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推拿联合易罐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30例临床观察 下载:15 浏览:160

蔡艳华1 钱桑1 陈佳丽1 许丽2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易罐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 syndrome,T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硫必利片,治疗组采用推拿联合易罐疗法,2组均治疗1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月。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分别对2组治疗前及治疗1月、3月时的症状进行评分,根据尼莫地平法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YGTSS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YGTSS评分降幅更显著(P<0.05)。2组治疗3月与同组治疗1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联合易罐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疗效显著,其起效较盐酸硫必利片慢,但远期疗效优于盐酸硫必利片。

浅谈针感、得气、气至的相互关系 下载:73 浏览:485

徐赟赟1 孙若晗1 韩德雄2 胡汉通2 方剑乔1 《当代中医药》 2020年10期

摘要:
从针感、得气、气至的概念和内涵入手,阐述三者之间的关系。针感是针刺入皮肤后产生的特殊感觉,包括医患双方的感觉。得气是指气至针下及能够产生后续疗效的最佳机体状态,其表现形式包括针感、隐性针感和无针感三种,与针刺的层次有关。气至涵义较广,是从针刺前至针刺取效整个过程的机体状态,既是针刺的前提,也是针刺取效的表现,包括了得气和针感。临床操作过程中,全程都需守神以达气至,在补泻前后既要重视针感的表现,也当明确在不同层次的其他得气表现,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