率、献血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献血量、一次捐献300、400 ml率、静脉穿刺一针率、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非标量采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在献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对提升无偿献血者血液采集的质与量均有较明显作用。

精细化护理在献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74 浏览:399

董秀明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献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6月于笔者所在献血站献血的8 369例献血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18年2-6月献血的8 497例献血者设为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平均献血量、一次捐献300、400 ml率、静脉穿刺一针率、非标量采集率、献血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献血量、一次捐献300、400 ml率、静脉穿刺一针率、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非标量采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在献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对提升无偿献血者血液采集的质与量均有较明显作用。

提高锁骨下静脉穿刺盲穿成功率的临床研究 下载:16 浏览:182

荣波 袁致海 王凤鹿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不依赖于多普勒超声引导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需进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法静脉置管。观察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28例患者在不依赖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置管过程中,一次穿刺成功95例(74.22%);经反复穿刺多次获得成功24例(18.75%);4例(3.12%)反复调整不成功,更换穿刺部位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成功;穿刺不成功停止穿刺5例(3.91%)。128例患者穿刺置管中误穿动脉12例(9.38%),局部血肿形成6例(4.69%),气胸2例(1.56%),短期内(1周内)堵管17例(13.28%),菌血症2例(1.56%)。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是神经外科患者常用、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掌握正确的锁骨下静脉盲穿方法是术者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保障,不依赖多普勒超声适时引导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细节护理在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538 浏览:5815

朱岩岩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3期

摘要:
在当前医疗技术发展的今天,静脉穿刺仍然是是儿科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因此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保障静脉穿刺的顺利进行,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及家长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的:研究细节护理的应用对于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作用。方法:在我院儿科输液室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中选出400例,随机分入两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对比两组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94.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2.5%,且观察组的护理纠纷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的11.5%,p<0.05;观察组患儿或家属对静脉穿刺护理的满意度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85.5%,P<0.05。结论:细节护理的实施有利于尽量减少或消除儿科静脉穿刺失败的因素,提高穿刺成功率,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2%利多卡因湿敷缓解儿童静脉穿刺疼痛感的效果研究 下载:196 浏览:1898

李明蓉 王昕 徐颖(通讯作者)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9期

摘要:
讨论2%利多卡因湿敷缓解儿童静脉穿刺疼痛感的效果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4月1日到2020年6月30日期间儿科实行静脉输液的患儿60例,分为两组,使用2%利多卡因湿敷为实验组,使用常规静脉穿刺为对照组。使用MBPS(改良儿童疼痛行为评分)检测,其中0分表示无痛,1分到3分表示轻度疼痛,3分到6分表示中度疼痛,6分到9分表示重度疼痛。使用心电监护仪检测两组患儿的血压,心率以及呼吸的情况。穿刺成功率统计,定义为一次穿刺成功的几率;护理满意率评价,诊疗结束后由家长进行主观评价,分为“非常满意”、“一般”及“不满意”3 个等级。结果:两组的疼痛程度以及疼痛发生率,护理满意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相比,差异较大(P<0.05)。两组的心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呼吸相比,差异较小(P>0.05)。结论:在静脉输液的患儿中使用2%利多卡因湿敷,有利于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缓解疼痛,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探讨细节护理对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临床疗效 下载:325 浏览:3306

李玮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8期

摘要:
静脉穿刺是儿科治疗的重要给药途径,也是难度较大的技术操作,穿刺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患儿生命,也会影响护患关系。儿科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操作的基本技能,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因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儿科护理管理干预对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下载:312 浏览:3879

杜伟伟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12期

摘要:
研究对小孩进行静脉穿刺,成功率是多少。方法:设立专门的儿科护理管理小组来研究进行小儿静脉穿刺影响成功的因素。结果:经过大量实验发现,在对儿科进行护理后,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显著提高,家长对这种方式的引进十分满意。结论:对儿科进行护理干涉,可以明显的提高小儿穿刺的成功率。

儿科护理之静脉穿刺的方法与研究 下载:92 浏览:1023

王琪 高彩卫 《国际护理学》 2024年4期

摘要:
本文选取曾实施过头皮静脉穿刺的病人100例,以研究临床治疗技术。100例患者中,91例患者一次性穿刺获得成功,6例患者两遍穿刺获得成功,3例患者两遍以上获得成功。把握正确的静脉穿刺的方法,以免对患者进行多次实验,增加患者的疼痛心理,增加家长对护士专业的信心,同时也提升医院护士服务质量。

静脉远红外线显示仪对医疗工作效率的影响研究 下载:132 浏览:1323

蒋金霞 《中国医学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静脉远红外线显示仪对医疗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23年6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02例患者,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静脉远红外线显示仪进行干预。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50.9%,药物外渗率为21.81%;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提高至94.49%,药物外渗率显著降低至0.18%。结论:使用静脉远红外线显示仪可以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并降低药物外渗率,该设备在提高医疗操作效率和患者安全性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下载:245 浏览:2516

李娟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5期

摘要:
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分别为(43.24±7.16)、(44.15±7.27);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9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手段,改善了患者病情,降低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强化护理干预效果,提高了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加速患者康复。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