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民事证据排除规则适用与非法取证的抑制 下载:68 浏览:394

黄鹂 《争议解决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我国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保留了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规定的"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然而,该规则自确立以来并没有迎来理论与实务的一致认可,学界和实务界纷纷提出了质疑。比较法上,各国的规则和适用尚存差异,但对民事诉讼中适用排除规则还是采取了比较谨慎的态度。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法院适用证据排除的比例较低,而真正基于取证合法性问题对证据进行排除的案件更少。在部分适用排除的案件中,法院还考虑到证据采纳的其他要求,包括关联性、真实性问题,综合考察才对证据实施排除。在我国目前的司法环境下,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存在规范不完善、程序缺位、方法不可行等问题,对遏制违法证据收集的功能难以实现。为了纠正违法证据收集这一问题,应从降低违法取证的动机入手,因而保障合法证据收集的权利应当才是未来关注的重点。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及对血清神经营养因子与炎症反应影响 下载:297 浏览:3005

​黄鹂莺姿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研讨脑梗死患者接受丁苯酞软胶囊与依达拉奉注射液两药治疗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营养因子、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接诊治疗的脑梗死患者84例,按照1:1比例随机规划组别,A组42例单纯予以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B组42例在上述用药基础配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用药成效。结果:B组用药总有效率为95.24%,较A组用药总有效率73.81%提升更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血清NGF、CRP等指标水平比较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B组上述血清神经营养因子或炎性指标较A组改善均更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梗死患者使用丁苯酞软胶囊、依达拉奉注射液两药共同治疗,药效确切,并可有效调节神经营养因子,减轻炎症反应,值得推荐。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